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岗位工作任务,推进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课程改革

2020-07-21杨秀芹邹开凤姚海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5期
关键词:部队装备岗位

杨秀芹 邹开凤 姚海燕

【摘要】适应任职教育教学训练实战化需求,探索新形势下军事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员岗位任职能力,是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任职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5-0083-02

随着我军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新型武器装备不断配发一线部队。作为培养武器装备使用操作人才的军队院校,应紧跟部队武器装备发展,动态更新教学内容,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部队保障装备现状:一是老旧型号装备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到了故障高发期,二是对新型保障装备还没有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方法。另一方面,院校人才培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学结构和培养方式上与部队需要的“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培养的人才“水土不服”。上述现状严重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因此推进院校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面向任职岗位需要,构建岗位指向强、实战氛围浓、能力拓展寬的任职课程体系

遵循任职教育规律和“岗位需求、能力为本”的任职教育思想,以培养任职岗位合格人才为依据,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突破口,从关注知识体系转变为关注工作岗位任职需求,以完成岗位任务为主线,紧紧围绕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整合,体现岗位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注重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实现“课程、课堂、实践”多维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整体优化。

一是以岗位为基础,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依托岗位实际,透彻研究岗位工作任务内容,理清满足岗位任职必须达到什么样的能力,胜任岗位任职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来支撑,将具体岗位工作分为一个一个的典型任务,以装备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为主线,以装备管理及故障分析排除为落脚点,内容上进行灵活地取舍,以够用、实用为根本,选取任职岗位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部队的实际训练科目作为教学内容,解决好课程“讲什么”的问题。二是转化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单元及内容。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后,还需将具体工作任务进行转化,将典型的工作任务重新进行解构和重构,变成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变成在课堂中能够灵活实施的教学单元。确定了教学单元后就要对其内容进行分解和编排,把原理知识、实作技能和实际教学环境结合在一起,变成更具体的学习任务。它由工作任务、工作程序、教学程序和教学环境等几部分组成。每个工作任务对应不同的知识点,所有知识点连起来就是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应必备的知识及能力。各教学模块是具体可见的工作任务,是任职岗位工作内容的具体体现,各教学模块又是由一个个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的,各教学模块组成了整个课程结构。

二、针对学员特点及实际知识水平,采取做中学、学中做,深度参与、理实交融的高效能教学模式

学员毕业后的岗位任职是部队一线装备保障人员,在科学地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即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后,课程建设还要解决“怎么讲”的问题。采取做中学、学中做,让学员深度参与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培养学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是基于学生为主体开展行动导向教学。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模式,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员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就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学员能力的很好的方法,它强调培养学员多参与、多行动。遵循这种教学理念,教员首先要变换角色,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员学习行动的促进者和支持者。与此同时,教员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通过任务驱动、实际演示、问题启发等教学方法帮助学员完成学习过程。对于纯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学员缺乏对岗位的具体认识以及岗位实际任务的积累,因此,难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员提前将内容提供给学员,学员在课前提前预习本堂课内容,课上教员解答学员预习中难以理解的知识,对于学员通过预习能自己学会的知识,采取让学员讲解以及讨论交流的方式,重点放在难理解以及易出错的知识点,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二是基于理实一体改变理论课授课模式。摒弃以前理论和实操完全隔离的授课模式,课程的实施过程全部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一体化的专业教室,构建起一个类似真实岗位工作场景的环境,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学员可以动手实操,动脑思考,动眼去观察,尽可能的熟悉装备,大大提高了装备实践能力。同时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既从属于实践,又引导实践。授课过程中教员全程进行指导,并结合学员任职岗位中易发生的故障现象,引导学员进行分析和判断,锻炼学员的理解能力,使学员掌握知识后进行强化,形成技能,并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三、紧跟部队装备发展及实践保障需求,创建与部队新装备同步、与岗位任职需求匹配的教学保障条件

为满足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及组训模式改革的需要,适应学员毕业后任职岗位能力的培养,以课程实践教学与部队装备训练接轨为重点,对课程教学条件建设进行系统性的筹划。积极向上级申领新装备,改进实验室条件,制作故障检验台, 完成以文字教材,幕课、多媒体课件、电子维修手册为基础的多维立体化教材。

一是着眼岗位任职对实践保障条件建设和组训模式改革需求,着力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近几年部队装备更新发展迅速,积极与海军机关协调,申领部队最新保障装备,与原先已有的部队现役实装一起构成了实装型实验室,实现了装备与部队实装完全同步。实验实习教具通过采取市场购买和与部队沟通将维修更换后的旧器件回收的方式,制作了故障分析与检测台,完善了实践教学条件,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针对任职岗位实际,坚持“训用一致,够用为度”的原则,任职岗位需求合理开设实验实作训练科目,实践科目与部队日常训练对等设置,岗位资格认证平台与部队训考一致,满足学员实作、实操、实训要求,为课程开展做中学、学中做,深度参与、理实交融的高效能教学新模式创造条件,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二是着眼学员自主学习需求和内容改革需要,着力构建多维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引入案例、专题性研究、故障树分析法等研究性教学内容不断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学员自主学习需求和内容改革需要。同时按照课程经营的理念,精心制作相应的教材、故障案例集、幕课、多媒体课件等纸质、电子教材,构建起多维立体化教材体系。并及时进行立体教材内容的更新,实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固化,形成闭环控制。

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任职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了课程体系的创新发展,同时,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设计有利于学员深度参与的组训方式和教学互动环节,让学员在做中学,学中做,任务牵引有力提升了学员任职能力。同时,开展课程改革,教员在组织课程内容及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方法的同时,也对自身教学研究能力的跃升有了极大的促进。

参考文献:

[1]贺宝玉,赵廷斌.问题探究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佳模式——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继续教育,2013,(4)

[2]杨秀芹,邹开凤,姚海燕.行动导向教学在军事职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2016,(4)

[3]舒重胜.比较军事教育与院校教育改革[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杨秀芹(1970-),女,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副教授,主要从事航空供电保障装备的教学及研究。

猜你喜欢

部队装备岗位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防晒装备折起来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老部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