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和控制
2020-07-22陶晓荣
陶晓荣
(永丰县畜牧兽医局,江西吉安331500)
结肠小袋纤毛虫可寄生于多种动物,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猪,多为散在病例报告,是引起仔猪腹泻的寄生虫之一。也是造成部分猪场经济损失的常见疾病。2019 年8 月,永丰县某养猪场的畜主反映断奶仔猪出现拉稀现象,经流行病学调查、现场观察,确定为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经及时用药,控制了病情,现介绍如下。
1 诊断
1.1 流行病学调查
畜主反映,该场从2019 年的5 月份开始,断奶转保育栏第二天开始出现拉稀,死亡率5%,但拉稀持续到50 日龄左右,逐渐消瘦,到育肥阶段仍个体较小,无法正常出栏,常用的抗生素基本无效,即使有效,一停药,很快复发。
1.2 症状
严格隔离消毒后,进入保育栏观察,栏舍湿度较大,舍内地面潮湿,舍内可见水泥样稀粪,有的栏舍的墙壁上也可看到稀粪;仔猪的精神状态尚好;消瘦的比例约为20%,多为被毛粗乱、无光泽,采食量略有下降。
1.3 镜检
取新鲜的稀粪,加1 滴生理盐水,10 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新鲜粪便和肠内容物中均可看到大量游动的、椭圆形或圆形的滋养体(图1)。
1.4 剖检
图1 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红圈处)
解剖2 头病死猪,观察各组织脏器的病理变化,并取肠内容物进行镜检。发现病死猪肠壁变薄、肠内容物呈水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图2)。其它脏器无明显变化。
2 治疗
每吨饲料加1.5kg10%恩拉霉素和1kg 多维,连用7d;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严重的猪进行隔离,注射痢菌净,2 次/d,连用3d,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和强力霉素;加强栏舍的消毒。下一批转入猪之前将栏舍彻底清洗干净、消毒和空栏7d 后再转猪。
饲料中添加药物3d 后拉稀得到较明显的改善,7d 无拉稀猪出现;严重的猪经注射和添加药物处理,除个别特别严重的猪死亡外,7d 基本恢复采食量。15d 后回访,基本正常。1 个月后,转入的猪无发病现象。
图2 肠壁变薄,内容物呈水样
3 讨论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猪场的常见寄生虫之一,多见于栏舍条件较差,尤其是湿度较高的栏,再者猪发生病毒性疾病或有应激因素时,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容易继发感染发病。若不能应及时确诊,容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准确诊断并不困难,因其滋养体在环境条件不适合时会形成不活动、非致病的包囊,可在外界存活较长时间,用显微镜检查仔猪刚排出的粪便或刚死亡猪的肠道内容物发现较多活泼运动的滋养体,就能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