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学习的企业赋能平台设计与实践

2020-07-23郑申辉陈婷玮王素梅何明汪军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考试培训课程

文 / 郑申辉 陈婷玮 王素梅 何明 汪军,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培训是企业促进整体人才结构持续优化、核心竞争能力稳步提升,以支撑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及组织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电力行业本身具有人才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对人才发展和培训学习的需求尤为突出。然而,传统的企业培训容易出现教与学之间脱节的问题,并且难以全过程学习的闭环,最终只是为了培训而培训。为了保障岗位培训与工作的连续性,需要引入新的人才赋能体系和赋能方式。

事实上,已有部分企业尝试建立了在线学习系统,但仍然无法突破设备要求、网络要求、时间要求等种种限制。随着我国当前的移动通信终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研发,手机用户的使用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因此,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实现自主学习、满足学员利用碎片化学习需求的重要趋势和提升培训者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移动学习系统,有助于推动企业赋能平台的建设。因此,本次研究通过应用移动学习技术探索建设企业赋能平台,并以某电网公司为例,展示该平台的实践落地效果。

1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赋能方式

黄荣怀教授提出:“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非固定和非预先设定的位置下发生的学习,或有效利用移动技术所发生的学习。”通过移动学习,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网络获得学习资源,以此实现个性化学习和随时随地的学习相结合,满足新时代商业环境下的培训需求、特别是针对新生代员工行为习惯的一种新的赋能方式。

1.1 新情境下的培训需求分析

目前企业培训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可概括为如下三点:

培训方式单一、效率低下

企业组织体系不全、流程不通、无闭环无效果

在线培训学习系统无法突破设备要求、网络要求、时间要求

以此衍生出来的新的培训需求,可概括为如下三大方面:

构建并落地实践从需求征集与分析到训后评估、绩效反馈的全流程培训体系

响应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和员工碎片化时间学习需求

拓展及丰富培训方式和载体,应用移动学习技术建设新一代的企业赋能平台

将有形的培训和无形的培训方式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应用移动学习等技术丰富培训女方是和载体,突破传统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建设新一代的企业赋能平台。

1.2 移动学习的特点及优势

移动学习有着灵活性、便捷性、交互性和个体性的特征,这些特性能够有效响应上述培训需求。通过合理应用和设计移动学习系统,可以满足员工、管理者、培训组织者等多方面的需求。对于管理者或组织而言,可以让所有业务人员快速了解一个新的业务或产品,可以使最高决策层的意图快速传达到全企业并得到理解;对于培训组织者而言,通过在线考试、在线制课、师资管理和课件管理等功能,不仅可以减少工作量,实现培训过程留痕和闭环管理,还可以有效沉淀组织的隐性知识资产、提高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对于员工自身来说,移动学习的片段性内容能够较好满足员工对学习内容组织形式方面的需求,学习空间的广延性能够较好满足员工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其灵活性使得员工可以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得到及时的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此外,通过在线完成多种测试题的学习、实现移动阅读以及在线考试交流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习的整体效率。

1.3 移动化企业赋能平台设计要点

应用移动学习技术响应新情境下的培训需求,核心设计要点包括三大层面:

首先,要在分析核心用户需求(学员、讲师、培训员)的基础上,结合移动学习技术设计企业赋能平台。

其次,平台设计时应注重用户体验,结合各类用户使用场景(学习场景、考试场景、培训组织场景、授课场景、资源管理场景等)进行功能规划和页面设计以保障学员的学习效果。

第三,移动学习平台对课程资源的要求应当符合实用性、适用性、趣味性、微型化等条件。

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习模式,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整合不同的技术设备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网络学习资源.实现任何地方和任何地点的无缝学习。

2 移动化企业赋能平台架构及功能设计

2.1 系统架构设计

在以上需求及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经研究设计,规划企业赋能平台的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包含展现层、应用层、功能组件层、公共服务层及数据层,在移动端以Html5的方式实现。 整个系统采用了MVC的框架设计,前后端分离,通过Json数据进行交互,减少了整个系统的耦合度和复杂性,达到代码的合理分离,从而提高项目代码的复用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展现层:通过分析不同角色用户的需要搭建不同的展示门户,如面向学员的学习中心和知识中心,面向培训组织者的管理中心和运营中心;

应用层:面向各类用户的各种应用模块,如知识库、培训计划、考试管理、积分商城等;

功能组件层:为满足特定的业务或者场景需要而封装成的模型和组件,每个模型和组件都能满足一定的业务需求,通过模型和组件的组装,能够快速搭建各种应用。

公共服务层:公共服务包括绝大部分管理支撑系统都需要的核心引擎,如搜索引擎,还有与其他系统集成所需的集成服务,如单点登录,这些服务以统一的协议/标准(Restful API)向更上层的应用暴露接口,给系统各应用和外部系统调用;

数据层: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在底层提供优化前端应用的相关模型,如岗位模型、用户画像等。

2.2 功能设计及展示

本研究旨在通过企业赋能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满足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练习、考试、互动等四大核心需求,打造适时化、碎片化自主学习的自由空间,提高员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效率,促进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进而达到“学习服务工作,交流促进成长”的效果。同时,在公司整体培训管理方面,通过移动学习的深入应用,可以进一步优化培训项目组织实施、创新培训资源建设模式,实现培训管理效率的提升的目的。

因此,本研究所建设的基于移动学习技术的企业赋能平台,包括学习平台、内容生态、教学工具、数据分析等大版块,每个大板块由若干功能模块支撑,覆盖公司员工培训学习全场景。可概括为1+3模式:

一个统一的移动门户

三大场景化功能:以资源为基础、以互动为方式、以激励为手段

2.3 以人为本的移动门户

所有用户通过移动端进入到企业赋能平台后,需要看到的包括培训组织者希望用户看到的,以及用户想要看到的两方面内容。因此,该页面的设计主要包括宣传栏、功能和菜单、专家中心三部分。宣传展示区集中展示系统logo、宣传栏banner,在页面顶端显示。功能和菜单区包含了系统菜单、搜索框、登录框等快捷入口。专家中心展示了公司内的专家大咖,员工可以通过点击专家头像直接发起沟通,咨询专家业务问题。

由于手机屏幕较小,因此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功能区进入到与自身相关的页面中。学员可以进入到学习中心,学习中心也兼顾了学员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两种方式,主要通过直播教室、闯关学习和智能推送三类功能实现。

目前在某电网公司内部,实现的效果如图2所示:

2.4 以资源为基础:实现对师资资源和知识资源的统一管控

在第二部分的需求分析中,我们提到,要构建并落地实践全流程的培训体系以及响应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知识资源和师资资源是响应上述需求的基础。

本项目以某电网公司为例,梳理建设了某电网公司内部知识库、课件库,形成某电网公司内部的“知库全书”,主要包含通用学院、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和外部课程四大类。在充分考虑业务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对知识更新机制也做了规范和要求。

知库全书的移动端建设成果如图3所示:

讲师管理上,整合了内部讲师资源和外部讲师资源,进行了统一管理。学员可通过查阅讲师的信息对讲师的课程或者培训进行学习。

2.5 以互动为方式的培训学习全生命周期管理

培训学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企业赋能平台的核心功能,融合了学习及考试的全新的类互联式的学习模式。公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订各类学习计划、编制各类学习课程,在学习过程中融入学习、考试、作业提交等各种关卡,学员闯关成功后即可完成课程学习,获得学分,系统可以按照个人或者团队的维度进行学分排名统计展示。在学习中学员还可以在学习中参与学习讨论,遇到有用的知识点,学员可以在学习中进行记录,方便学习回顾,也可以查看其它学员的共享笔记,促进学习理解。主要包含四大环节: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学习活动开展、培训学习效果评估、培训学习反馈及调整。

培训计划个性化定制

培训管理员可以通过将岗位能力与知识内容建立动态关联,编制岗位学习地图,智能描绘每个岗位的学习路径,推送专项学习计划,整合线上线下学习信息,建立学员个人学习档案,助力员工快速成长。

在针对临时性的业务知识学习时,可以通过临时的指派学习方式让相关员工参加,并实现全程数字化跟踪。

培训学习活动开展

员工在收到培训计划后,可以直接在移动端参与学习。为了增加员工学习的趣味性,在课程学习展示方面,以闯关地图形式展现,每个岛屿都会呈现不同学习阶段的内容,如图4所示:

除了被动接受培训之外,移动学习的另一大优势是增强学员主动学习以及基于业务学习的便利性。员工可以通过进入“知库全书”,查看所有学习资源,包括课件形式、视频形式、文档形式等多种多样的知识内容,也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全站内容的一键搜索。

培训学习效果评估

考试是检验学习情况的标准之一,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习是否到位,哪些知识仍需要巩固。而类互联网的考试模式,增强了考试的趣味性,互动性。通过发布考试活动,让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线考试任务,考试完成后自动出考试结果和总体考试分析,可以节省线下考试在人员投入和活动组织方面的时间和金钱的消耗。

在某电网公司,我们试验了这一考试模式,设计界面如图5所示:

为了帮助培训组织者灵活实施在线考试,在功能设计上,还考虑了考试的多种情形:可设置重复考试、可设置考完后查看错题、可设置考试时长、可设置考试及格分数等。此外,为了便于培训组织者出卷,考试试卷可直接从试题库中进行筛选,还可支持随机模式和固定模式。

培训效果反馈及体系优化

集中培训学习需要依赖于体系化的知识。针对碎片化的知识点以及整体培训的反馈,我们为学员开辟了学习交流的社区版块。在知识社区,学员可以以文字、图片、短视频、文章等形式分享发布关于培训项目、在线课程或日常工作中的所感所知,也可在线向同事、内部专家进行提问,获得建议。培训专员可以通过该渠道收集相应数据,用以优化调整后续培训体系。

2.6 以激励为手段的学习运营

为激励学员对学习的积极性,引入了学分,培训管理员可以通过学分给学员设置学习考核目标,或者通过发布学分排行榜,激励学员主动学习,通过这些手段刺激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培训组织者还可以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平台学习情况报表,从报表中可查看课程总数、课程的学习人数变化、课程阅读量的变化,课程趋势分析,课程排行榜等;也可查看每个学员的学习情况等,支持excel导出,支持自定义统计时间段,统计对象等。

3 结语

移动化学习平台是一种基于移动设备的新型学习平台,主要的学习资源是基于移动设备的构架出发的。通过资源的高效融合来满足学员的多样化需求。利用移动设备的开放联网特性,完成移动化学习资源的设计,能够帮助学员更好地实现在线学习、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可操作性。此外,通过对于不同的资源完成相应的加工制作,最终以文本、声音、图像、音频等多种形式加以体现,也能够提高学员的培训体验满意度[6]。

本文在分析新情境下培训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移动学习技术构建企业赋能平台,并以某电网公司为例展示了部分系统界面。通过这一企业赋能平台的建设,实现了该电网公司员工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即学即用的需要,解决了该电网公司员工在疫情下培训的需求。移动学习技术的引入,突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实现了该电网员工学习工作一体化、自主学习泛在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深入的进行该模式的研究,不断的完善网络培训模式,以满足员工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

猜你喜欢

考试培训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