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治研究
2020-07-23池泽湃刘国元
池泽湃 刘国元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状况。临床上泌尿系结石患者常常伴有泌尿系梗阻,严重者伴有泌尿系感染等情况[1]。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泌尿外科的内镜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输尿管镜激光碎石以及经皮肾镜碎石等技术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术方案[3]。虽然这类技术取石率高,患者所受的伤害少,但是仍然存在着被感染的风险,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许多患者会因为泌尿系梗阻导致泌尿系感染,继发全身性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低血流量及低血压等症状,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4]。为了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临床医师总结大量患者的诊疗方案,积极寻求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泌尿系梗阻患者继发感染等症状。本文从住院患者中筛选38例泌尿系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的诊疗方案,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5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55.32±11.11)岁;其中5例双侧输尿管结石,10例右侧输尿管结石,4例左侧输尿管结石。研究组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55.67±11.23)岁;其中2例双侧输尿管结石,9例右侧输尿管结石,8例左侧输尿管结石。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意识清醒,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②所有患者均满足泌尿系梗阻导致脓毒血症的诊断标准,有确切的感染征像;③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
1.2.2 排除标准 ①患者无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的基础性疾病;②患者情绪不稳定,不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患者及家属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存在其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
1.3 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行尿常规、血常规、尿液培养和泌尿系彩超或CT等基础性检查,排除手术的禁忌证,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解除泌尿系梗阻的操作,输尿管逆行插管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患者接受积极抗感染、补液维持血压稳定等对症处理,避免患者出现血压降低。研究组接受针对性的抗感染、抗休克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则需要根据尿液或者血液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的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经验性用药时及早使用亚胺培南治疗,治疗过程中重视对患者行补液抗休克处理,保持有效循环血量,同时可以适量补充白蛋白,提高患者的胶体渗透压。对于病情严重者可适当使用氢化可的松进行治疗。病情稳定后进一步行逆行插管或行肾穿刺造瘘术引流解除梗阻,积极监测患者尿液的出入量。
1.4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休克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14.82±1.82)×109/L、C反应蛋白(43.81±3.85)mg/L、降钙素原(0.21±0.01)μg/L、白介素-6(0.34±0.0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19±0.67)×109/L、(65.84±3.85)mg/L、(0.83±0.12)μg/L、(1.04±0.14)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休克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中无一例患者发生休克;而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休克,发生率为15.79%。研究组患者的休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57,P>0.05)。
3 讨论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人在体内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泌尿系结石的情况,这些人通常结石较小,在人体多饮水、多运动的情况下会自行排出体外,不会给人体造成伤害和病痛,但是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结石会逐渐增大,继发泌尿系梗阻,当病情进一步进展之后,部分泌尿系梗阻的患者会出现感染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脓毒血症[5]。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泌尿系结石多数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但由于治疗不及时以及患者不重视等原因,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脓毒血症的几率也在逐渐增高,因此医生对于泌尿系结石梗阻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情况也越来越重视,多种综合治疗措施被及时应用,目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6,7]。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致力于研发出新的药物和治疗措施治疗泌尿系梗阻引起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研究发现,当患者出现上尿路结石合并脓毒血症时,应尽早解除患者的泌尿系梗阻,临床上多行输尿管逆行插管术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待患者的全身感染控制后再处理结石[8,9]。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能有效处理泌尿系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入院后及时行尿常规、尿培养、血常规以及泌尿系彩超或CT等检查,有助于明确患者结石的部位、大小等具体情况,确定更为确切的治疗方案。通过积极解除患者尿路梗阻,待患者全身感染控制后再进行结石手术,有效的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结合本次研究数据,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对症治疗,而研究组则接受针对性的抗感染、抗休克治疗,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给予针对性的对症药物治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14.82±1.82)×109/L、C反应蛋白(43.81±3.85)mg/L、降钙素原(0.21±0.01) μg/L、白介素-6(0.34±0.05)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6.19±0.67)×109/L、(65.84±3.85)mg/L、(0.83±0.12) μg/L、(1.04±0.14)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休克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5.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57,P>0.05)。这也说明了泌尿系结石梗阻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作为临床上的危急重症,若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采取相应措施增加患者的治愈率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在泌尿系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做到对脓毒血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帮助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