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篮球运动训练理念历史沿革

2020-07-21侯星宇

灌篮 2020年1期
关键词:历史沿革篮球运动

侯星宇

摘要:篮球运动是一种需要多人配合的集体性运动,并且其在比赛中需要通过运球、运动中带球、传球、上篮、投篮等一系列基本技巧来获取得分。篮球训练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日常训练的目标、方法、评价标准等等。本文从篮球训练理念在我国的历史沿革来分析如何优化我国现有的篮球训练理念。

关键词:篮球运动;训练理念;历史沿革

引言

篮球运动的训练理念在我国先后经历了普及发展阶段、停滞阶段、恢复提高阶段以及改革创新阶段。当前我国篮球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抗强度不足、基本功不扎实、训练与实战贴合不紧密等等。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篮球运动的训练理念和方法进行优化是提高我国篮球水平的必要途径。

一、涵义

篮球运动的训练理念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变化逐渐抽象出来的一种指导训练方法的理论和观念。篮球训练理念的形成可以帮助人们在训练活动中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训练目标、训练方法以及对训练结构形成相对准确的预期。篮球运动的团队特点要求所有参与比赛的人员在场上要实现相互信任与良好配合。这一理念在篮球训练中的直接体现是参与训练的人员需要在进行大量的传球配合、助攻以及通过多人的运球来创造最佳的投篮时机。如果没有这一训练理念,篮球运动有可能会变成个别球员在运动场上通过个人的单打独斗来实现突破和投篮,然而这种进攻方式将是一种效率和成功率都非常低下的打法。由此可见训练理念在整个篮球运动的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和方向性作用,一直成熟的职业篮球队正是因为训练理念上的差异才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比赛风格与观赏性。在重视防守的球队中经常通过各种防守方法将对手的发挥空间限制住。而一支擅长快攻的球队往往通过快速的攻防转换来抓住对方节奏拖沓的缺陷来实现得分,这些都是因为篮球训练理念的不同而产生的显著差异[1]。

二、训练理念的历史变迁

(一)普及发展初期

这一阶段可划分为1955年到1965年。自1895年美国人将篮球运动带进中国之后就逐渐经过历代人民的发展并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时间上来看已经发展了125年之久。我国篮球训练理念的历史变迁始终受到国家发展状况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对外开放与交流的程度相关联。从1895年到1949年正是中华民族结束军阀混战、打败日本侵略者、打败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篮球运动的发展几乎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下,真正的发展可以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讨论。我国篮球训练理念的初步形成,实际上与20世纪50年代初期苏联国家男子篮球队与国内几个大城市篮球队之间的比赛有非常深的历史渊源。我国的篮球队与苏联的篮球队在33场比赛中以平均每场68.1分的巨大差距而输掉所有比赛,对方每一场的平均得分达到了95.1分的高水平。如此大的差距让中国篮球界在蒙羞的同时也认识到需要通过更好地训练方法和目标来提高训练的效果以及优化训练的方向。1955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明确提出的、有针对性的篮球训练理念就此诞生,提出的训练理念是“积极、主动、快速”。当时国内篮球界正是因为看到苏联篮球队在比赛场上态度积极、行动快速、主动进攻、主动防守才认识到了自身的差距。当然,国内的篮球界在当时还参与了其他方面的篮球交流活动,与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和国家进行过比赛,总体上都呈现出理念缺失、技战术水平没有针对性、不符合当时篮球发展潮流的问题。随后又在1957年、1959年、1961年以及1964年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篮球训练理念,例如,1964年提出的篮球训练理念是“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总体上来讲,这一阶段的篮球运动在国内主要处在一个普及与发展的初期阶段且相关的训练理念基本上都是在与世界上先进国家之间进行接轨,主要是突出篮球运动的速度特点[2]。

(二)停滞期

从1966年开始直到1976年才结束的“文化大革命”活动导致当时各个省份、各个城市的体育委员会相继停止了工作,“文化大革命”中的各种活动陆续取代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导致全国的体育系统基本上处在瘫痪的状态下。从1972年开始篮球训练活动才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陆续开展并在翌年开始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正常交流,美国大学生男子篮球队于1973年来我國参加友好访问活动并在此期间与国内的篮球队进行了友谊赛,当时已经停滞多年的中国篮球早已与世界篮球发展水平拉开了巨大的差距,而这一点在比赛中也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这一阶段后国内篮球界提出了新的训练理念,那就是“积极主动、勇敢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总体上来讲这是一种更加强调进攻的训练方法但在实战中还是会暴露出一些缺陷。当时的世界篮球强队在篮球运动中已经发展有攻防兼备、快速、灵活等一系列特点,而我国篮球界在当时仅仅看到自身在进攻能力上的严重匮乏并以此为根据制定出更具进攻性的训练理念,在防守方面就乏善可陈,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不平衡的、有失科学的训练方法,总体上来讲这一阶段的中国篮球在训练理念上与当时的世界篮球强国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了[3]。

(三)恢复提高期

经过长达6年的停滞期之后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就进入了快速恢复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主要是1977年到1994年。国内篮球训练理念的升华总是离不开与世界篮球强国之间的比较,我国的篮球界特别善于从自身的发展中寻找与外界之间的差距并以此为基础来调整自身的训练方法和理念,在恢复提高其发展中也是如此。1979年的美国职业篮球对在国内进行的几场表演赛将当时美国主流的技战术水平带到了国内的篮球界,并让相关部门的运动员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早在1975年和1976年国内的男子篮球和女子篮球均在亚洲范围内获得了其各自的第一个亚洲冠军称号。然而当国内篮球界看到美国职业球队的表现时依然感受到自身所存在的巨大差距。我国篮球界充分地认识到当时的中国篮球运动员在身高、身体素质、速度以及对抗能力等方面与欧美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当时的国情所决定,另一方面也有自身禀赋方面的原因。于是在1981年国内篮球界提出了“以小打大,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理念。显而易见的是这种训练理念在充分认识到我国篮球运动员在身体天赋上与国外运动员差距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发挥了我们自身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在灵活性、准确性等方面大有作为的空间,同时还要兼顾以前提出的快速理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女子篮球和男子篮球也都参加了奥运会的角逐,但是因为实力上的不足也都没有获得过奖牌。期间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的篮球训练方法过于重视对进攻的训练却忽视了防守的重要性,直到1988年国内篮球界又提出了“以防守为主”的训练理念。这种改变实际上与当时世界强队的训练理念是基本一致的且在随后的世界性比赛中得到了验证[4]。

(四)改革创新期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国内的经济发展以及思想解放方面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在这一政策方针的指引下国内的篮球界也不断地与世界强国之间进行交流并参与各种世界级的篮球比赛,在竞争中了解世界篮球的发展阶段以及发现自身的短板。经济水平的稳步增长以及国民身体素质和自身禀赋的不断提高也让中国篮球界逐渐摆脱了个子小、对抗弱的劣势,国内篮球运动员在身高、体重等方面逐渐缩小了与欧美篮球强国之间的差距并达到较高的水平。比较典型的是王治郅、姚明、易建联等运动员。国内先后与2000年、2003年以及2005年提出了新的篮球训练理念。例如,2005年提出了“以世界先进篮球战术为方向,形成全面、快速、准确、稳定、凶悍的技术风格”。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中信息沟通的便捷性使得国内的篮球界通过美国及欧洲的职业篮球联赛了解世界篮球强国在训练理念、技战术、对抗强度、比赛精神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国内于1995年创办了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简称CBA,从而以职业比赛的方式和长期稳定的训练来全面提升篮球运动的发展质量,在吸纳西方理念的同时也逐渐创造符合我们实际情况的训练理念。

三、篮球强国的训练特点

(一)美国的篮球训练

提到篮球运动就不得不说美国篮球以及美国的NBA篮球联赛,可以说目前全世界最好的篮球运动员和最高篮球技战术水平都在美国的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国内的篮球训练理念在发展过程中势必也需要从这些最先进的篮球国家中“取经”。关于篮球训练的理念在美国这种篮球强国中总是难以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的篮球运动具有非常浓重的商业化氛围且他们更加重视在比赛中取得胜利,所以美国的职业篮球教练会根据自身球队的特点以及对手的特点制定出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和理念,不同的人风格也会有差异。但总体上还是呈现出一些基本的训练要素,如下:1)强调对抗。篮球运动的攻守结合导致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需要通过身体对抗来完成压制对手和获得分数的机会,美国篮球运动在发展中格外重视训练球员的身体素质并要求球员在比赛中通过激烈的对抗来获得胜利,这一点从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中的激烈对抗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国内的篮球运动在重大赛事上经常败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运动员在练习和比赛中都没有将对抗性发挥到极致。2)训练实战化。美国篮球在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视采用贴近实战的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实战水平,其训练的科目往往都是针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薄弱环节来展开且在训练强度上都很大,例如,美国篮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需要通过超强度的体能训练来提升其在比赛中的耐受力。3)重视基本功练习。篮球比赛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运动员的基本功有关系。美国篮球训练理念中将传球、投篮、防守技巧以及战术配合等基本功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相比之下,

国内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在基本功练习方面不够重视。

(二)欧洲的篮球训练

欧洲地区的众多国家在篮球运动方面发展的比较早且形成了非常成熟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其总体的特点体现如下:1)重视技巧。欧洲强队在国际性赛事中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传球、配合以及投篮等重要的篮球技巧来取得比赛优势,重视在规则范围内运用灵巧的配合以及精湛的技术来突破对手的防线。2)重视智力训练。这种训练通常并不是以一种专门的训练单独存在于整个训练体系中的。欧洲国家在开展智力训练时往往是在比赛或者对抗结束之后通过回顾性地分析将球员在场上采取的战术进行讲解,并向球员讲解如何采取更好的技战术。3)量化训练指标。欧洲国家在对篮球运动员进行训练时也非常重视通过量化的指标来确保训练的效果,例如,在投篮训练中强调要在一定时间内投进多少次,在体能训练中则要求运动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距离。

四、国内篮球训练理念的发展方向

(一)重视基本功训练

第一,在篮球运动中必须非常重视对运球、运动中带球、运球上篮、投篮以及防守等基本功方面的训练。一个球队能否在篮球比赛中获得胜利首先决定于球队中每一个球员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如果在运球、传球等基本功方面存在较大的技术缺陷就很容易导致对方在比赛中长时间控球,球员的投篮机会则会因此而大幅度下降并最终输掉比赛。第二,篮球比赛中经常因为一方的犯规而导致另一方进行罚篮,罚篮的一方有时候会因为定点投篮的基本功不扎实而错失得分的机会。第三,篮球比赛中的绝大部分得分是通過球员在运动战中的带球上篮或者中、远距离投篮来获得的。因而需要通过加强运动员运动中投篮的基本功来提高其在比赛中的成绩。

(二)加强体能训练

篮球比赛需要双方在比较大的场地中来回的跑动以便于进行攻防的快速转换,与此同时在与对方球员的对抗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国内球员在体能训练方面与世界强队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且这种客观现实情况在一些大赛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如果一个球员在几个来回的跑动中迅速消耗体能就很难在后续过程中有效地完成防守和投篮等活动。增加体能训练的强度应该成为我国篮球训练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三)强化对抗

我国的篮球水平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充分适应当下篮球运动中的对抗强度,无论是在防守对方球员还是在进攻过程中都需要通过强大的对抗能力来获得位置上的优势,这一点在与欧美国家的比赛中会体现得更加明显。不得不承认的是亚洲人在身体禀赋方面与欧美人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国内在篮球训练和比赛中都呈现出对抗强度相对比较弱的特点,进而导致我国的篮球发展水平受到限制。由此可见,我国的篮球训练理念中应该重视规则范围内的身体对抗并借此来强化运动员的抗压能力。

(四)增加心智训练

篮球运动并非只是技巧和体能方面的对抗,有时候如果能够通过优秀的战术配合以及巧妙的传球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在训练过程中除了要努力提升运动员的基本功和体能之外还需要提高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确战术的能力,也就是提升其在球场上的心智水平。

结语

篮球运动的对抗性、配合性要求球员在场上表现出良好的基本功和灵活的战术配合。然而国内在篮球训练的理念方面还没有与世界强国之间实现良好的接轨。比较典型的问题是训练强度、对抗强度以及战术配合方面都还比较差。从训练理论出发对篮球运动的训练质量进行提升是促进篮球发展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笑营.我国篮球运动训练理念历史沿革研究[J].科技展望,2014(23):196.

[2]刘伟.功能训练理念下的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方式[J].当代体育科技,2018(09):31、33.

[3]马占胜.基于功能训练理念探讨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方法[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7(02):167-168.

[4]蒋威.中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37、39.

猜你喜欢

历史沿革篮球运动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大学生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鞍山市岫岩自治县中学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幼儿园开展篮球运动的策略探究
GIS在贵阳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大陆现代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历史沿革脉络
党内监督机构和体制的历史演进
中药白及名称沿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