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双环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07-22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8期
关键词:还原型性肝炎谷胱甘肽

于 雪 丁 宁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6)

肺结核属感染科常见慢性疾病,该病由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具有传染性。当前,我国结核病患者已经高达600万以上,病毒感染患者已超过3亿,每年新增病例100余万,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增幅高至6.8%[1]。由此可见,肺结核防控工作形势将日益严峻。近年来,治疗结核病的新药不断涌入市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对于药物的暴露程度,药物进入人体之后大多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因而肝脏成为药物对人体损伤最大的器官[2]。药物性肝炎属药物治疗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肺结核患者被动停止药物治疗常见原因之一。还原型谷胱甘肽属于三肽类化合物,可有效激活人体巯基酶,发挥解读功效。双环醇属人工合成抗肝炎药物,其代谢产物4-羟基、4-羟基双环醇具有抗炎、保肝的功效[3]。为提升抗结核药物性肝炎药物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减轻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痛苦,保护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本次研究对比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双环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抽样方法,将所选80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0例。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6~74岁,平均年龄(45.00±6.50)岁,体质量35~80 kg,平均体质量(57.50±6.50)kg,病程3~11 d,平均病程(7.00±1.50)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与浸润性肺结核患者分别为:10例、3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47.50±6.70)岁,体质量37~83 kg,平均体质量(60.00±5.50)kg,病程3~12 d,平均病程(7.50±1.70)d,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与浸润性肺结核患者分别为:12例、2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类型)相近,差异不明显,具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②自愿签署同意书;③120例患者完全符合《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肺结核疾病以及药物性肝炎的相关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类疾病患者予以排除;②抗结核药物使用之前已经患有肝功能异常疾病者予以排除;③酒精肝、病毒肝炎和免疫性肝炎患者予以排除;④妊娠期患者予以排除[5]。

1.2 方法。对照组:在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注入葡萄糖注射液(5%、250 mL)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剂量:每日1次。疗程:30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双环醇片剂。服用方法:口服,剂量:25毫克/次,每日3次。疗程:30 d。

1.3 效果判定标准[6]:①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未见任何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疾病临床症状,且转氨酶完全正常;有效:基本未见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疾病临床症状,且转氨酶降低50%以上;无效: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疾病临床症未见好转,甚至加剧,同时转氨酶降低值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例+有效例)/总例数×100%。②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肝脏功能指标以及SOD水平、MDA水平、GSH-PX水平;③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通过药物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病情均出现明显好转趋势,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7.50%、82.50%。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比较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对比[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及SOD、GSH-PX、MDA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但观察组治疗之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OD、GSH-PX、MDA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SOD、GSH-PX、MDA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SOD、GSH-PX、MDA水平比较(±s)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观察组(n=40),其中3例患者出现失眠、轻微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7.50%;对照组(n=40),其中4例患者出现失眠、轻微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0.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前,肺结核疾病进行临床治疗总体原则为:早期治疗、联合治疗、全程用药、适量用药以及规律用药。将利福平、吡嗪酰胺与乙胺丁醇、异肼联合使用是临床药物治疗肺结核常用方案[8]。以上抗肺结核药物是在肝脏内部代谢然后,通过肾脏予以排除,故给肺结核疾病患者肝脏带来严重负担,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肝脏,从而导致部分药物治疗患上肝炎继而成为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调查研究显示:在结核病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性肝炎发病率高达30%左右,甚至部分患者出现肝脏功能衰竭。盲目断药以及突发性断药致使结核杆菌出现耐药性,影响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9]。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人体各器官细胞质当中广泛分布,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谷氨酸、甘氨酸以及半胱氨酸,对于人体糖代谢和三羧酸循环均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10]。临床资料显示,给予患者适量补充还原性谷胱甘肽,既可以有效提升人体肝脏细胞解毒效果,避免患者体内出现胆汁淤积,还可以提高药物性肝炎疾病患者肝脏细胞修复及再生速度,从而加速患者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SOD、GSH-Px均属于酶的一种,拥有抵抗脂质过氧化功效,可促使患者机体内部出现具有强毒性的羟基自由基。MDA则是可以打破细胞膜结构、损伤细胞的过氧化物产物。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明显好转,但观察组治疗之后肝功能ALT、AST、TBIL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①双环醇可以有效将患者体内自由基予以清除,保护患者肝脏细胞(包膜、线粒体),减轻患者肝脏炎症状况;②双环醇可以加强患者肝脏解毒相关功能,同时减少对于患者肝脏内部肝糖原以及谷胱甘肽的消耗,从而显著提升还原型谷胱甘肽予以保护结核药物性肝炎症患者肝脏器官功能的作用。

综上所述,双环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佳,可有效保护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广泛学习和借鉴。

猜你喜欢

还原型性肝炎谷胱甘肽
鸡弧菌性肝炎流行趋势与防控要点
谷胱甘肽:防治中风改善帕金森症状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还原型锡酸铅粒度对Al/HMX/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及安定性的影响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有关两种还原型辅酶的高考试题分析与教学启示
谷胱甘肽功能化有序介孔碳用于选择性分离富集痕量镉
流行歌曲中的中国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