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献纪录片的理念表达与价值构建
2020-07-23申江伟
【摘要】文献类纪录片在我国的纪录片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它的创作理念和价值构建自有一番别样的风景。本文以纪录片《中共六大纪事》为例着重阐述了文献纪录片的意义、发展近况、史料考证与选择、口述历史的作用、细节运用等多方面义理和总结分析,为此类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文献;史料选择;口述历史;细节
文献,顾名思义,即是运用一定的意义表达手段在特定的载体上记录具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理论或知识。人们印象中的文献通常是图书、期刊、典籍等,但是以电影胶片和电视磁带为载体的文献资料,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前苏联导演艾瑟·苏伯首创了用电影剪辑的方式形成了具有文献资料价值的纪录片。此后在世界各地都先后有了不同程度的流行和演进。中国纪录片继承了前苏联纪录片的理念,通常将“历史及现实影像交融型”纪录片称为“文献片”。
一、文献纪录片的意义及分类
文献纪录片相对其他载体,影像真实客观,生动形象,它可以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一个党派的荣辱沉浮,一种理论兴起与式微,一个时代的百姓的生活方式乃至社会发展变化用镜头忠实记录下来,从而成为见证国家变革、社会变迁的‘历史镜像”。
文献类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个分支,它仍然有属于自己的分类,按照纪录片记述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政论类文献纪录片如:《旗帜》、《信仰》等;人物传记类文献纪录片如:《毛泽东》、《邓小平》等;人文历史类文献纪录片如:《故宫》、《敦煌》等。
二、我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近况
近四十年来,我国“文献类”纪录片可谓是硕果累累。伴随着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几乎每一年都会有标志性的作品出现,如:《丝绸之路》(1980年)、《话说长江》(1983年)、《黄河》(1988年)、《毛泽东》(1993年)、《邓小平》(1997年)、《改革开放二十年》(1998年)、《复活的军团》(2004年)、(故宫》(2005年)、《大国崛起》(2006年)《敦煌》(2010年)、(公司的力量》(2010年)、《思想的历程》(2011年)《旗帜》(2011年)、《科学发展铸辉煌》(2012年)、《信仰》(2012年)、《百年潮中国梦》(2014年)、《长征》(2016)、《筑梦路上》(2016)、《中共六大纪事》(2016年)、《我们一起走过》(2018)等等不胜枚举,文献纪录片以其廓大的视角,记录了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在传播理论思想、树立国家形象、筑牢意识形态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政府和社会力量持续的投入,政论类文献纪录片出现了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精品力作频频推出。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制作的大型党史类文献纪录片《中共六大纪事》隆重推出。央视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纷纷表示这是一部反映中共早期党史不可多得的纪录片,它的许多珍贵的史料和研究成果都是第一次和观众见面,填补了关于中共六大的党史空白。纪录片讲述了中共六大召开的背景、过程以及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中,所进行的伟大革命实践和探索。作品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深度挖掘,对历史人物后代细致采访,结合党史专家的深入解读,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真貌。
三、文献纪录片的史料考证和选择
对于文献纪录片的创作来说,史料素材是讲述历史事件,呈现历史事实,还原历史本身最重要的基础要件。如果说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特征和生命,那么真实对于文献纪录片来说就如人之于空气鱼之于水,一刻也不能分离,因为真实记录,权威阐释承载了文献类纪录片的全部意义。为了将《中共六大纪事》这部纪录片做得严谨权威,在拍摄之初,本片导演与北京党史专家就拍摄脚本中的史实和结论性的语句研讨切磋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力求史实百分之百的正确,每一处都有权威的出处和考证,字斟句酌地推敲脚本中的每一句解说词。
内容的选择,事关全局,主题的突出、结构的策略、叙事的方法,都和内容息息相关。《中共六大纪事》的创作者一开始就确立了:记录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突出事件的独特性,史实完整讲述不落细节的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创作者展现了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近百年的党史上很多个唯一,比如:它是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党代会;唯一一次参会人员必须隐瞒真实姓名用代号相称的党代会;唯一一次在开幕式上代表们集体失声痛哭的党代会等等,如何表现这些唯一背后的故事,从纷繁杂芜的史料中找到最真实生动的细节。
对于人物的选择,创作者也花足了心思。他们用了大量的精力采访到与历史事件紧密相关的六大代表后代及其家属,记录了许多鲜活生动的历史故事。与此同时,摄制组还联系采访到了二十余位国内最为权威的党史专家,拍摄了国内十几个博物馆、档案馆、旧址纪念馆所保存的相关资料文件,为纪录片的深刻阐释加大了砝码。
四、口述历史对于文献纪录片的重要性
口述史学最初是由美国人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的,而后被现代口述史学的奠基人哥伦比亚大学的阿兰·内文思教授加以推广运用。记录历史事件不能仅靠一支笔,在现代科技条件下,采用视音频的录制手段,记录当事人(或其紧密联系者)及其目击者的口述回忆素材,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史学方法。口述历史的被采访对象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讲述是除了摄像机之外最值得读者听众信赖的历史描述,他们讲述中关于事件中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的信息量甚至大于摄像机的记录,很容易将观众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时刻,更具有历史的质感。
《中共六大纪事》将口述历史视为纪录片创作的左膀右臂。摄制组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做了大量的联络工作,先后采访到十几位中共六大代表的后代及家属,于是纪录片中就出现了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为观众讲述周恩来在大连逢险化吉的遭遇,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一讲述母亲杨之华在满洲里惊险掩护六大代表出境的經历,李立三的女儿李英男讲述她的父亲从苏联回国后在上海传达六大精神的情况;而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摄制组采访到了共产国际领导人布哈林的孙子由里耶维奇,他为观众讲述了他的爷爷如何在莫斯科组织筹备中共六大的往事。这些讲述大都是基于大的历史事件背后的很多当事人个人的际遇,不同于史实宏大叙事的视角,每个人的故事都是那么的鲜活生动,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高高在上的历史才显得更加亲民,更加立体饱满和有血有肉。
五、细节彰显功力,细节决定成败
著名媒体人钟大年先生在他的《纪录片创作论纲》一书中写到“细节像血肉,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真实生动的细节是丰富情节、塑造人物性格、增强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细节是否生动感人,是否切中肯萦,对于纪录片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很多文献纪录片都是宏观叙事,关注历史的大事件、大方向,却很容易忽略了历史的细节、人物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最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
《中共六大纪事》的创作者极为重视细节的打造,纵观四集120分钟,细节亮点频出,让整部作品充盈着真实和动人的光彩。比如:六大提出的十大政纲深入人心,影响深远,中国革命运动从此有了“正确的理论基础”,片中除了展现四川剑阁普安镇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綱石刻和川陕巴中县山崖石刻,最为细节刻画了朱德元帅的1933年的党证,在它的背面赫然印有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的具体细则;毛泽东根据实际调查和中共六大决议案,主持制定兴国县《土地法》,比4个月前制定的井冈山土地法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把“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这两个土地法原件,拍摄时原本只有一个全景镜头,但是导演在晚上查看素材时发现它的表现力不够,第二天又返回兴国县拍摄地点重新拍摄特写镜头,于是就有了两个对比鲜明、质感十足的细节画面;又如《中共六大纪事》的导演在俄罗斯社会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和中央党史研究室认真查阅了上百份关于六大会议文件,对其中的每一个会议细节都做了细致的考证,为观众选取了很多独特的点,比如充满神秘感用数字代号标注参会代表的大会人员名册、记录着瞿秋白和张国焘在大会上争执的会议记录、保留下来的六大开幕前斯大林秘密会见部分代表的档案等等。
结语
文献纪录片相比较其它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没有十分本质的区别,只是它强化了对史料的考证和运用,在发挥其纪实性的同时,要兼顾到纪录片的人文属性,并尽可能地将多种艺术表现方法融入到纪录片的创作中。这样不仅能让作品的讲述更加生动有趣、事件的展现更加扣人心弦、形象刻画更加入木三分。“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优秀的文献纪录片让人能够透彻地知晓一段历史,一个人物,还能将其中蕴含的历史意义和对现实的关照无形中传递给观众,让文献纪录片创作者的价值观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封丽.浅议历史文献纪录片的表现手法[J].新闻研究导刊,2017(22).
[2]何苏六.韩飞.时代性互文互动: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谱系[J].现代传播,2018(12).
[3]余承璞.论我国历史文献纪录片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J].电视指南,2017(24).
【作者简介】申江伟,龙江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编导,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与传媒、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