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
2020-07-23常琼洁
常琼洁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糖尿病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水平,极易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威胁[1]。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3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8.39±3.81)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45±1.53)年。按照胰岛素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各有患者16例,两组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给药方法,为患者输注胰岛素注射液,连续输注24 h。进餐前需增加胰岛素用量,初始用量控制在0.5 U/(kg·d)左右,基础量及追加量均控制在0.25 U/kg左右,注意于三餐前进行均匀分配。比较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给药方法,初始剂量为0.5U/(kg·d),于早、中、晚三餐前30 min,分别按照40%、25%以及40%的比例进行注射。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值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工具进行数据统计,t作为检验值,P<0.05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研究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比较组,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比较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用药效果指标统计()
表1 两组的用药效果指标统计()
胰岛素用量(U/(kg·d))研究组 16 6.49±1.95 0.52±0.04比较组 16 11.89±3.17 0.65±0.07 t-5.80 6.45 P-0.00 0.00组别 例数 血糖值达标时间(d)
(2)治疗前,两组的FPG、2hPG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PG、2hPG水平显著优于比较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FPG、2hPG水平统计(,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FPG、2hPG水平统计(,mmol/L)
组别 n FPG 2hP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16 12.38±2.51 6.15±0.77 15.95±2.74 8.57±1.29比较组 16 12.25±2.48 7.62±1.05 16.02±2.83 10.88±1.45 t-0.15 4.52 0.07 4.76 P-0.88 0.00 0.94 0.00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老龄化问题的持续加剧,糖尿病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不断增长。糖尿病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临床普遍认为与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此病属于终身性疾病,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有效药物之一,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率较高,不仅能有效促进糖原合成,同时对糖异生也能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现阶段,胰岛素的给药方式主要包括多次皮下注射以及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两种,前者虽然疗效肯定,但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较大,且胰岛素用量相对较多。而后者能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对胰岛素的输注量进行控制,且具有持续输注的特点,不仅能有效预防夜间低血糖以及凌晨高血糖情况的发生,同时能有效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提升治疗的安全性[2]。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比较组,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比较组,且治疗后的FPG、2 hPG水平显著优于比较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给药方式相比,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更为理想,不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能有效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