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医附院:当转型遇到疫情

2020-07-23刘文生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附院高质量防控

文/本刊记者 刘文生

“1234”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引领下,质量、服务、管理、学科、人才等各项工作都以全新的姿态开展起来,成效如何,疫情恰是“试金石”。

疫情防控考验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徐医附院”)党委书记王人颢来说,这场战“疫”更是检验医院转型发展的“试金石”。

从1月25日收治徐州“1号患者”到3月7日最后一位患者康复出院,与新型冠状病毒正面交锋的45天中,徐医附院收治了徐州第一例确诊患者、第一例重症患者;在全省率先采用康复者血浆治疗方法,在徐州市三级医院中率先取得核酸检测资质;三批医疗队支援湖北,多位专家支持苏北多地抗疫工作。

在“科学、规范、有序、安全”的防控原则下,徐医附院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疫情下的日常诊疗工作,最终交出了疫情防控硬核答卷。

在王人颢看来,这是过去一年多来医院坚持价值观导向和高质量发展结出的成果。

八字方针

王人颢2018年提出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时,并不会料到2020年初的这场疫情大考。

彼时,徐州已被国务院确立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而徐医附院作为区域龙头医院,面临如何处理与新时代的关系和如何抓住重大历史机遇的难题。王人颢对现实有着清楚的认识,他顺势提出了“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区域医学中心”的新时期发展目标。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摒弃原有的规模发展模式,走内涵建设之路。“1234”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就此启航,质量、服务、管理、学科、人才等各项工作都以全新的姿态开展起来,成效如何,疫情恰是“试金石”。

作为徐州市唯一省属三甲医院,疫情来袭,徐医附院誓要守好医疗主战场。1月22日,医院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救治专家组,将职责明确到每一位院领导和职能部门。1月26日,大年初二决定全院全员取消休假,将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作为两项重点目标,落实医疗、护理、感控、安全、后勤、物资等全方位、全院全员参与的疫情防控工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医院党委提出了“科学、规范、有序、安全”的疫情防控八字方针。王人颢在全院大会上强调,恐慌比病毒更可怕,要科学认识病毒,规范有序开展工作。

为此,医院党员带头学习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和技能,感染管理科、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等部门紧密追踪最新指南,对全员持续开展防控知识、鉴别诊断和个人防护的培训。早在1月10日,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颜学兵就在紧跟国内外前沿和对病毒了解的基础上,做了115张PPT,记录病毒特性、临床表现。1月17日,他已召集科室人员学习了新冠肺炎诊疗指南。

在徐医附院被确定为定点收治医院后,做足了准备的感染性疾病科快速反应,高效执行医院统一部署,即刻将感染性疾病科整栋楼腾空。颜学兵主动向医院党委表示“隔离病房中一切直接接触病人的诊疗活动均由本科医护人员特别是党员同志首先承担”。

此外,徐医附院在每个病区都开辟了专门的发热隔离病室,实施严格的单进单出管理,对院内整体环境实施覆盖式定时消毒、实时督查。

徐医附院辐射淮海经济区1亿多人口,医院日常40%服务量来自淮海经济区苏鲁豫皖四省患者。疫情之下,区域医学中心的责任和担当如何体现?疫情发生后,徐医附院多名专家第一时间奔赴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地,参与重症会诊和指导治疗。

与此同时,医院三批20余名医护人员加入到火线援鄂的行列中。“我在家坐立不安,如果不做点什么,就像是战场上的逃兵。”2月2日,刚刚结束1年半援疆任务归来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晁亚丽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程。

在武汉,徐医附院医疗队每名队员都扮演着重要角色。评估患者脏器功能、调整患者用药、计算患者出入量,上到ECMO置管上机,下到普通静脉输液,大量的工作填满了每个人的每一天。忙碌让他们忘记了日期,忘却了痛苦与恐惧。

“就靠着内心那份对重症患者的信念吧,毕竟我们每天都在和死神做较量。”晁亚丽说。

如王人颢所言,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新时代,引导医务人员回归初心和使命,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领。”而晁亚丽和队员们无疑用实际担当对此做了完美诠释。

过去一年多来,在“1234”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引领下,徐医附院提出了“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有情怀;有尊严,有价值”的新时代“六有”医务工作者的理念。管理部门全心全意为医务人员服务,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两个全心全意”理念。锤炼品德修养,让医德品行正起来;坚持学习为先,让专业素质和能力强起来;不忘行医初心,让医疗服务暖起来;传承宝贵经验,把优良传统扬起来;坚守医者正道,让规矩纪律意识挺起来;保持健康体魄,让身体素质好起来的“六个起来”等一系列全新的文化治院理念,让百年老院焕发了勃勃生机。

王人颢认为,引导医务人员回归初心和使命,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领。

能力提升

3月31日,徐医附院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提升班正式开班,该培训计划旨在通过提升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为临床科室可持续发展储备专业救治人才。这既是医院针对疫情防控采取的有力举措,也是医院既定的年度发展主题之一。

2018年开启改革元年后,徐医附院一年两个目标,稳步推进转型前行。2019年为制度建设年和信息化年,2020年则设定为制度建设深化年和能力提升年。“疫情暴露出公共卫生及传染病防治中的短板、弱项和漏洞,以及医疗救治能力不足的弱点,因此医院提出能力提升还真有前瞻性。”王人颢笑言。

实际上,过去一年多中,医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提升学科人才和专科能力建设。40多个科室主任,王人颢带领班子成员和职能部门逐一对话,谈战略、谈学科、谈发展。颜学兵直言,过去感染科不受重视,现在在医院大力支持下,科室硬件已属全院一流,抗感染能力和应急能力大幅提升。

各项改革举措稳步推进,也让医院得以在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抓疫情下的日常诊疗工作中,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疫情防控工作中,徐医附院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的目标;日常诊疗工作中,儿科、NICU、PICU周密保障,成功救治多名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妇产科成功保障多名发热孕产妇顺利生产……

对不少机构来说,疫情延缓或影响了既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但对徐医附院来说,一切都顺理成章。改革初期,医院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魄力,果断撤销近2000张加床,打响了大型公立医院转型发展第一枪。今天,在一系列全新治院理念引领下,徐医附院将走更具内涵的发展之路。

“新时代已为我们绘就了精准的经纬度,若还守着老旧的航海图,我们的发展势必要偏离新时代的航向。方向已定,蓝图已绘,我们将驶向绚丽的远方。”王人颢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猜你喜欢

附院高质量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加强高校附院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途径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发挥工会参与职能 推进附院建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