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文化价值论析

2020-07-22蔡亚玲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播价值文化认同

摘要: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农历三月三华夏炎黄子孙在新郑举行的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其文化传播价值主要体现在讲好了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故事,增强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加强了两岸四地的交流,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G力;激发了全球华人的寻根热潮,增进了炎黄子孙的联系;加强了各媒体的合作,扩大了地域文化的影响;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等五大方面。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举办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文化认同;传播价值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农历三月三华夏炎黄子孙在新郑举行的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聚焦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李学勤先生分析总结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特点,认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升到国家主办的建议是“实至名归、水到渠成”;张兵娟教授认为,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唤醒文化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加向心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软力量;史嘉维从旅游业、投资经济、华人华侨和传统文化等方面探讨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带来的经济影响等。已有成果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但就文化传播价值而言,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鉴于此,以下将在梳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其文化传播价值。

一、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形成过程

黄帝故里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出生、建都的地方,位于河南新郑市,“在新郑和以中岳嵩山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自先秦起就有大规模祭拜轩辕黄帝的传统”,几千年以来代代相传。20世纪90年代初,新郑政府把农历三月三确定为寻根拜祖日。1992年至1999年,新郑政府主办炎黄文化旅游节,以旅游的形式宣传炎黄文化。进入21世纪,相关主管部门在长期传播炎黄文化的实践中认识到文化与旅游的紧密关系,也意识到文化搭台的重要性。2000年至2005年,新郑市政府将祭拜黄帝作为炎黄文化旅游节的重要内容来推介,通过传统文化来宣传与炎黄文化有关的旅游,这是对炎黄文化认知和传播的重要转变。

2006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政协主办,何鲁丽等国家级领导人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等出席了大典,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新闻频道和综艺频道同时直播了大典进程,“大典实现了网上视频直播,网络信号覆盖欧洲、北美、澳洲20多个华人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拜祖大典首次形成了大典的九项仪程。至此,黄帝故里祭祖大典正式形成规制。2008年,国务院把新郑黄帝拜祖祭典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扩展项目,再次明确了大典的九项仪程。2009年,拜祖大典的主题被定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谐和睦”。随着新传播媒介的开发和利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影响也逐渐扩大。2015年,腾讯开发出祭拜黄帝的手机APP,开通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官方微博和微信客户端,人们可以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看直播、参与互动。直播的即时性和直观性,网络的便捷性和可直接互动性使拜祖大典成为炎黄子孙热议的话题。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黄帝故里的祭拜逐渐从小规模的民俗活动,发展至政府主持的文化活动,再到政府主导的公祭活动,最终形成了一个独具河南地域特色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非常高的传统文化品牌。

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文化传播价值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传播逐渐从广播电台到电视台,再到直播和网络传播等,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对河南形象的传播及文化经济发展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文化传播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讲好了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故事,增强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亲和力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黄帝当作神话人物来看待,但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发掘以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为黄帝并非虚幻,“黄帝既是部落的首领,又是部落的称谓”,“各种类型的先秦文献充分证明炎黄实有其人,确有其事,绝非好事者杜撰出来的人和事”。自2006年以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有相对固定的参与人群,以固定的庄严肃穆的仪式讲述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故事。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相对固定,进一步加强了始祖黄帝的真实性,满足了炎黄子孙的民俗心理和文化自信的需求,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群的距离,从而增强了文化传播的亲和力,使得炎黄子孙更容易了解、接受和认同这一人文始祖。

(二)加强了两岸三地的交流,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02年至2005年炎黄文化节期间,台湾、香港地区的多位华人前来寻根问祖。2006年的炎黄文化节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后,香港华娱卫视和台湾东森电视台参与了全球的实况直播。从那时起,港澳台地区的江丙坤、刘艺良、伍淑清、连战、王津平、郁慕明、颜延龄、傅佩荣、林丰正、蔡冠深、许文彬、谭伯源,曾宪梓、曾智明、萧万长等政商知名人士,以及台湾黄埔同学会百名退役老将军等炎黄优秀儿女代表相继参加了拜祖大典。他们亲眼目睹了国家的巨大变化,为变化感到震撼的同时,也通过自身言行传播这些巨变。澳门的黄辉诚先生表示,他“要把这些变化带到澳大利亚,带到他去过的每个地方”。尤其是2014年以来,在新郑举办拜祖大典的同时,台北市与新郑市联动举办“同时同像同主题同拜黄帝”活动,使拜祖大典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两岸民众在缅怀共同始祖的同时,也唤起了彼此的集体記忆,增强了彼此的同根同祖同源意识。众多港澳台地区知名政商人士的参与和传播为炎黄文化的传承架设了良好的桥梁,使得两岸三地的交流更加频繁,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推动了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三)激发了全球华人的寻根热潮,增进了炎黄子孙的联系

新媒体的传播使全球华人都能看到并参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许多华人身在海外,却心系祖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庄重的形式激发了他们的寻根热潮。自2006年以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每年都能吸引数十万海内外华夏子孙前来寻根拜祖。寻根问祖活动使“老家河南”成为海外华人魂牵梦绕之地。拜祖大典的形式和仪式激发了他们内心的认同感,从而使他们获得归属感。2018年4月,美国旧金山、澳门地区、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加拿大温哥华和澳大利亚悉尼等地分别举办“同拜黄帝”活动。拜祖活动促进了各方炎黄子孙的交流,从而把各方炎黄子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四)加强了各媒体的合作,扩大了地域文化的影响

进入21世纪,新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多种传播形式并存,为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改变了传统口耳相传的方式,突破了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等形式,发展为以电视、网络、智能手机客户端为主的新传播媒介。201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期间,中原网通过人民网、百度、腾讯视频等百家网站和短视频平台,全方位“海陆空”直播报道大典开幕盛况。黄帝祭拜文化也得以突破本省的限制,向全国乃至全球传播开来。另外,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参与实况直播与合作的电视台、网络也逐年增多。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首先是黄帝文化,其次涉及姓氏、中原、根亲、客家等文化。众多历史文化类型整合在一起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使所有参与媒体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众多媒体之间的通力合作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成为河南最强势的传统文化品牌,为河南形象的宣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成为一个可供借鉴的地域文化传播模式。

(五)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

依托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这个文化平台,郑州新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把黄帝故里打造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郑州市及新郑市对照国家5A级景区创建标准,因地制宜地完善了景区内各项配套设施”,极大地改变了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黄帝故里景区以、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轩辕湖湿地文化园和郑风苑等地的旅游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各景区成了附近居民的娱乐休闲之地。旅游产业及其他商业项目的运营吸纳了本地大量从业人员,在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整体素质,极大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给当地带来商机的同时,也为国内外企业和商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成功实现了互惠互利,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亲和力的同时也把海内外的华人凝聚了起来,定期的祭拜活动加强了炎黄子孙的交流和合作,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河南的文化品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对河南形象的传播、文化和经济的发展等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它的传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学勤,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特点[N].光明日报,2015-09-07(16).

[2]张兵娟.记忆的仪式: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传播意义与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史嘉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带来的经济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7(32).

[4]王全书.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协商论坛,2007(4).

[5]任民,十年大典,铸就河南闪亮文化品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十年综述[J]协商论坛,2015(4).

[6]徐光春.谈谈炎黄文化[N]光明日报,2018-7-21(11).

[7]高强,炎黄学的文献依据[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8]李颖,孙娟,刘俊礼,等,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侧记:还乡无需衣锦 近乡没有情怯[EB/OL].https://news.zynews.cn/2016- 04/10/con-tent_106035ll.htm.2016-4-10.

[9]李愛琴,董艳竹,四海同欢!今日黄帝故里共拜轩辕大典共九项仪程[EB/O L].https://news.zynews.cn/zz/2018- 04/18/content_1 1369362.htm.2018-4-18.

[10]杨韫泓,熊堰秋,于露,戊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举行,向世界进行海陆空全方位直播[EB/OL].https://news.zynews.cn/zz/2018-04/1 8/content_1 1369722.htm2018-4-18.

[11]杨佩,把拜祖大典办成和谐中国的盛世大典——访戊子年黄帝故 里拜祖大典执委会常务副主任,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丁世显[J]协商论坛,2008(4).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炎黄学概论”,项目编号:18@ZH003;2018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民间叙事长诗的文化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18-ZD-JH-271;2019年信阳师范学院炎黄学研究院招标课题“炎黄文化与民间记忆”。

作者简介:蔡亚玲(1979-),女,河南信阳人,讲师,研究方向:民俗学。

(责任编辑 张萌喆)

猜你喜欢

传播价值文化认同
刍议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传播价值
论微电影的美学和传播价值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特殊效能分析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纪实类医疗电视真人秀的传播价值分析
电台经营需摆脱固有的上升通道思维,创新发展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