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解析

2020-07-21何冰

农家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玉米

何冰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进行简要解析,内容包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影响因素、种植安排、种植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玉米的高产量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注也在日益增加,从而更好地满足各行各业对玉米的高需求量。因此,想要达到高产量的收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就成为了人们当务之急要重视的问题。

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都存在着许多的地质差异,这一点成为了玉米是否能够达到高产量最基本的条件,土壤成分的酸碱度的不同,为玉米的生长环境提供的养分也有很多变化,若所选玉米种子不能与该区域土壤相契合,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还有可能带来其他方面的损失。另外,区域的自然气候也是影响玉米高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雨水过多,洪涝泛滥以及干旱严重等条件都将会对玉米的高产量形成致命的威脅。

(二)人为因素

玉米从栽培到收获,都需要人为进行操作,一旦操作不当,将会带来许多难以预料的影响。在进行玉米高产栽培前,选择合适的种子至关重要,只有真正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选择最好、最适合的种子,为最终的高产量收益提供保障。至于种子栽培的过程也是十分关键,无论是栽培前对种子的保养、土地的整理,还是栽培后适度的灌溉、施肥养护以及最终的收获,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够忽视。其中栽培后的养护过程尤为重要,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许多病虫害的侵蚀,若不能够及早发现并扼住,很有可能导致幼苗生长环境受到污染,影响生长速度、成活率,延缓收获期,甚至无法达到预期的产量。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解析

(一)种植安排

进行种植安排是玉米栽培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植安排首先要了解当地的土壤成分、酸碱度等详细信息,以此作为前提进行种子的选择。而且当地的自然条件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两者缺一不可。毕竟自然气候的不同很有可能会出现干旱、洪涝的情况,当此类情况发生时,玉米的生长环境将会被破坏,极易出现干枯、腐烂等问题,严重影响玉米的整体产量,因此,在进行栽培的玉米种子选择时,必须要考虑是否能够与当地的土壤成分相契合,具有良好的抗旱、抗腐蚀的能力。其次还需要具有能够更好的吸收肥料、药剂的能力,保证自身在病虫害发生时具备免疫、抵抗能力。最后在选种结束后,要尽早对土地进行整理,保证土壤能够更好的与环境温度相适应,清理土质中的杂质,保障在玉米栽培前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二)种植管理

做好玉米栽培前的准备后,就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来进行播种工作。为了避免种子受到低温的影响,播种的时间不宜过早。在播种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播种的深度作出调整,若温度适宜、种子契合性较好,可适当加深播种的深度,以便于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养料,否则对种子的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如果播种深度过浅,极易导致土壤中养分流失,甚至是根部暴露在阳光之下,最终干枯而亡。也可以根据土壤成分对种子播种的密度进行调整,保证种子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吸收周围土壤中的养分和肥料,更好的促进光合作用,加快幼苗的生长。

种子播种后要根据种子的生长情况及时灌溉、施肥,保证种子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拥有良好的营养补充。其中在进行灌溉时要随生长阶段进行调整,灌溉范围要均匀,否则容易出现因灌溉过多,种子或幼苗腐烂、干枯的情况。施肥时情况相同,要及时注意肥料的提供。若在幼苗生长时发现问题,要及早清除存在问题的幼苗并进行补苗工作,保证种植密度,才能确保最终的收益产量。另外,还应不定期的对土质进行清理,及时喷洒药剂,铲除土壤中生出的杂草、枯枝等,避免产生病菌传染给幼苗或者抑制幼苗的生长。

(三)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有生长环境的影响,当然还有病害与虫害的威胁。相较于前面的因素,后者的影响更加明显。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大斑病是常见的病害之一,传播能力强,生长于玉米的叶片之上,多以青灰色的斑点出现,最初出现时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长此以往便会由斑点扩散至整个叶片,导致叶片枯黄、坏死,若不及时清除,病菌就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蔓延至其他的叶片上,导致大面积发生的情况,甚至影响玉米整株的生长,影响果实的发育。若发现病菌产生,应当及时的喷洒药剂来清除病菌,在药剂喷洒后一段时间内配以相应的营养液,保证受损的叶片依旧能够有养分摄入。而且还应多加注意玉米生长环境的清理,避免杂草等有害物质重复滋生。

另外,玉米生长时还会遇到许多的虫害侵袭,常见的有玉米黏虫、玉米螟。如果雨水过多,土壤之中水分多,湿度高,就很容易滋生玉米黏虫。玉米叶片上经常可以见到黑色的斑点多为玉米黏虫的幼体形态,它们以玉米的叶片为食,一旦变为成虫后,会在很短时间内将叶片完全啃食,严重的降低玉米的整体产量。玉米螟与玉米黏虫相同,只是其破坏能力更强,会在玉米为幼苗时便出现,对幼苗的苞叶、整株的果实等都具有很强的侵蚀,不及时清除会出现果实畸形,颗粒不饱满甚至是颗粒无收的情况。所以,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及早的喷洒药剂进行预防、清理病患处等工作决不能忽视。当然,喷洒药剂和清理工作要适度,避免对玉米造成二次伤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能否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保证,相关人员务必要做好层层把关,每个环节都不能够忽视,一旦当中出现纰漏后果将不堪设想。同时,人们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完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刘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抗旱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19(16):54.

[2]蒋庆民.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9,39(14):115-116.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