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我国国企外贸的发展方向
2020-07-23刘慧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文 / 刘慧,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中慢慢推进。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是指导企业发展的世界观和发展观的最好理论观念。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忽视的能够武装我党的强有力举措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贸企业的改革发展进步很大,但还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发展现象,外贸在军工国企的国际竞争力上明显不够强大,影响因素和问题颇多。当今世界发展迅猛,科技革命速度很快,全球一体化进程持续快速升温,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持续稳定,并不断扩大加深,世界局势依旧处于局部动荡不断的趋势,外贸在企业的发展中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也带来许多机遇。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外贸的建设发展十分必要,其改革和发展并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的任务是相当紧迫的。
1 外贸人在国企外贸中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在外贸领域高速发展,其改革和改制也在慢慢更新,这就触及到了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外贸人。无论是否成功,人在外贸行业,不仅决定了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国际贸易,也决定了未来的外贸是否改革改制成功。所以在考虑政策之外,应当十分关注外贸人,这一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关键点。
在改革开放前,外贸人的角色大多出自国家层面,带有干部的身份,很像“外交官”,后来,改革开放开始了,国家开始全面推进外贸发展和壮大,外贸行业作为其改革的领头军之一,外贸队伍发生两个大变化,一是外贸员工从国家干部变成国企职工,二是外贸人员的需求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素质和数量的缺口很大,给国企的外贸行业带来不小的隐患。
2 国企外贸业务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之前,国有企业外贸业务在整个国家的外贸领域占比十分重,九十年代前,其外贸主体仍是国有企业。但是随着时代慢慢发展,其占比开始慢慢减少,国有企业在外贸中的主导角色有些许减弱。其二,外贸与外资和国外市场联系密切,国外市场属于有着优渥土壤的资本市场,外资的冲击从未断过。其三,多年来,非国有企业的外贸企业逐步崭露头角,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非国企外贸企业相对更加灵活,而当前的国有企业外贸的经营策略和机制仍旧更新较慢,企业发展活力不够明显,并且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没有完全向市场化的配置靠拢。
3 国企外贸项目建设和执行的主要对策
3.1 外贸人是国企国际贸易的强心脏
对外贸队伍的建设是首当其冲的。外贸人需要不断更新的成长环境,包括国有企业对外贸制定优越的制度,激励外贸队伍快速发展壮大,尤其注重外贸企业文化的建设。还要建立健全能够正面影响和引导外贸人正向发展和从事经营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市场、秩序等环境。外贸人要跳出企业发展的旧圈和旧思维,不要过于传统,要主动在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外贸队伍也要做到更替流动加快,禀着优胜劣汰的原则,新时代的外贸行业人员如果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就会被淘汰。当前的国企外贸面临与日俱增的压力,单纯依靠政策扶持,不是长久之策,也很难抵御外来的竞争压力。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能够熟练外贸理论和丰富实际经验的人才,这些会由市场通过系统专业的流动环境和创新氛围塑造出来。当然,外贸人员的形成离不开企业的精心培养和呵护,优越的企业制度和人才激励模式对于外贸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这是一个长期查缺补漏的过程。
3.2 转变经营理念,改变经营结构
国有企业的外贸发展有一个关键点是货源是否充足,这既是关键也是基础。货源控制渠道的掌握程度和出口基地的建设是国企外贸竞争力增长的重要思路,这是走实业化的思维。国企外贸必须保证稳定的货源,同时对品牌建设要加大投入,扩大影响力,生产优质产品,做好营销策略。
3.3 做好技术更新
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能否在技术创新方面做领头羊,这对国企外贸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快技术的更迭,大力支持开放优质核心产品,形成一股强大的企业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不仅要紧跟政府对技术的扶持政策,企业自身也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成本投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已经拥有的产线基础、研制能力、生产效率、市场占有的基础上,还需要整合升级,提高产出比,同时及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新技术,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不断升级的创新团队,包括和高校合作等,不断提高创造,发掘新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