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7-21翟玲艳

农家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

翟玲艳

摘 要:农业作为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农机化发展成为现代农业重要的发展模式。为了有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农机化发展研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解决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本文将围绕着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地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接下来,本文将简要介绍农机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地解决策略。

一、农机化发展现状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人力劳作逐渐向农业机械化生产转变,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总动力已经超过十亿千瓦时,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水平也已超过67%,农业机械化的生产进程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推进和发展。农机化发展进程中,通过创建农作物机械化建设的示范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已经在精准扶贫等众多工作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工作实效,同时,我国也在农机生产与使用等方面逐渐发展为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由于受到农业生产环境、农业生产设备基础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机化发展过程仍存在着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结构存在的诸多矛盾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动力机械存在不足,与之相配套的机械设备较少,尤其针对农作物收获所使用的机械化设备,数量还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地处偏僻的农村或者山区,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数量呈现相对不足的状态,发展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农机化发展投入资金不足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局限性,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投入的资金普遍不足,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足。在现有的农业经济结构中,农机化发展需要的资金所占比例较小,尤其贫困地区,常常未设立农机化发展专项资金,造成了农机发展现状与实际需求的不平衡性。

(三)农业机械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机构设置尚不健全,其相应的服务体系建设依旧不完善,无法有力支撑农机化的实际发展需要。在广大农村,农机合作社较少,其真正地管理作用没有有效发挥,相应的人员配置不够,无法有效促进农机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促进农机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培养农业机械化技术队伍

为了有效推动农机化发展进程,可以结合农机化发展实际情况,在以小型农机具为主要机械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多种机型,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加大对农机具的研发力度,建立示范点,持续加快农机具的宣传与推广。若要有效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在增加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同时,可以在农村建立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农机科技队伍,尽可能有计划地利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在农村建立农机相关科技技术的推广机构,在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做好农业增产实验的同时,加大对农机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有偿经营、服务的形式,采取实体经营模式,多层次、多方法地推广农机技术,在农村市场中形成市场竞争效应,倒逼农机化发展。除此之外,可以建立农机展示、培训、销售、保养、维修一体化的农机发展示范点,在培养农机实用、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加速农机技术与农机化工作在农村中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做好农机作业市场的有效开发

大力发展农机化,首先需要结合农民生产的实际需要,做好农机作业市场的有效开发,有效解决农业机械化设备配置不足,投入农机化发展资金少等现实问题。可以在农村经济市场中,设立农业机械化设备的租赁服务,有效减少发展资金的投入,提升农机使用效率,同时制定并完善農机作业相关的补贴制度,减轻农民用户的经济压力,使农机使用真正融入农业生产活动中,促进农机市场发展的规范化。另外,可以在农村建立健全信息化农机网络管理,将农机发展市场和农村用户作为中心,建立市县一体,农机使用、发展信息全面覆盖的服务平台,实现农机租赁等信息与农村生产需求信息的及时互通,建立区域间的农机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农机的跨区域使用,实现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合理调度与管理。除此之外,可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机技术与设备,通过对新产品推行一定的购买、租赁优惠,使其形成良好的示范宣传效应,加速农机新设备与新技术在农村的有效推广。

(三)建立健全农业机械服务组织

加快农机化发展,积极拓宽农业发展道路,需要结合各地区的本土特色,因地制宜,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发展效率,开创特色农机化发展方式,建立健全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相匹配的服务组织。可以结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结构特点,选择引进恰当的农业机械化设备设施,如针对以小麦、大豆、水稻等作为主要农业种植物,可以引进专业、高效的粮豆生产机械化设施设备等。另外,可以针对农机化发展进程与本区域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区域式发展模式,按照经济农作物、粮食农作物、水产养殖等类别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逐步推广机械化发展。除此之外,可以在农田基本建设等基础上,尝试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积极拓宽农机化发展的领域,并做好农业机械设备相关的实施细则修订,使其具有高度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可以结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建设相应的农机维修网点,实现农机设备维修、养护全覆盖,并在农机发展过程中,可以选出应用农户作为标杆典型,充分发挥辐射作用,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

四、结束语

科学技术推动农机发展力逐步提升,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机化发展作为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充分重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地改进策略,促进农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机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潘云安.当前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8,26(9):75-75.

[2].杨红梅.新时代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02):52.

[3].卢秋桂.当前我国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No.184(16):120-121.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问题、成因与对策
暑期游泳培训班现状及对策研究
“营改增”对高职会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