课堂评价语言及其运用策略的思考
2020-07-23靳小强
摘 要:教师要认识到课堂评价语言的重要性,用积极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多方面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文章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对课堂评价语言及其运用策略进行探讨,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变化,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人而异,同时注重有声和无声评价相结合。
关键词:课堂评价;教学语言;语文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0;G62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19-0032-02
随着素质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实际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认识到评价语言对最终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但从当下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评价的现状来看,还有一些教师缺乏对课堂评价语言使用的足够认识,忽视其重要作用。实际上,教师将积极的语言运用于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本文以语文教学为例,对课堂评价语言及其运用策略进行探讨。
一、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重要性
在整个语文课堂中,教学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教学的实际走向,也能够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评价语言的使用上要注重实际效果。实践证明,积极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心智,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让学生获得正向的情感体验。相反,消极的评价语言则会影响教学气氛,也会降低教学效率。教师要将语言作为价值引导以及情感感染的有效路径,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优缺点,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运用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技巧
首先,课堂评价语言要注重准确得体。一些教师虽然对课堂评价给予一定的重视,但在实际应用评价语言的过程中,却往往忽略语言的针对性以及准确性,甚至出现盲目使用积极性语言的现象。例如,有的教师喜欢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很好”“太好了”“你真棒”之类的评价。这种评价语言虽然能够在正向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并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甚至时间长了之后,这种空洞的夸奖反而会让学生麻木,收不到实际效果。准确得体的课堂评价语言应当是直达学生的学习本质的,并不在乎语言多么考究华美。要避免苍白无力和空洞,只有恰如其分地使用课堂评价语言,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优点,从而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次,课堂评价语言要机智巧妙,富有智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评价语言应当具备丰富的信息量以及人文关怀,这样才能有效营造充满趣味的语文学习氛围。教师要提升对语言使用的重视程度,通过日常教学的积累,将机智幽默的语言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针对学生的实际表现作出快速反应,巧妙应对。这种融合智慧机智的评价语言,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再次,课堂评价语言要重视情感以及价值观引导。教师使用鼓励性和赞美性的评价语言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这种激励性的评价也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喜悦的有效策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使用激励性语言以满足学生的被肯定需求,要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和语言进行融合,做到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正向引导,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三、语文课堂中运用评价语言的策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工具就是语言,其直接性和及时性特征能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师的态度。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注重评价主体的变化
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育行为都要围绕学生开展。这意味着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变化,充分考虑学生内心的情感需要,避免个人主观情绪的过度影响。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忽略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影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因此,教师要以生为本,积极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用恰当的语言及时地进行评价,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并用尊重的眼光看待他人,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要引导学生站在积极的视角看待问题,通过评价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被调动起来。
2.课堂评价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人而异
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注重评价内容的真实性。例如,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要避免以偏概全,不能一味地肯定或者随意否定。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評价,在指出学生问题的同时,教师也要教给学生吸取经验的方法,中肯地提出意见,这样才能确保课堂评价语言的客观性。评价语言要丰富多样,不能苍白无力,或简单地说“不错”“请再想想”等;要具有真情实感,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评价语言的使用,教师还要因人而异。要使用个性化的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创新精神,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与不足,而不是用千篇一律的程式化语言对所有学生进行评价。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持续性的进步,所以评价语言可以是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要具有针对性。
3.注重有声和无声评价相结合
评价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种。例如,学生朗读时表现很好,教师可以说“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这种生动亲切的评价对学生来说感染力更强,也更容易受到触动,这属于有声评价。所谓无声评价,是指教师通过肢体动作等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竖大拇指等方式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这种无声的评价语言,有时对学生的鼓励往往更为有效。
综上所述,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教师要注重语言的合理性,通过使用有价值、客观的评价语言,为学生营造公平、民主、平等、温馨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种评价性的语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将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在和教师及同学的交流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评价语言的使用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站在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发自内心地将评价性语言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融合,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以及有效性。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变化,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因人而异,同时注重有声和无声评价相结合。要让语言激励个体,唤醒个体,让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效率,塑造良好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朱丽琴.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探究[J].教育界,2017(03).
[2]钱京雨.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3]王刚,唐永旺.教师运用良好的课堂教学语言的几点建议[J].河南教育,2018(05).
作者简介:靳小强(1984-),男,甘肃庄浪人,二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