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2020-07-22薛惠锋董会忠
张 峰,薛惠锋,董会忠
(1.山东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淄博 255012;2.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48)
一、引言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该期间如何科学调控生产力布局和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然而,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与产业分工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积极探索发展新空间、培育转型新动能已成为各地区挖掘增长潜力的共性举措,这也为产业的跨区域转移及承接提供了实践依据。受长期以来生产要素流动配置不均及产业发展空间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影响,导致在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快速崛起的同时,也逐渐造成部分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不足。随着近年来要素成本上涨、资源环境压力增加、地区之间竞争加剧等矛盾突显,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其产业均衡化发展的需求愈加迫切,尤其是对于一些关系到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成效的地区而言,加快其产业分工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推动全国范围内产业空间格局优化具有重要的典型示范性。
深入探索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是顺应新时期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而基于现有相关研究可找到一些较有意义的探索。如最初传播较广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1]、“中心-外围理论”[2]、“边际产业扩张理论”[3]等,分别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生产结构同质与异质性、对外投资的比较优势等角度对产业转移的倾向性问题作出了解释,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理论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其后,学者们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多维度的拓展性研究,如在产业转移模式方面,Kittredge等基于不同发展阶段下的区域产业关系的解释,从要素配置的视角提出一体化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4];Keil等按照地区主导产业部门的创新发展水平,对区域产业进行差异化梯度划分,探讨了梯度层次下的产业转移路径及其实现机制[5];与上述切入点不同,Rahman等认为在低梯度地区存在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区域,其良好的外部经济效益会导致反梯度现象的产生[6]。然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驱动机制方面,目前分析的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因素、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环境规制等。其中,Majbouri认为劳动力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包括劳动力结构、成本、素质水平等[7];Kuralbayeva从市场调控与环境规制角度分析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指出良好的市场容纳力与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是诱导产业转移主体产生转移意愿的重要因素[8]。
相比于国外学者的研究,国内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探索则更多地体现在其效率的评价机制及其传导效应等方面。如刘红光等选取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国内各省市的产业转移效率进行了定量测算,进而对比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差异性[9];孙威等通过测度长江经济带各地市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对其变迁规律及其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10];李春光等在解析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综合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各市的承载状况分别作出了总体评估,并分析了其时序演化趋势与特点[11];与其相近的研究还有赵宏波等,但侧重点不同的是其对河南省产业转移承载力的分析重点在于对其时空格局的形成机制与优化路径,同时揭示了不同维度下的关键影响因素[12];孙晓华等以制造业转移的空间特征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产业转移、要素集聚及其交互作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步测度了其引发的能耗、污染、生产率变化等相关效应[13];贺胜兵等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承接产业转移的效益指标,实证分析政策因素对其作用效果,发现不同地区的政策敏感性具有较大差异性[14]。
综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加快弱势地区崛起的重要途径已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同时在其产业转移的诱发机理、驱动机制和承载评价等方面展开了多维度的研究,尤其是在区域与城市产业转移问题上作出了较多的分析。但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是要以遵循规划引导、支持先行、强化扶持等基本原则为前提,这就需要合理评估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潜力,通过辨识潜力内在演化规律及区域异质性特点,科学判断产业承接地是否有足够能力以及如何对接产业转移问题,遗憾的是现有研究对此鲜有解释。与现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选取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这一国家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地带作为研究区域,构建产业“吸引-承载-门槛-发展”复合维度的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评价体系,并引入“纵横向”拉开档次模型综合测度潜力指数变迁规律及地区差异,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其空间分异特征,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依托自身优势、明确发展重点、加快塑建新型产业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区概况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黄河入海口沿岸,东临渤海,南为鲁中地区,西接华北平原,北连渤海,境内地区主要包括东营区、寒亭区、寿光市等19个县(市、区),总面积、经济总产值和人口规模分别占到山东省的17%、11.2%和10.3%。该区域地处多种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尤其是在土地盐渍化、淡水资源匮乏情况下,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的约束认识不足,过度采用“外延式”的开发模式,同时受黄河断流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甚至局部地区形成了“开发-撂荒-再开发”的恶性循环。为此,国务院特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函[2009]138号),使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主动加强与周边地区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等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强化规划与产业对接,积极承接山东东部和天津滨海新区产业转移,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然而,在最新印发的《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重点指出要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区域一体化和产业均衡化发展,通过引导产业梯度转移和促进产业集聚,支持德州、聊城等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与技术合作,打造产业协同发展区,破解生态资源约束及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对其发展的制约。因此,从国家战略推进层面上来看,承接产业转移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
此外,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现实需求来看,东营、河口、广饶等地多属于资源型城市,在过去较长时间内依托于相对丰裕的资源禀赋发展“短期经济”,经过经济快速增长期后其资源依赖、单一的经济结构等“遗留病症”逐渐显现,例如依靠石油而建的东营,在石油枯竭趋势下其当地政府为防止“油尽而衰”,依托于有色金属、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承接智能装备、新能源等产业转移。与国内众多资源型城市相似,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型城市要重新提振与恢复其经济发展则必然要发展接替产业和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这对产业转移有着迫切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仅对产业的跨地区转移存在内在需求,而且通过产业转移能够反作用于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综上,无论基于国家战略还是地区实际需求,通过合理引导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其产业融合发展与提质增速迫在眉睫。
三、评价体系与模型构建
(一)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评价体系
区域承接产业转移问题不仅涉及到产业承接地是否有足够的产业吸引力促使产业转移,而且还需要具有实际的承载能力支撑转移产业的后期发展。因此,分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及其地区差异的状况,需要建立一套依据充分、适用性强、可具体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研究对象来看,目前国内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探索中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以城市或特定区域为主,而从指标类型上来看则可归纳为承载状态型与效益驱动型[15-16]。其中,前者的构建思路多是通过集成反映产业承载能力的压力、状态及其响应指标,将表征社会经济社会活动对产业转移的作用以压力指标进行表示,状态指标是考察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状态,而响应指标涵盖如何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调控性策略;后者则主要是依据承接产业转移的产出效益作为衡量对象,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难发现,现有的评价体系对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尚不足以论证。据此,本文立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环境,参考现有相关研究并重点结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市场导向、因地制宜、节能环保、深化改革”顶层设计思想,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目标,遵循科学性、延续性、系统性和可比性等基本原则,从产业吸引、产业承载、产业门槛、产业发展4个维度选取25项评价指标(包括状态型、驱动型和效益型),见图1所示。
“产业吸引”指标是在市场导向下对产业承接地比较优势的体现与评价。从内部动机来看,产业转移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利润成本因素,这也是新古典区位理论的主要观点,即企业遵从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因此转移产业通常会考量承接地是否具备良好的经济水平、市场效益和劳动贡献度。而从外界影响因素来看,制度经济学认为产业转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网络中,应综合考虑企业行为及其社会环境。尤其是对于多数转移产业而言,承接地是否能够具备相应的资源条件和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其抉择的根植性问题。
“产业筛选”指标反映的是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下承接地对转移产业的甄别能力。在区域发展对比与经济落后地区通常具有弱质性的情况下,虽然承接产业转移有助于激发承接地产业发展活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对转移产业“逆来顺受”,而是要“筑巢引凤”,因此需要对转移产业具有一定的筛选能力,而这不仅要求在可控的区域经济差距下拥有较好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也强调承接地具有相对良好的规划管理和公众素质水平。
“产业承接”指标体现的是在“节能环保”目标导向下承接地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的承载限能。在具备一定产业转移吸引和筛选力的基础上,承接地还需要为转移产业提供有效的发展要素供给,即产业承载水平。事实上,影响产业承载水平的因素较为复杂,但是为了对其具有一定表征作用,本文除了选取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要素中强调的劳动力、资本要素指标外,还将转移产业发展所需的交通设施、生态环境和相应的产业配套能力纳入考察范围。
“产业发展”是评估承接地对转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续保障能力。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是要将转移产业引入承接地,也要对其未来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保障,而这也是影响转移产业对承接地“信心”的关键。其中,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趋势、就业能力和企业盈利水平。
由上可见,本文构建的由“吸引-筛选-承接-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市场导向、因地制宜、节能环保、深化改革”的导向思路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涵盖了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培育过程中的复杂多因素,在综合衡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强弱变化趋势的同时,体现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导向和本质内涵,适用于评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测度分析。评价体系中指标数据主要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农村统计年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以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所含19个县(市、区)的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
注:*表示负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小越好,其它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越好;“( )”为指标序号;“[ ]”为指标权重。
(二)模型选择
1.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潜力指数评价模型
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评价属于多指标集成测度问题,现阶段对其评价方式主要是基于地区截面数据进行产业转移静态测度,在处理指标权重时若过度的依赖主观赋权难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而客观赋权常容易忽略在时序维度下由于指标的非均衡性变化导致的跨期比较现象。据此,本文采用郭亚军提出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17],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在克服主观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增强截面与时序立体数据的对比性而提高测度过程的“透明”度,较好地解决了以往产业转移静态评价中所用方法的弊端。其基础模型为:
j=1,2,…,m;k=1,2,…,T
(1)
其中,yi(tk)表示测度对象i在tk期时测度值;xij(tk)表示tk期时测度对象i的j因素值;ωj指权重。
为消除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测度过程中存在的指标正负异性与量纲影响,需对各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此处选取极差法,对于正向因素的标准化方式为:
(2)
负向因素标准化方式为:
(3)
(4)
(5)
2.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模型是利用空间要素的内在关联特征挖掘其空间异质性的方法,首先通过全局自相关模型分析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空间自相关特性,进而应用局域自相关模型检验其潜力指数邻近单元关联的空间差异性。其中,全局自相关模型采用Moran′s I指数进行测度:
(6)
(7)
(8)
四、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评价分析
(一)指标影响度解释
按照“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见图1。其中,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评价体系中指标层的权重,分别通过求和测算领域层权值,取得领域层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产业承载>产业吸引>产业发展>产业筛选。说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影响差异主要表现于产业承载能力的强弱,其领域中包含的经济水平、货运量等与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关联度较高。可知,在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与关系变迁过程中,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是根本前提,而提高区域产业发展的对外开放水平,保障其既能“引进来”,也能“走出去”,即健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机制是促进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提升的关键。
在指标层的比较中,非农产业产值增长率的权重最高,其次为城乡居民收入比,而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的权重最小,同时,固定资产投资额、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和万元GDP可用地量也呈现出较大的权值,其值均达到0.041以上。这表明在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坚持创新驱动引领,积极调整产业承接地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强化信息化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可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各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产生较大影响。而且相比之下,较弱的产业筛选能力则是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提升中的显著性潜在约束性因素,尤其是上述这类因素地理空间差异较大、地域发展与配置状况不协调,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振兴发展中的短板因素。
(二)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宏观分析
为客观分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空间异质性特点,利用式(2)和(3)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各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评价值,结果见表1。通过对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在纵向与横向双维度下评价值的统计分析,发现评价值离散系数∈[12.46,16.58],表明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离散程度位于中等水平;其峰度与偏度分别为2.64、1.38,属于尖峰右偏分布。该结果印证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地区之间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具有相对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而根据表1中的潜力指数评价值,采用正态云函数与聚类树状图揭示2017年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分布状态与最优分割情景,见图2、图3。
表1 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评价结果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发现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在样本区间内整体上表现为相对稳定的上涨态势,表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环境处于良性转型期,承接产业转移潜力得到持续性提升。观测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增长变化情况,2008—2009年期间出现了短暂下滑现象,其后逐年提升,2009年成为潜力指数的“U”型拐点,主要原因在于固有的能源资源、海洋资源与湿地资源等使其产业在长期发展中存在对资源禀赋过度依赖的问题,尤其是随着资源开发程度不断加深,资源的有限性逐渐转为产业发展的约束性因素,再加上受普遍存在的次生盐渍化、土地沙化、淡水资源匮乏等影响,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为扭转这一颓势,2009年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重点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扶持,该举措也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环境取得了实质性的改善。其后,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在增速上虽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总体上维持了持续提升的趋势,具体而言,可划分为2009—2013年的“快速发展期”与2014—2017年的“增速放缓期”两个阶段。然而,产生上述发展差异现象的原因,还需要归结于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变,即在“快速发展期”阶段,国家与地方性政策给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导向,其境内各地区对区域产业投融资创造平台与环境,尤其是在交通运输、水电供应、通信教育等领域进行了重点整改,使其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了较大改观。随着国内经济的新常态和黄河三角洲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后,到2014年时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增速开始放缓,这意味着其产业发展同样面临着由要素规模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市场竞争由数量与价格竞争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等现实问题。而聚焦2017年时的潜力指数增速,虽然与“快速发展期”仍具有一定差距,但回涨幅度较为明显,说明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其高效生态建设与新动力培育效果显著,承接产业转移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图2 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正态云隶属度图
基于图2可以看出,东营区、河口区、滨城区、寿光市、莱州市和寒亭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领先地位并未与其它地区产生较大差距,正态云隶属度多呈现出重叠状态。据此,可初步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分成两类,即由东营区、河口区、滨城区、寿光市、莱州市和寒亭区六个地区构成的一类地区,以及由剩余地区构成的二类地区。鉴于上述六个一类地区潜力指数与二类地区并未形成较大差距,因此其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效应相对较弱。而根据表1和图2可以进一步发现,多数一类地区的产业吸引力优势明显(>0.70),但较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非均衡的产业结构与落后的产业配套体系,导致其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建设等方面尚存不足。其中,东营区、河口区在产业承接层面欠缺产业吸引与产业发展层面的显著性优势,约束因素有:单位GDP能耗与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偏高,以及万元GDP可用地量和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低等,这类短板指标一方面反映出其资源禀赋依赖的双重结构性矛盾,即以土地盐渍化等问题为主的生态脆弱性约束突显,以及在过去拥有相对丰富的能源条件下,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偏低而导致现阶段能源储量下滑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揭示了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而造成其产业发展的配套能力偏弱和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相比之下,滨城区、寿光市、莱州市和寒亭区在产业吸引、承接、筛选与发展4个层面的领先优势较为平均,但与东营区和河口区不同的是,其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存在一定差异,如寿光市的产业发展主体是以果蔬种植与加工业发展模式为主,而滨城区则是以打造特色生态渔业养殖与标准化生产为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其约束性短板指标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额和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非农产业产值增长率较低,科技经费支出强度不高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其人均利润率偏低等,上述短板对这类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资金供给、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和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负向约束。
通过图2可以较为清晰地比较一类地区与二类地区的差异性,为更为直观地体现其它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状况,需结合图3作进一步分析。从图3的聚类结果来看,广饶县、利津县、昌邑市和沾化区属于一类,潜力指数评价值在0.575~0.600之间,仅次于东营区、河口区等地区。根据表1可发现,广饶县的指数排名相对稳定,而昌邑市和沾化区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发展趋势,其指数排名均达到3个位次以上。虽然以上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相对较高,但同样存在局部短板指标影响其发展,例如,广饶县、利津县在产业筛选能力层面评价值较低,其约束性因素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比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重偏低等,反映出广饶县具有强化产业均衡化发展,提高经济增速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现实需求。与上述地区不同的是,昌邑市和沾化区具有较高的产业吸引评价值,但是在产业承接与产业发展支持层面的评价值不够理想,短板因素涵盖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较低、非农产业产值增长率和科技经费支出强度不足等,由此可以看出其地区亟需提高对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水平,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为提升潜力指数提供有效的环境保障。博兴县、垦利区、庆云县、高青县、无棣县和邹平县六个地区属于另外一类,潜力指数在0.553~0.573之间,博兴县、高青县和邹平县排名增幅相对较大,无棣县排名降幅达到6个位次,其它地区变化幅度较小。其中,无棣县在产业吸引与产业筛选层次的评价值相对较低,制约性因素主要含有万元GDP能源可供给量、外资实际利用额、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重等,反映出无棣县在资源禀赋、对外开放水平以及信息化建设与服务保障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不足。此外,惠民县、乐陵市和阳信县三个地区隶属最后一类,潜力指数评价值在0.534~0.538之间,这类地区在产业吸引、承载、筛选和发展层面的评价值均相对较低,年度增幅较小,同时在宏观经济放缓、环境约束持续增强等外部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造成其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很难实现显著性的突破。
图3 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聚类树状图
(三)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截面分析
在实际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同类型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潜力要求往往存在差异,为对该问题做出一定解释,本文在测度宏观层面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基础上,将承接产业转移对象大致上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4种类型产业,进而考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对不同类型产业的承接潜力指数差异。考虑到前文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中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客观赋值,此处结合层次主观赋权法对其进行权值计算,以达到对不同类型产业承接潜力差异性分析的目的。其中,层次主观赋权与主客观赋权的权值分别按照0.5计算。
2017年不同类型产业承接潜力指数综合评价结果见图4所示。其中,从样本总体评价结果来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潜力值居高的地区有利津县、垦利县、博兴县、沾化区、无棣县、惠民县、阳信县、庆云县、寿光市和高青县10个县(市、区),以资源密集型产业承接潜力值居高的地区包括滨城区、乐陵市、昌邑市,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相对较高地区仅有广饶县,另外,东营区、河口区、邹平县、寒亭区和莱州市五个地区均是在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上表现出了相对较高的潜力。上述各地区对不同类型产业承接转移潜力指数比较是建立在本地区内部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从中可发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多数地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相对偏高的承接潜力,对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承接潜力偏低,说明在当前着力加快对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重点扶持的背景下,劳动耗费比重较大且依赖度高仍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现有产业结构中存在的客观现实,这点与国内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相一致。这其中不排除个别地区受其主体产业发展特点的影响,其产业链塑造中本身具有对劳动要素依赖度较高的现象,如寿光市依托果蔬类而拓展的农产品加工类产业等。值得关注的是,在具有相对较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承接潜力的地区中,邹平县、寒亭区、莱州市等这类地区对技术密集型产业承接优势的体现主要是依靠近年来当地政府政策红利的重点引导,尤其是在机电、化工、石材等产业扶持上进行了重点培育,如莱州市密集出台了制造业强市、人才优先发展、招商引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等系列政策,兑现政策奖补资金及总投资额创历年新高。与之不同的是,以东营区和河口区为代表的传统资源型城市之所以有相对较高的承接产业转移潜力,主要原因可能需要归结于由其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而形成的石油化工及盐化工、橡胶轮胎及汽车配件、有色金属、石油装备等产业集群,在延伸支柱产业链条和培育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重点发展与新型工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与扩大居民消费相配套的生活性服务业等,逐步塑造了产业链的“补链”及“增链”机制。可见,提高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不仅要关注于其宏观趋势的分析,同时也要基于各地区对不同类别产业的承接转移潜力差异性而采取针对性的培育策略。
图4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对不同类型产业的承接潜力指数比较图
(四)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检验
为进一步刻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空间格局,利用ESDA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通过对样本区间内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Moran′s I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见图5,发现概率统计值P=0.028,说明在97.2%置信水平下其潜力指数的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其中,2008年、2013年和2017年Moran′s I指数均大于零,说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存在空间正相关性,而且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较高地区多是与较高地区相邻,潜力指数较低地区与较低地区相邻。按照图5所示的散点状态,可以发现2008—2017年期间散点分布呈现由第一、二、三象限向四个象限零散分布,再到向第一、二和三象限集聚的趋势,而且处于以低高集聚为主的第二象限和以低低集聚为主的第三象限的散点数量要高于第一象限(高高集聚),这说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内存有明显的承接产业转移潜力较大地区和潜力落后的地区,同时承接产业转移潜力落后地区的集聚规模要显著高于潜力较大的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上具有典型的区域失衡与异质性现象,承接产业转移潜力较高地区对周边地带的辐射效应相对较弱,尤其是对于处在低低集聚模式下的地区较容易陷入持续走低的不良循环内。而通过对比2017年与2008年的Moran′s I指数,可以看出其指数值出现了较为显著性的提高,这表明地区之间的承接产业转移潜力差异水平有所增长,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当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阶段具有较大关系,特别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效应,而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壁垒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机制尚不乐观,区域一体化发展还需要后期进行持续性建设。
(a)2008年
(b)2013年
(c)2017年图5 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Moran′s I散点图
第一,空间异质性并不利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整体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其一,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存在较为显著的“渤海湾极化现象”。承接产业转移潜力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有东营区、河口区、寿光市等一类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带所辖地区,尤其是渤海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领先程度更为明显,而西北部与西部多数地区潜力指数较为滞后。相比较而言,渤海湾地带产业发展环境较为优越,尤其是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能源储量,粮食、养殖产量位居前列,而在产业链的构建与配置上也具有能源、化工、食品加工等支柱性产业,同时便利的港口与交通优势为其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便捷优势,但是这种“渤海湾极化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地区之间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变化的非协调性;其二,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热点与次热点地区变化相对稳定。其中,热点区域仅有东营区、河口区和寿光市,次热点主要是由莱州市、滨城区、寒亭区、广饶县和利津县构成。据此,进一步印证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的核心领先区域较为薄弱的现实,同时这种在地里空间分布上的极化发展问题很难对其它邻近地区产生有效的正向辐射带动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核心领先地区的背向发展,尤其是在以东营区、河口区为主轴带的能源产业发展模式,与以寿光市为主轴带的果蔬生产加工产业发展模式之间难以形成空间发展战略上的深度对接,同时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竞争关系要明显高于合作关系,造成阳信县、惠民县、高青县等西北部和西部地区与核心领先地区之间较难建立起有效的产业协同发展共享机制,生产要素配置及其流动性偏弱。与此同时,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与高端平台搭建急需进一步完善,核心领先地区与其它类别地区之间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形成成熟的相互联动路径,阻碍地区资源要素的流通配置效率。
第二,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冷点和次冷点地区的变化是加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异质性格局变化的主要诱因。从图6中可以看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冷点和次冷点地区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呈现出由冷点向次冷点转化的总体趋势。其中,2008年时,空间分布上的冷点地区涵盖庆云县、高青县、邹平县、无棣县、惠民县、阳信县和乐陵市七个地区;而2013年时,仅有无棣县、惠民县、阳信县和乐陵市尚处于冷点地区,庆云县、高青县、邹平县均转变为次冷点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地区依托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产业结构进行了重点布局。其中,庆云县依托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半岛蓝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的叠加区位优势,通过重点引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精细化工四大产业集群,不仅在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与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在促进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高青县一方面借助生态环境治理契机,提高对环境规制强度倒逼其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加快布局智慧产业,如黄三角物联网产业园、华为智慧城市示范基地和云应用基地等建设,为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承载、筛选与发展能力提供了良好保障,全长35千米的S316寿高线高青段全面建成通车则为要素流通奠定了重要基础。邹平县位于滨州市最南端,东接淄博,西邻济南,在具有一定区位优势的前提下,其将发展的重点置于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着力开展涉铝产业、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等特色产业的招商引资,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同时将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与城乡景观打造相结合,把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产业振兴的切入点,较好地激发了产业发展活力。
(a)2008年
(b)2013年
(c)2017年图6 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空间集聚冷热点分布图
第三,到2017年时,无棣县发展成次冷点地区,而惠民县、阳信县和乐陵市仍呈现为冷点状态,其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提升需求迫切。无棣县作为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也是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点,其在资源禀赋、支柱性产业、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的发展优势要弱于东营区、寿光市等地区,但在其产业发展建设上并未因此放慢步伐,通过对全县物流园区进行整体规划,建立电商销售包装研发平台,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和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以及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重点探索“美丽乡村+”“旅游+”“生态+”等发展模式,在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特色工业、乡村振兴重大项目金融支持与城乡融合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性的提质增效,由此也较好地促进了承接产业转移潜力的提升,并逐渐转变为次冷点地区。从地理空间分布上来看,惠民县、阳信县和乐陵市整体上呈现出以阳新为纽带的内陆集聚发展状态,导致其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特色的资源禀赋优势,同时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企业较少,城乡居民收入不高而贫困人口量多面广,影响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供应质量,再加上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致使其虽然并未形成明显的发展差距,但是产业发展环境与动力较为薄弱。
五、结论与建议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的开发与提升成为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在梳理当前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的基础上,建立涵盖产业吸引、产业承接、产业筛选与产业发展四个维度的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评价体系,并应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ESDA模型,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同时解析其空间冷热点演化趋势。研究发现:第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差异主要表现于产业承载能力的强弱,其中所包含的经济水平、货运量等因素与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具有较高关联度,产业吸引与产业发展对其潜力指数也可产生显著性的影响,而较弱的产业筛选能力则是潜在的约束性因素,这类因素地理空间差异较大、地域发展与配置状况不协调,是产业振兴发展中需重点调控的对象。第二,2008—2017年期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并呈现出“U”型增长趋势,其中拐点后期可划分为“快速发展期”与“增速放缓期”两个发展阶段,同时各地区潜力指数及其约束短板因素差异性显著,具有相对突出的区域异质性,积极顺应区域一体化发展及产业振兴趋势,深度结合各地区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特点,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是提高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的关键。第三,考虑不同类型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潜力要求会有所差异,通过评估各地区对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承接潜力,发现多数地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相对偏高的承接潜力,其次为技术密集型,对资源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相对较高承接潜力的地区较少,而在倾向于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地区中,可划分为依赖政府政策红利诱导型和传统优势产业带动型等异质性发展模式。第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其中表现为低高、低低集聚类型数量要高于高高集聚的分布特点,揭示了地区潜力指数存在较为典型的区域失衡与异质性,而承接产业转移潜力较高地区对周边地带的辐射效应相对较弱。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较高的地区主要有东营区、河口区和寿光市等,空间状态上呈现“渤海湾极化现象”,冷热点地区演化中,热点与次热点地区变化相对稳定而次冷点与冷点地区变化较为明显,及时对其采取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尤为必要。据此,本文政策启示如下:
其一,坚持统筹兼顾和因地制宜并重的原则,确立正确的承接产业方向,扭转空间异质性对承接产业转移潜力的负向影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各地区经济水平、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时西北部与西部多数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潜力指数较为滞后,惠民县、阳信县、乐陵市等地区潜力指数也多处于次冷点和冷点状态,该情况下要严格按照发展规划对其主体功能定位,加快塑造“一县一产业”“一区一特色”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的产业承接格局。其中,东营、滨州所辖地区具有相对突出的能源及工业基础等优势,可将油品升级改造、高端专用化学品和金属压延加工等产业作为后期重点承接对象;潍坊所辖地区农产品种植及加工业等资源优势明显,应重点承接果蔬、食用菌、坚果加工等,与现有产业结构形成配套体系,与此同时,逐步提高对先进电力电子装置等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淄博与德州所辖地区应以光伏与光热装备、先进电力电子、轻工业用品及器材等环保产业作为承接产业主体;莱州西临渤海莱州湾,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应将水产品加工、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确立为优先承接对象。此外,各地区还应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构建对炼钢炼铁、印染纺织等传统高污染产业的退出机制及生态补充机制,从而将空间异质性的负向抑制效应逐步扭转为错位发展的正向协同效应。
其二,聚焦短板、分类施策。基于本文的实证检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各地区应针对其自身存在的发展短板,采取差异化的整治提升措施。其中,东营区、河口区、寿光市等一类地区要重点解决资源禀赋依赖与产业结构滞后、产业发展配套能力薄弱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注重依托于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东营港、潍坊港应承担起多用途泊位的功能。广饶县、利津县、昌邑市和沾化区在产业吸引力上具有较高的评价值,但弱势主要集中在产业承接与产业筛选能力,对此应该继续提高产业基础设施与科技创新的投资规模,并结合邻近优势地区的发展经验,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方面做出重点调整,可组建绿色化工、现代金融、医养健康等产业链条,培育与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提高对本地劳动力素质能力提升的支持,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基础要素保障。博兴县、垦利区、庆云县等地区在资源供给、对外开放、生态约束等方面短板制约明显,应将环境友好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重点方向以缓解资源禀赋薄弱的压力,提高交通网络枢纽建设投资规模,并适度强化环境规制水平以倒逼落后产业的转型。惠民县、乐陵市和阳信县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与空间,应坚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为基点,构建重大项目引入与生产、加工、流通和服务相协调的生产经营体系,逐步扭转其产业发展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