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2020-07-21张筱笛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6期
关键词:建构游戏幼儿教学创新能力

张筱笛

摘 要:幼儿喜欢游戏,游戏也成为幼儿教学的主要内容与方式。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感知快乐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以让他们的素养也得到发展。建构游戏就是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搭建,让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创新能体现幼儿对事物的自我思考,能体现他们在幼儿园的真实生长。一方面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又要采取适切的教学方式,以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创新思维。本文从实践出发,阐述在课堂上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学;建构游戏;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6-0039-02

当前在幼儿游戏教学上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他们创新能力发展的现象。首先,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只是教会学生怎么去玩,没有去引导幼儿怎样去玩出新的花样。其次,在材料的投放上,没及时地投放一些新的材料,以让幼儿有新的创新的素材。只有新的多样的材料,幼儿才可能创新出新的作品。最后,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关注的是幼儿游戏中的最后作品,而不是他们在建构过程中可圈可点的思维闪现。基于此,幼儿课堂呼唤基于创新思维培植的建构游戏。

1.让幼儿自由建构,解放他们的双手

在组织建构游戏的时候,教师往往会将游戏的流程讲一遍,让幼儿跟着后面做。如果幼儿做出来,教师就给他们一个大红花,如果幼儿没做出来,教师就让其他幼儿帮他。整个过程幼儿一直跟在教师后面进行建构,他们的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他们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锻炼,他们的双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被束缚着的。对于教育而言,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的是乖孩子,只要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表扬。但幼儿的好奇心就没有了,他们的随意想象就减少了,他们的思维就少了一个可以进行创新的机会。对于幼儿而言,他们不缺少多做一个建构项目的机会,多玩一次建构游戏的时间,他们缺少的是一次创新思维的培育。

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自由地去玩,大胆地去构建。无论他们做成什么,孩子总会有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个离奇的想法,教师不要去阻挡,也许这个离奇的想法会成就他们创新学习生活的开始。教师让幼儿去建构,他们就能产生出创新的冲动。让他们去表达,他们会表达自己想说的,而不是教师预设的,这又能激发其他人的创新欲望。以小班下学期一个叫《车子叭叭叭》的建构游戏为例,教师在旁边观看,看幼儿自由地活动。因为交通由一个系列的元素组成的,由桥、公路、车辆、行人等组成,幼儿建构的空间比较大。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自己的想象怎么去建构都行。教师能做的,就是在旁边观看,及时捕捉他们在思维上的亮点。有幼儿用圆柱体的积木作为立交桥的桥墩,再用长方形平板积木作为桥面,再用半圆形积木作拱桥;同样有幼儿用长方体的积木作为桥墩,用一本废旧的书本作为桥面,将圆形的硬纸板切成两开,做为拱桥。明显的,这两个学生的创意就不一样,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考。方形的桥墩在生活中不常见,但也确实有过。问幼儿为什么要用方形的积木做桥墩,孩子的回答是,方形的桥墩好看。这就是他们在建构中自己独有的思考,一个创新的火苗在游戏活动中渐渐伸展。同时教师还发现,有幼儿在桥的前面树了一面旗帜,孩子解释马上是国庆了,要祝祖国生日快乐。还有幼儿在桥的两头和中间都树了一些柱子,再用一些彩线把柱子连接起来。幼儿抢着解答这是斜拉桥。通过游戏,幼儿对桥有了自己的认识。同时,通过建构,幼儿的双手得到解放,能力得到提升。其实对幼儿来说,建构成什么不重要,他们怎么思考的才重要。教师要以建构为抓手将幼儿的智能充分地展示。

2.让幼儿自由挑选,解放他们的双眼

之前在建构某一个主题的游戏时,教师通常会将相关的材料放在幼儿面前,让他们去建构。幼儿基本要把教师配置的材料全部用上,这些材料对应的作品基本也是固定的。这在培养幼儿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有它的好处。它能培养幼儿的识记能力,幼儿第一次记不住,第二次就会了。但识记只是低阶的思维能力,教师也要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高阶思维能力,譬如创新能力、运用能力、想象能力。在教学上通常有一个误区,低年级的幼儿只能培植低阶的能力,其实高阶思维能力也是从小培养的。对于创新思维而言,幼儿在这方面其实也是有天赋的。只是他们的这种能力没有得到教师与家长的认可,渐渐地熄灭了生长的热情。一般幼儿会有许多奇特的想法,这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才有的天才素养。因此教师要尊重他们的心智特点,要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时间不够的可以延长,缺少的材料可以添加,不规定什么游戏一定要用什么材料,只要能成型,能自圆其说就行。仍以这个《车子叭叭叭》为例,教师先告诉幼儿即将要做这个游戏,他们可以从家里带一些游戏材料来,只要可以用得上都可以带来,这在某种程度上,就将幼儿的双眼解放出来,他们将看到的可以用到游戏上的材料尽可能带到幼儿园来。他们觉得他们独有的材料才会有独一无二的创造。创新能力就是在教师一点一滴的引导中产生的。一般的幼儿园某一方面的材料总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游戏中,幼儿将其他主题游戏中的积木垒高拼搭成小房子,也有的从家里带来牛奶罐垒成风格不一的房子。这些都是基于幼儿自由挑选中的创新。有幼儿将家里带来的飞机玩具也放在房子上,孩子说,电视上看到的,未来的飞机可以随时停放,随时起飞。可见,幼儿的创新随着视野的开阔而不断发展。教师要通过教学机智让幼儿将看到的事物创新地运用到游戏中。

3.让幼儿自由合作,解放他们的空间

教师组织建构游戏,可让幼儿单独地玩,也可以让他们分组一起玩。一般地既要让幼儿有单独玩的时间,也要让他们有一起玩的机会。单独玩的时候,能培养他们独立的创新能力,能展现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独立性。譬如独立选材,独立构思,独立组装的能力。一起玩的时候,能激发幼儿集体创新的能力,能让他们将各方面的才智展示出来。最主要的,能让幼儿看到别的不同的玩法,也能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创新。对于合作而言,在幼儿课堂出现的频率不高。教师主要认为幼儿在合作的时候,思维比较活跃,纪律相对就比较差,课堂有时候难以控制。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教学机制,首先,让幼儿在讨论的时候,不许说游戏之外的话。有部分控制不住自己的孩子,教师要让小组长负责提醒。其次,教师要鼓励幼儿发言,鼓励他们在小组中表达自己;每表达一次,教师就给他们发一个小红花。这样的话,他们就能将注意力都转移到要解决的问题上,大声喧哗的声音自然就少了。同样以这个主题的建构游戏为例,幼儿在一起,觉得空间太小,他们就自己决定将这些游戏材料搬到了户外。这样他们连起的桥更长了,在桥上可以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就更多了。他们将自己玩的一些小物件也放在馬路上,有充当行人的,有充当宠物的。多人合作的同时,幼儿创新的空间也就更大了,他们展示的能力自然更全面了。有孩子在桥下面放上了自己的玩具船,会叠的孩子教不会的孩子一起叠纸船,建构的内容也更广了。关键是在合作中,学生的思维也不断地迸发出新的火花。有幼儿说,这么长的桥怎么能没有交警。于是孩子在玩具人身上贴上了警察的衣服。可见合作似乎给了幼儿在思维上的更多的灵动,也让整个活动氤氲着创新的气息。

《纲要》指出,教师设置的游戏要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对于建构游戏而言,就要满足他们多方面创新的需要。即,使他们在多彩的建构游戏中,获得创新的思维与创新的体验,进而让他们在素养上得到更长足的发展。因此创新基于建构游戏既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建构游戏本身的一种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虹旻.应用建构活动促进大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智慧,2019 (11)

[2]李海燕. 如何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抗挫能力[J].新课程,2015 (13)

猜你喜欢

建构游戏幼儿教学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创造力水平的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
在建构游戏中建构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现状与对策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