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教育背景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

2020-07-21卢刚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智慧探究数学

卢刚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给小学数学的教与学带来了巨变。其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特点,彻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小学数学教学引入一片崭新的天地。在此,我结合实践对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做如下几方面分析。

一、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分析

智慧教育作为先进的教育理念,突出智慧教育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借助信息化手段灵活、生动地开展高效化的教育教学。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平板、互联网、教学引擎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探究式小学数学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相关的事例及疑问,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有效学习方式,去发现、探究获得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作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的学习方法,它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十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重视应用探究式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去自主学习、自主发现感悟,内化知识,学以致用,锻炼技能,积累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力。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兴趣淡漠;缺少呈现问题的辅助手段;缺乏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评价机制等,从而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产生了一定的障碍。基于此,我们在智慧教学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尝试解决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与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有效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让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二、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1.整合教学资源,突破重点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坚持智慧教育的探究式教学,重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尤其是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的动手操作活动等,都会受到学习材料繁杂的制约。学生不能将小组活动的操作过程、结果等全面地呈现出来,让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评价,这样就会使小组交流有缺失,不够完整。基于此,教师可以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多媒体集图文声音于一体的功能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图像的运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运用平移、旋转等方式分析图形的运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首先用课件出示第一个学习活动:七巧板中有两个图形移动了位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通过平移将图(1)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吗?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摆一摆。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摆一摆,最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可以边摆边说。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提问: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做法?生1: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生2:先向左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4格。随后学生上台展示并说明图形运动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设计了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详细观察图形的平移活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生成资源。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边摆边说,合作完成,学生手脑并用,以“动”促“思”,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得以突破,学生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之后,获得知识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实施有效评价,营造良好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付出时间与精力,有时需要耗费一堂课中二分之一的时间。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如果探究时间安排过长,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心理疲劳,甚至失去兴趣。基于此,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并让良好的学习气氛始终伴随教学活动的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总结告诉我们,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想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探究的积极性,课堂的氛围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确不是很容易的事。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的即时呈现等多种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的知识时,教师首先明确学习任务,给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一些三角形,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分一分。在操作前,教师利用白板出示学习指南。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表现得很兴奋,这样势必就会使课堂教学秩序看上去比较混乱。再者,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三种,学生却要经历很多次的操作和整理数据才能完成。这个学习环节需要的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探究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巡视指导中把各个小组的分类情况拍摄下来,上传大屏幕作为全班的探究、启示学习的资源。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活动情况,应用电子评星的技术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即时性的评定,从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探究效果。

3.全班共同反馈,提升教学效率

在每个学习小组呈现了自己的探究成果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对每个小组的探究情况作出比较分析评价。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个环节是以问答的方式来开展的。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让代表不同意见的同学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最佳方案。从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来分析,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化,但不足的是,这样的活动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参与的只有几个学生,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基于此,我们可以让学生使用网络投票的功能,让他们对和自己意见一致的答案投上赞成的一票,从而有效解决了教学反馈面受限的问题。

比如,在“约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约分的形式,如何对一个分数进行约分?然后教师把答案分为:(1)逐次约分法;(2)一次约分法;(3)其他。让每个学生通过手中的投票器来回答自己的选择,在学生选择完成后,大屏幕出示选项结果,从而使教师掌握了全班学生整体的选择结果。总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创新性的变化,使数学教学以生为本,让智慧教学花一般绽放出灿烂与精彩。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学习存在的不足

智慧教育教学手段给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又有多种因素的限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平台技术还不够完善。小学数学智慧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完善的网络平台,需要具备快捷的交互链接、共享资源等。总体来说,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都还不够完善,影响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其次,形式化严重,有效性不足。有的教师对智慧教育平台过分依赖,忽视了如何优化教学手段,从而使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形式化、低效化。这是必须引起教师重视的实际问题。第三,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有的教师对于“小学学科交互式习题库及智能评价系统建设与实验研究”课题的教学实验认识不足,对于智慧教育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过分追求辅助教学手段的新奇,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启发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数学能力的锻炼。

总之,智慧教育的实施给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小学数学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更符合小学生的教育规律,促進了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及能力的发展。可以说,这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新课改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指南。

猜你喜欢

智慧探究数学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错在哪里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