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生理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关系研究

2020-07-23韦福巍黄荣娟陆春林

河池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竞合北部湾经济区

韦福巍, 黄荣娟, 陆春林

(河池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共生理论最先源自于生物学领域,它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一种生态关系,生物之间除了竞争、寄生、捕食和原始合作的关系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关系,即互利共生,简称共生。自彼得[1]于1984年首次将共生理论应用于旅游产业研究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对共生理论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在区域旅游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袁纯清[2]首先把共生理论引入社会科学领域,认为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独立的共生企业管理单元、共生经营模式、共生市场环境是构成共生关系的三大要素。吴泓、顾朝林[3]认为淮海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在共生关系的构成条件与共生机制建立的基础上实施旅游竞合。冷志明、张合平[4]认为竞合发展是区域经济长久共生发展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马国强、汪慧玲[5]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兰西城市群的产业协同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共生单元、模式及环境是满足旅游协同发展的三个要素。宋增文[6]等对珠海的旅游发展策略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区域旅游竞合协同发展的关键是整合同质度及关联度高的旅游资源或产业。总体看来,利用共生理论对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较多,而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及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其旅游竞合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竞合关系进行综合研究,旨在为该区域旅游的发展布局优化及协同发展提供实用参考。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对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及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各项主要旅游发展指标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支柱产业的引领作用日趋明显,但区域内旅游共生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竞争替代关系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本研究将围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一体化的构建,从旅游同质度、对外关联度、灰色关联度及外向功能强度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理论基础

(一)旅游共生

旅游共生[7]是指在旅游市场环境中旅游地之间、旅游企业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及互惠互赢,秉持利益的共享和义务的共担,构建一个统一和谐的旅游整体,以更好地获得旅游整体的最大经济利益。根据共生理论,旅游共生系统包括独立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单元指的是区域内旅游竞合的各种行政单元,共生模式是指区域内各旅游共生单元间的竞合形式,它反映的是旅游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共生环境指的是旅游共生单元相互作用所依赖的环境,即除了区域旅游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之外所有因素的总和。

(二)区域旅游竞合关系

“竞合”是基于竞争与合作的一种商业经营战略,由内勒巴夫、兰登伯格[8]两位学者率先提出。他们认为,竞争与合作的问题一直存在于企业中,二者不可分割。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在同一历史时期、同一发展阶段内竞争的同时也保持合作,从而有效避免由于双方过度竞争所引起的不良市场结果。“竞合”强调的是企业之间、区域或者

地方之间的合作共赢思维,反映各个经济主体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互动关系。旅游区域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所谓区域旅游竞合是指在旅游区域内不同旅游地域间的各个旅游经济主体在共同追逐更大经济利益和更好发展条件的过程中一系列具有竞争性的合作行为,是旅游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相关利益者突破行政管理壁垒展开广泛合作以进一步增强市场地位和竞争力的发展行为,是创建无障碍旅游区、推动区域旅游整体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区域旅游竞合已成为协调地方旅游发展关系的主流趋势。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发展环境分析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区划概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包括南宁、北海、钦州及防城港4市,东面临近珠三角,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连成沿海一条线,区域面积较为广阔,据广西统计年鉴数据,陆地占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93万平方公里,区域内人口1 463.69万,约占广西总人口的29.71%(表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国家大力扶持的区域之一,也是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最多的地区,不仅享有少数民族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还享有沿海开放政策、边境开放政策、扶贫开发政策,是目前我国唯一同时拥有这些优惠政策支持的区域经济体。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此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行列,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整个广西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

表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基本情况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资源现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资源类型多样,互补性强。广西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表2), 截至201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A级旅游景区数量占据广西A级景区数的较大比重,其中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53个,3A级旅游景区76个,涵盖了会展商务、滨海休闲、山水生态、历史文化、民俗节庆、边关跨国、研学科教、体育赛事等多种旅游业态类型,景区分布比较均衡。南宁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旅游发展主要依托商务旅游,还有以青秀山和大明山风景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北海作为典型的滨海旅游城市以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为主,主要旅游景点有北海银滩、涠洲岛国家地质公园等。防城港既有上思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江山半岛旅游景区等生态与滨海旅游资源,又有被誉为京族三岛的民俗旅游资源。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海丝申遗”为契机,钦州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刘永福故居、冯子材故居、坭兴陶艺术馆等景点成为钦州著名的旅游名片。由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加以明确,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构建海上国际旅游、滨海休闲旅游、民族民俗风情等专题旅游线路,打造区域旅游合作共赢发展新平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市的旅游业虽然各有特色和侧重点,但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较多交集,在一定程度上差异性特征不够明显。因此,要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发展得到较好实施,必须改善现有旅游资源同质化的问题,协调旅游市场竞争。

表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A级旅游景区数量一览表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A级旅游景区分类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基本种类大多都有分布,为区域旅游的竞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表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A级旅游景区分类

表3(续)

据广西统计年鉴的数据,201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106.77万人次,国内旅游者23 418.2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分别达到2 473.57亿元和308 608万元,各市国内外旅游人次、旅游消费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发展速度不够均衡,表现为南宁的旅游人次增长率与旅游经济收入增长率较大,幅度高于其他市(表4)。

表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旅游业发展情况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尤其是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等一系列平台的建立之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是取得质的飞跃。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市中,南宁的国民生产总值排在首位,其次是钦州、北海。防城港由于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市(表5)。从表5可以看出,2014-201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旅游总收入在区域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表明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增强,对国民生产总值具有重要影响。

表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GDP及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

(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交通条件现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城市之间的距离较为接近,便于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及市场开拓,交通条件也相对较为完善,公路、铁路、海运以及航空等交通运输网络已具有一定规模,面向东盟的“一带一路”国际航空大通道初步成型。目前广西已开通覆盖东盟10国22个城市的航班,其中重要的航空枢纽主要集中在南宁和北海两市,为打造广西北部湾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基础。此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之间已经实现交通同城化,通过高速公路和铁路的有效连接形成区域有机整体,特别是开通了南宁直达钦州、北海、防城港3个沿海城市的动车。内河航运与海运的交通方式也为旅行提供新的选择,其中海上国际旅游航线的开通丰富了跨国滨海旅游的内容(表6)。

表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市的交通状况

(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虽有众多优惠政策扶持,但由于先天条件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没有达成一体化共识,信息化程度较低,协调机制不健全,科技创新对智慧旅游的支撑有待加强,服务理念对旅游体系的引领有待提高,产业发展对旅游产品的融合有待深化。因此,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是实现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总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竞合发展具备了较为全面的基础条件,又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更是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只有抓住发展机遇并改善基础条件,寻求适合本区域旅游产业的共生发展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区域旅游的布局优化及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共生条件分析

(一)同质度

旅游产业共生体内共生单元的同质性评价是各单元之间竞争与发展关系的重要体现。通过引入旅游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评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之间的旅游产业竞合与发展关系,可以进一步揭示旅游产业综合管理系统的共生性。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和实用性,以旅游产业中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游览、娱乐、邮电通信、其他服务等8个方面的指标作为测算依据,分析旅游产业结构的同质性,即同质度[9]。同质度的计算公式为:

(1)

在公式(1)中,Sij为i城市和j城市旅游产业结构的相似性系数,其中i城市为比较项,j城市为参照项;Xik、Xjk分别为产业k在i和j城市旅游产业结构中的比重。Sij的阈值范围为 0 ≤Sij≤1。Sij越接近于1,城市间旅游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越小,旅游产业结构越趋于相同;Sij越接近于0,城市间旅游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越大,旅游产业结构同质化水平越低。

根据公式(1)以及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旅游资源相似度(表7)。从表7可以看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市的旅游资源相似度在0.8011至0.9761之间,都非常接近1,南宁与北海、钦州及防城港的旅游资源相似度相对较低,而北海、钦州及防城港由于同属近距离的滨海城市,旅游资源的相似性较高,说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较小,旅游资源同质化程度偏高,区域旅游竞合格局中的竞争替代关系显著大于合作发展关系。

表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旅游资源相似度

(二)关联度

关联度是反映共生体内两个单元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指标[10]。可以把关联度指标用于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旅游产业之间的联系强度。城市间的旅游关联度与城市经济发展实力、辐射能力密切相关。同时,由于城市间的旅游联系强度又与它们的距离有很大关系,因此可以把两个城市看成两个质点,运用牛顿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城市之间的旅游关联度。鉴于城市间旅游联系强度受经济实力和空间距离的影响,为反映城市间的空间关系,将城市的质量看作城市经济实力,用人口数和国民生产总值的乘积做近似的表示,从而得出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即关联度的计算公式:

在公式(2)中,Eij为城市间旅游联系强度,Pi和Pj分别表示两个城市的人口数,Vi和Vj分别表示两个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Rij为城市间的最短距离,Rij值越大,表明两个城市之间的旅游联系度越高。利用相关数据(表8)进行计算,得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旅游经济关联度(表9)。

表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间的最短距离 单位:km

表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旅游经济关联度

由表9可知,南宁与钦州的旅游关联度最高,其次是钦州和防城港,北海和防城港的旅游经济关联度最低,南宁的旅游辐射能力要强于其他3市。南宁作为广西的 “首善之区”,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枢纽功能完善,辐射密度广,且南宁与钦州的空间距离较短、国民生产总值及人口数量较大,因此南宁与钦州的旅游经济作用强度较高。北海、防城港因人口数量、经济实力及空间距离等原因,与其他市的旅游经济关联度相对较小。总之,旅游经济联系的强度与空间距离存在反比关系,而与经济实力、人口数量等因素呈正比关系,距离越近,规模体量越大,旅游经济联系度也就相对更强。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南宁作为广西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加快完善连接空间地理距离的交通条件,以此缩短时间感知距离的旅行长度,是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旅游经济联系的务实举措 。

(三)灰色关联度

灰色关联度是旅游产业结构灰色关联统计与分析中被普遍使用的一种研究计算方法。它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邓聚龙[11]教授于1982年详细地阐述了“灰色系统的控制问题”,奠定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并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许多专家和学者将灰色关联度作为研究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入技术应用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灰色关联度是通过定量比较各子系统之间的几何形状,根据描述其特征曲线之间各项指标的近似程度判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具体分析可以分为5个步骤:确立关联数据序列、指标数据无量纲化、计算数据序列绝对差值、计算关联系数、计算关联系数的平均值即关联序[12]。根据灰色关联度的概念和定义,以2014-201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总消费为参考指标数据序列,国内游客消费、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游客人数、入境过夜游客人数、旅行社数、星级饭店数及A级景区数等指标作为对比指标数据序列,计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总消费与影响旅游总消费的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度。

X0={X0(1),X0(2),X0(3)…X0(n)} (3)

Xi={Xi(1),Xi(2),Xi(3)…Xi(n)} (4)

在公式(3)和(4)中,X0为参考数据序列,Xi为各因素指标构成的时间数据序列,i表示指标个数,i=1,2,3,…,m,n表示时间跨度,可将εi(k)定义为X0与Xi在时间点k上的关联度系数,如公式(5)。

在公式(5)中,εi(k)称为第k点X0与Xi的绝对值差,minimink│x0(k)-xi(k)│称为两极最小差,maximaxk│x0(k)-xi(k)│称为两极最大差,ρ为两点分辨关联系数,为两点分辨关系数,通常取值为0.5。据此则可得X0与Xi的关联系数公式为:

首先建立对比序列和参考序列的原始数据矩阵(表10),其次进行指标无量纲化,然后求出数据序列绝对差值,最后由公式(5)计算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每个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对应元素的关联系数(表11)。

表1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灰色关联数据数列

表1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总消费与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

根据公式(6)计算得到每个指标的灰色关联度(表12)。

表1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总消费及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

由表12可知,各指标与旅游总消费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r1>r3>r7>r2>r5>r4>r6,说明国内游客消费、国内游客人数、A级景区数与旅游总消费的灰色关联度较大,是影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总消费的重要指标,虽然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及星级饭店数的灰色关联度相对较低,但它们的灰色关联度都大于0.5,对旅游总消费的影响程度仍然较大。另一方面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总体消费主要依靠国内旅游市场来推动,国内游客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四)外向功能强度

旅游功能分为外向功能和内向功能,是指一个城市所具备的旅游生产和发展的内在条件,是一个城市全部旅游活动的总称[13],它表现为一个城市的旅游发展对该城市外的其他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内向功能是城市旅游内部条件和资源联系产生的旅游活动,它只是旅游功能中的一部分,并非是基本功能。外向功能是城市旅游外部区域条件联系产生的旅游活动,是旅游功能的基本功能,它反映的是一个城市旅游发展对外部其他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引用区位熵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旅游外向功能进行测度,反映共生体内各共生单元对其他共生单元旅游业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在公式(7)中,LQij为城市旅游外向功能强度,Gij为i城市旅游总收入,Gi为i城市的GDP,Gj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总收入,G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GDP。对于i城市来说,当LQij>1时,i城市旅游存在外向功能;当LQij<1时,i城市不存在外向功能,也就是说,当i城市的旅游部门相对于整个北部湾经济区来讲专门化程度更高时,可以认为i城市为经济区内其他城市提供了服务。LQij的值越大,它对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的旅游功能强度越强。

运用公式(7)及相关数据计算可得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外向功能强度(表13)。如表13所示,南宁与北海两市的旅游外向功能强度大于1,即区位熵大于1,存在外向功能,说明南宁与北海两市的旅游产业具有优势地位,专业化程度较高;钦州和防城港两市的旅游外向功能强度小于1,即区位熵小于1,不存在外向功能,这两市的旅游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旅游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另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外向功能强度最大值1.18(南宁)与最小值0.52(钦州)之差达0.66,说明各市之间的旅游发展不平衡,南宁借助政治经济优势旅游产业得到较好的发展,北海也借助其开放早、地理位置优越和滨海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旅游产业,而钦州和防城港由于旅游产业基础不够完善,相比于其他两市影响力较弱,辐射范围较小,即钦州和防城港两市不存在旅游外向功能。

表1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的旅游外向功能强度

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竞合发展对策分析

(一)切实统筹规划整合旅游资源产品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目的在于利用、优化、重组现存的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同质性旅游资源的恶性竞争,实现同质性旅游资源的合理竞争与合作,使得各城市旅游资源获得最大效率的发展,达到单个旅游资源无法达到的效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措施包括:

1.对滨海休闲旅游资源的整合: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市的滨海休闲旅游资源丰富,有钦州的三娘湾、七十二泾,北海的银滩、涠洲岛,防城港的京族三岛和江山半岛,这些旅游资源都属于同质性旅游产品,把这些旅游景区整合起来,可以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滨海休闲黄金旅游带。

2.对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的整合:广西属于少数民族集聚的地区之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丰富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区域内各市都有壮族、苗族、瑶族、侗族、京族等少数民族的分布,可以把这些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整合起来,打造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民俗风情文化旅游线。

3.对会展商务旅游的整合: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会展商务旅游资源相对丰富,应与钦州、北海、防城港3市的海洋化工、康养休闲及物流商贸等方面进行产业融合。依托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桥头堡、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拓展商务会展旅游产品线,通过举办具有主题意义的展览或经贸活动将各市旅游有机联系起来,以此形成“旅游+会展商务”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4.对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少数民族集聚,每个少数民族都具有其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如壮族的板鞋和投绣球、苗族的爬坡干和打草球、瑶族的射弩、侗族的抢花炮、京族的跳竹竿等,可以把这些民族体育运动整合起来开发专项旅游产品,结合旅游节庆的商业运作,形成民族体育研学旅游专线。

(二)建立旅游竞合发展法规条例保障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不利于区域旅游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各个城市按照法规条例进行合理竞争与合作,规范区域旅游市场,有益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互惠互利与合作共赢。实践表明,完善的法规保障体系不仅可以突破行政壁垒的约束,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整合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统一,而且有利于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形成以全域景区发展型的旅游发展模式,以优势旅游产业引领区域旅游“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旅游风貌,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品牌”的区域旅游格局。

(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交通与服务设施有待强化:应加快建设钦州和防城港两市的航空枢纽,拓展国际和国内旅游航线;提升旅游专线动车、旅游公共巴士、海上旅游邮轮等交通运输的旅客周转能力,构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系统;完善旅游资讯与商业信息服务机制,满足旅客便捷出行的需求;完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为旅客的活动导游提供引导;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杜绝诸如旅行社不履行相应义务责任、导游强制消费与辱骂游客等不文明行为,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净化旅游环境;完善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包括旅游餐饮安全、交通安全、旅游设施安全等。

(四)创新区域旅游市场营销方式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实现旅游一体化协调发展,关键就是旅游资源的共享,创新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方式,树立统一的区域旅游品牌,应在旅游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环节强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之间的旅游市场营销合作,构建“环北部湾滨海国际旅游区”区域旅游发展“一盘棋”,实现资源共享、统筹规划、错位发展。

(五)协调区域旅游发展影响因素

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内游客消费、国内游客人数、A级景区数等旅游总消费主要影响因素、旅游产业发展以国内旅游市场推动为主的特征,利用地理与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国际旅游合作,延伸和丰富跨海国际旅游线路,不断提高国际旅游市场对区域旅游经济的贡献率,协调和平衡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促进旅游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五、总结

基于共生理论,从旅游经济关联度、旅游资源同质度、区域旅游灰色关联度以及旅游外向功能强度4个方面研究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竞合关系,提出旅游竞合发展的相关策略,为区域旅游的共生发展提供参考。由于旅游业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其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次研究结论仅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结果得出,对发展趋势未做预测评价。以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为主题的新业态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对于拥有滨海生态、休闲疗养、地质地貌、气候环境、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而言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猜你喜欢

竞合北部湾经济区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论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从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石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竞合
媒介融合观察——以内容为核心的渠道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