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仫佬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基于人口资源优化视角

2020-07-23谢秋慧

河池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仫佬族人口发展

谢秋慧

(河池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后,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农民置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位置,再次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这一战略的实施将给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以及农民自身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学界围绕乡村振兴的讨论热火朝天,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探索和研讨: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涉及科学内涵、理论逻辑、关键点、政策底蕴等方面;二是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客观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条件,把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结合,深入研讨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乡发展、乡村治理等问题,突出乡村价值、乡土文化,是理论意义的体现;三是将直面“老少边穷远地区”,探讨这些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硬骨头”,提出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学界的这番研讨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从人口学角度探讨人口较少民族乡村振兴的成果较少,李增刚的《农民进城、市民下乡与乡村振兴》关注到促进人口的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并从户籍改革和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建议。贺丹的《新时代乡村人口流动规律与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梳理了农村人口流动在群体构成、流动规模、迁移模式和空间流向等方面的新特点、新趋向和新规律,提出要尊重人口流动的基本规律促进乡村社会治理,却未指出如何把握人口规律实现乡村振兴。众所周知,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乡村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特点,振兴乡村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面临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困难。人口较少民族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遵循自身发展规律,走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路子。作为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广西仫佬族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劳动力人口外流,乡村萧条没落。如何优化人口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是广西仫佬族实现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和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鉴于此,本文在梳理广西仫佬族人口流动现状的基础上,强调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人口资源对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着力于如何解决人力资源的转变促进实现乡村振兴。

一、广西仫佬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仫佬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全国有216 257人(1)国家统计局官网.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http://www.stats.gov.cn/.,分布在广西有156 916人,占全国仫佬族总人口72.6%;贵州也分布有24 956人(2)根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各地区分性别、民族人口(城市、镇、乡村)几项数据统计而得。。广西仫佬族主要分布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有135 007仫佬人聚居在罗城(3)数据来源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统计局:201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占广西仫佬族人口总数80%,其他20%仫佬人散居于宜州、忻城、都安、环江、融水、融安等市县。根据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17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可知,罗城的仫佬族大多分布在东门镇、四把镇,共88 327人,占罗城全县仫佬族总人口的65.42%。罗城境内仫佬族人口占20%以上的聚居村(社区)57个,涉及680个自然屯42 240户(4)数据来源于中国新闻网广西新闻:广西3.4亿元扶持罗城仫佬族聚居村加快发展。。

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相应制定了《广西落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实施意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建设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全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的目标任务。“十二五”扶持期间,通过对广西人口较少民族的京族、毛南族、仫佬族开展专题调研,确定以项目引导,建立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库,而后加大资金项目扶持力度,有序推进专项工作,不断加强资金项目管理,提高扶持工作水平。“十二五”结束后,京族、毛南族、仫佬族聚居的160个行政村大部分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农民增产增收渠道拓宽等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自我发展能力等原因,广西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显滞后,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地处偏远贫困山区的仫佬族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低;人口流动性强、人口文化素质低、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贫困问题严重等成为限制仫佬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农村农业,以现代化理念指导解决“三农”问题,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仫佬族地区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寻找符合自身实际发展的真路子。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彻底解决人多地少的客观难题,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广西仫佬族地区人口“留”或“流”的博弈现状

人口迁移理论鼻祖莱文斯坦认为以经济利益为动机是人口迁移的一般规律, “人口迁移以经济动机为主,虽受剥削、受压迫,苛捐杂税,生活条件,气候,地理环境因素是促使人们迁移的重要原因,但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原因仍是经济因素。人们为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迁移占全部迁移的绝大多数。”[2]211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仫佬族聚居村落人均占地资源少,主要都是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单靠土地上的收入无法维持家庭的开支,促使大部分劳动力人口外出务工。

案例1:大福村位于东门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共12个屯(火浪、内井、外井、五近、冲团、勒潘、大兴、大益、大梁、石塔、底勒、马汗)787户3 286人,其中男1 628人,女1 658人,仫佬族2 739人占83.4%,是仫佬族聚居地之一。全村耕地总面积2 806亩,其中水田2 091亩,旱地715亩,人均耕地0.85亩,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2010年全村糖蔗种植面积728亩。目前该村马汗屯尚未通车。

案例2:勒俄村位于东门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共16个屯(勒俄、山猪塘、小勒党、大勒党、贵安、谭翁、小洞、北朝、石滩、上滩、上潘、下潘、水滩、磨洞、道定、高境)495户2 490人,其中男1 264人,女1 226人,仫佬族1 655人占66.4%,是仫佬族聚居地之一。全村耕地总面积2 061亩,其中水田1 383亩,旱地6 785亩,人均耕地0.82亩,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2010年全村糖蔗种植面积230亩。目前该村还有石滩、道定、小洞、谭翁4个屯尚未通车。

案例3:德音村位于东门镇东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共27个屯(德音、谢家、中村、芭芒、呇村、麻洞、牛洞、红洞、十五洞、吴一、吴二、罗家、朱朝、桐漏、尾洞、内马、外马、虾公、金洞、鸡笼、朱朝、平岭、拉洞、樟洞、十二丛、大利、竹叶)801户3 453人,其中男1 784人,女1 669人,仫佬族2 920人占84.5%,是仫佬族聚居地之一。全村耕地总面积2 259亩,其中水田963亩,旱地1 296亩,人均耕地0.67亩,水田大多数为望天田,旱地大多数为乱石花地,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贫困村和仫佬族聚居点。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2016年全村外出务工人员1 4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2%。传统种植业和劳务输出是该村群众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 347元,是全镇24个村(社区)群众收入最低的村。目前该村仅有一条村四级砂石路通到村民委所在地,虾公、十二丛、樟洞、平岭、拉洞、朱朝、鸡笼、内马、外马、牛洞、桐漏、红洞、尾洞、大利14个屯尚未通车。2015年底,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户370户1 673人,其中,70分以下建档立卡贫困户289户1 284人。2016年脱贫59户269人,2017年预脱贫71户320人(5)源自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扶贫办提供的2017年最新数据。。

地处贫困山区的仫佬族人民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渴望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汇聚成强大的推动力,促使他们冲破重重困难的阻碍,涌入经济更发达地区。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中分两个年龄层,其中中年劳动力这一年龄层大多从事建筑、护林、木材加工等作业,其出发点重点围绕“赚钱和顾家”,所以他们大都在罗城县城、宜州、融水等离家近的地域疆界内,以便随时可以回家照顾老人和小孩。青年劳动力这一年龄层大部分属于未婚,他们受到家庭的束缚以及肩负的家庭责任相对较小。通过“老乡带老乡”的带动方式,他们从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老乡那里得到了有效的工作信息,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劳动力资源成本,在对信息加以筛选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最终这部分仫佬族劳动力经过这样一个“推拉过程”进入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从事工厂流水线作业或餐饮服务业等。

正如博弈论所言,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最终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罗城仫佬族大多地处贫困山区,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少,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当地以工促农的力量薄弱,加之仫佬族人口素质不高,其受教育程度大都集中在初中水平及以下。虽说有效的政策性控制人口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人口文化素质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人口劳动力的开发利用。仫佬族流动的都是青壮年和中年,“流”是他们实现劳动力转化为最大资本的最佳方式。留守的主要是年迈的老人、生育后代的妇女、年幼的儿童,“留”是他们消费家庭经济的最省模式。仫佬族“留”或“流”的群体分化是所从属家庭经过经济博弈和权衡家庭义务责任的结果,在有限条件的约束下寻求二者间的平衡点,最终实现家庭经济收入的最大化。

三、广西仫佬族地区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人口资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口资源是进行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宝贵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秉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仍然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主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得怎么样,关键还是在于人。人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主观能动的角色。村民是具体乡村实现振兴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和建设者,乡村振兴不能没有村民的参与[3]。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加之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不稳、农民收入较低的突出问题[4],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根据罗城1976-2018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可知,仫佬族乡镇劳动力从业结构一直以来以农业为主,超过六成以上的乡镇劳动力从事农业。除农业外,1976-1985年的乡镇劳动力在从事其他行业一栏为 “水利专业”;1986-2000年涉及到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其他行业为“林副牧渔业、社区管理、居民服务业、卫生体育、文艺教育类行业”以及其它服务类行业。进入21世纪,仫佬族乡镇劳动力从业结构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其他行业为“外出务工”。

“人口的城市化比例向来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2]36“消除城乡差距的意义,是为了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进步文化的财富,为了消灭千百万农村人口同文化无缘的现象,为了消灭马克思正确指出的‘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5]132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问题,费孝通曾指出“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政府也一直推进城市化进程。根据我国人口发展情况,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乡村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等人口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罗城仫佬族也经历了城市化进程缓慢、平稳、快速发展的三个阶段。

罗城东门镇、四把镇1987-2014年人口城乡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罗城东门镇、四把镇1987—2014年人口城乡结构

由表1可见,罗城东门镇、四把镇两镇城市化进程总体稳步发展。改革开放至1990年,两镇城市人口占比较低,城市化进程较缓慢;1990-2011年,两镇城市化进程稳步前进;2012年至今,两镇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占比明显增加。2012年城市人口占26.26%,相比2011年的19%提高了5.26个百分点。2014年城市化进程再创新高,城市人口占比达到了35.56%。根据罗城仫佬族自治县2015-2017年度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可知,2015年罗城东门镇、四把镇总人口156 298人,其中城镇人口70 962人,占总人口45.40%;乡村人口85 336人,占总人口54.60%。2016年罗城东门镇、四把镇总人口157 465人,其中城镇人口73 948人,占总人口46.96%;乡村人口85 336人,占总人口53.04%。2017年罗城东门镇、四把镇总人口15 7883人,其中城镇人口77 500人,占总人口49.08%;乡村人口80 383人,占总人口50.91%。2018年罗城东门镇、四把镇两镇人口77 556人,占总人口48.97%;乡村人口中80 810人,占总人口51.03%。从2015年至2017年,罗城东门镇、四把镇两镇人口城镇化程度在逐渐加深,但2018年较2017年,人口城镇化程度有减缓倾向。

“移民流和人口地区分布反映生产在地理分布上的变动,同经济发展有着有机联系。”[7]73罗城仫佬族的城市化进程表现的不仅是人口劳动力的分流,更是体现仫佬族地区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打工潮带动了人口的流动,进城务工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人口生育水平的降低,使得农村人口的占比迅速下降。

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农村农业。仫佬族以农为主的从业结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提。然而,“外出务工”农民数量逐年增长,有些整村人口外流,有效的人口劳动力流失严重,土地丢荒,杂草丛生,乡村变得萧条零落,丧失了人气的村落将逐步衰败并退出历史舞台。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主动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没有人气的乡村,没有农民参与的乡村建设肯定不能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生态美丽、乡风文明的美好幸福生活。因此,仫佬族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利用人口红利的优势,完善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在实现人口自身稳定均衡发展的基础之上,兼顾与社会经济增长相适应以及与资源、环境变化相协调的发展机制,向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7]40充分利用仫佬族人口红利,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使得部分剩余劳动力转化为资本,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彻底解决人多地少的客观难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解决人口“留得住”问题,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按照以人为中心的理念[8],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五位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取决于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社会矛盾,“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民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574。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罗城仫佬族而言,要实现乡村振兴最终还得回到解决发展的问题上,回归到人的发展之上,以人的力量推动发展,让人享受发展的成果,使人促进自身发展。试想,一个没有人气的空心村如何谈发展呢。换言之,针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劳动力资源大都外流的实际情况,如何解决仫佬族人口“留得住”的问题呢?

(一)产业兴旺,激发内生动力

只有实现当地经济发展,拉动人口回流,促进人口“流”向“留”的转变,才能以更有效的人力资本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人民共同富裕。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仫佬族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底线要求,只有脱贫摘帽,乡村振兴才有底气[10]。仫佬族聚居村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自2016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开启精准扶贫,其特色农业如甘蔗及其制糖业、毛葡萄及其葡萄酒业、桑蚕及其缫丝业等有了较大发展,外出务工人员有少部分回乡创业。政府帮助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争取相关政策扶持,办理小额贷款等,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以及“产业+养殖+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富民行动。集环村部分青年回家发展产业,产业涵盖了花椒、毛葡萄、种草养牛、种草养羊等。201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逐步构建“长中短结合、新特优搭配”的扶贫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抓好核桃、毛葡萄、糖料蔗、构树、油茶、桑蚕、优质柑橘、红心猕猴桃、水产养殖、特色畜牧养殖等扶贫主导产业,形成乡镇“一乡一业”、贫困村“一村一品牌”、贫困户“一户一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虽然罗城仫佬族精准扶贫促进了当地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新产业和就业机会,农民返乡创业和返乡就业比例呈上涨趋势,但总体上在仫佬族聚居村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偏低,影响了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只有继续深入推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发展农村经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才能使人口真正“留得住”。

(二)统筹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

“消除城乡差距的意义,是为了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进步文化的财富,为了消灭千百万农村人口同文化无缘的现象,为了消灭马克思正确指出的‘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5]132费孝通曾指出“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实现城乡产业要素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除了东门镇,仫佬族所分布在的其他大部分乡镇较为偏远,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城镇规模小,只起到传统意义上的集市交易的作用,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各种市场要素、生产要素集中交易的城镇。因此要促进新型城镇化,就要以城乡结合为切入点,将农村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引导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城乡产业资源要素的流动、交换和融合。”[11]进而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三)积极培育,实现乡土人才振兴

乡村要振兴,就要畅通智力、技术、管理通道。“大多数具有发展前景的乡村,具有适宜居住的生态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需要进一步凝聚人气。”[12]首先要积极发挥乡村振兴顶层设计的掌舵能力。如仫佬族乡村旅游开发困难重重,棉花村在精准扶贫中整村搬迁了,但该村原地保留着完整的乡村自然景观,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有利资源,但却未得到开发;大勒洞屯积极探索“保护古迹+旧村改造+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却未见成效;铜匠屯仫佬族特色村寨于2010年初开始建设,虽投入大量经费,但在2017年去到实地调研发现,半成品式的丢荒,不了了之。乡村振兴需要强有力的顶层设计,仫佬族乡村旅游开发的困难现状就是没有带动的力量,未形成旅游开发系统产业链。其次,通过人民公仆的推动力量,让村民推进落实。要培养一支精干的农业农村工作队伍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产业兴旺,抓好乡村治理,培育文明乡风。以引进和培育相结合,以培育为主。引进农业技术指导员、大学生科技人才,积极培育新兴职业农民,对创新创业的村民要加强科技推广与培训工作,通过开展科技培训和实地技术指导使其掌握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实现提高农副业生产的含金量,培育更多乡土人才,给乡村发展注入人才动力。

(四)文化铸魂,以文育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仫佬族要解决的已不再是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的问题,而是过得好不好、幸福与否的问题,更多关注生活的质量,追求生活的品质。然而,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产生了矛盾,仫佬族地区乡村经济仍然缺乏活力、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城乡发展不均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滞后;居住自然环境差、交通不便利,乡村文化低迷,没有灵气。要想人口“留得住”,就得满足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过上富足有品质的生活。没有文化底蕴的乡村就像“克隆人”,显然失去了本真,丢失了灵魂。仫佬族乡村振兴在实现经济发展基础上,重视实现文化振兴,比如要保护铜匠屯仫佬族特色村寨、石围屯古村落、大勒洞古民居等,深入挖掘仫佬族依饭节等特色民族风俗,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尽情展现民族风情和人文情怀,使乡村充满“活力”,尽显“灵气”,让村民舍不得离开。

(五)提高认识,补足认识上的“钙”

乡村振兴就是要促进乡村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蓝图。一些仫佬族村民文化程度偏低,“等、靠、要”思想严重,还需要补足其对“乡村振兴战略”认识上的“钙”。重点做好宣传工作,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传统封闭观念,激发出他们接受外部世界新思想、新事物的热情。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强调村民参与的重要性,把参与贯穿于日常工作生活始末,建立培养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使村民既是参与者和受益者,又是管理者和推动者,让村民享受富裕文明的现代化生活,在实践中深化并提高对乡村振兴的理解,推动乡村振兴。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意味着党和国家再次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摆在了重要位置。广西仫佬族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在经济博弈中大都“流动”在本土之外,使得该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在通过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以及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支持下,虽然当地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部分劳动力人口从“流”向“留”的转变。但为了使人口“留得住”,最重要的是毫不松懈地继续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实施科技人才引进和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上补足村民对“乡村振兴战略”认识上的“钙”,深入理解自身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在人气上给乡村注入“活力”,更要在文化上让乡村添满“灵气”,让村民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享受精神文明,追求品质生活,使人口从“留得住”到“离不开”转变。

猜你喜欢

仫佬族人口发展
广西仫佬族古歌活态传承研究*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基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仫佬族特色村寨保护研究——以罗城大勒峒村为例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广西仫佬族传统蔬菜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