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管护及造林的有效措施

2020-07-21李留军

农家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森林管护造林有效措施

李留军

摘 要:森林作为地球上的可再生自然资源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起着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提供木材、净化空气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森林的生态多样性以及木材的价值等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作出损害森林的不法行为,同时在干旱的季节,由于气候原因或者人为原因也容易引起森林火灾等灾害事故,对森林会造成重大的损害,因此森林的管护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森林管护;造林;有效措施

一、森林管护及造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盲目砍伐树木现象

近些年来虽然人们认识到了森林资源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但却缺少对森林资源的科学规划与利用,存在盲目砍伐树木的问题。有些人员缺乏长远眼光,只看重眼前短期利益,对森林资源无偿使用,相对于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人们更注重森林的使用价值,又由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并未出台相关政策或森林资源利用计划,导致大量森林资源被严重浪费。

(二)造林设计不合理

森林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多重作用,在造林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有计划地展开工作,使森林资源作用充分发挥。但在实际造林设计过程中缺乏对当地实际情况的考察,很多地方的造林设计工作过于流于形式,很难综合各方面因素对造林规划进行全面设计。另外也缺乏对森林结构的考虑,导致在造林过程中树种选择不当、造林树种单一等问题频繁发生。在造林之前并未考虑当地气候、地理、水源等因素而引进不合适的树种,导致树种后期难以正常生长发育,直接造成造林质量低下。还存在造林树种单一的问题,一些工作人员为省事或者方便管理,在大范围面积下单纯种植某一树种,只是为了完成造林任务而造林,这种纯林导致经常出现大规模病虫害,影响森林管理及造林的后续发展。

(三)森林缺乏后期养护管理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后期抚育管理在造林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森林管护制度还不完善,人员注重造林却忽视后期养护,主要体现在:缺乏长期有效地管理机制,现有的管理制度很难顺应森林发展的需要,又由于很多工作人员不思进取,经营理念思想滞后,难以对森林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很多工作都受传统思想影响,按经验办事风气严重,这使得森林资源管理质量较差。森林管理合同中的内容有一部分与实际工作不符,有些工作人员会故意钻合同漏洞,缺乏对森林工作的认真管护。一些政府部门由于缺乏对森林管护的重视,导致在森林管理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有限,这就使得森林管护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近些年来我国森林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国家还未建立一个系统有效地森林管护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森林管理工作的长期发展。由于森林管护人员缺乏,很多森林管护人员的人均管理森林面积超过了国家规定,导致管护人员工作压力较大,相应的监督力度远远不够。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各种乱砍滥伐、偷砍盗伐、混林开荒问题较为严重,又由于各级政府并未与农业部门建立比较协调的监督机制,这给不法分子留下了犯罪空间。

二、森林管护及造林的有效措施

(一)做好森林防火措施

防火工作是保障森林资源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春秋季是山火多发季节,应将防火作为林区管理重点,具体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林业部门要组建系统科学的防火应对体系,等火灾发生时可以按照流程迅速指挥灭火,协调强化火灾的预防与扑救。其次,各个林场都需要设立防火小组,并将具体职责落实到个人身上,加强日常进山巡视,确保森林防火制度有效落到实处,对工作失职或者责任制不落实而引发火灾的有关部门进行责任追究。再次,要组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建设,加强对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最后,由于在清明期间很多村民都会上山焚纸,剩下的火种很有可能形成大火,在此期间管理人员需要增加巡视次数,并借助电视广播等媒体向当地居民加强防火宣传力度。

(二)加强森林管理監督机制

面对森林管理缺乏有效监督,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合理地林业政策,林场内部也需要制定规章制度,使各个人员严格遵循制度办事,其次,要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采取林业部门与林场内外部联合监督的形式,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监督部门及时将其反馈给相关单位,单位并对此问题作出相关回应。再次,要强化各个组织的管理职责,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定期对人员的巡山工作进行考察,并积极引进奖惩机制,将人员的工作情况与福利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森林病虫害问题也是影响森林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人员通过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积极防治可以使森林资源避免较大损失,具体防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使工作人员认识到森林病虫害的问题,并掌握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有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其次,林场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建检疫网,通过高技术检测设备定期对树木生长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病虫害防治体系,并不断进行调整,确保防治体系朝着科学规范化方向发展。再次,要确定重点病虫害防治区域,针对白杨透翅蛾、杨树烂皮病等问题加大关注及防治力度,尽量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森林资源损失。

(四)科学制定森林保护及用地计划

相关部门要对用地及森林保护制定详细计划,事先根据林地的性能对其用途进行合理划分,将生态公益林与商品经济林区分清楚。另外,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林业土地资源的管理,禁止出现林地非法流失的现象,加大对私自侵占林地和毁林开荒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政府也要给予适当地资金支持,帮助林场建立基本设施,为管理人员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使更多的管理人才可以留在森林管理队伍中,促使他们提供更优质的管理服务。

三、结束语

森林为提高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应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并切实做好森林管护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参与到森林管护工作中。另外,林业管理人员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萍.森林管护措施及造林工作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8(16):104.

[2]徐秀红.关于森林管护工作及造林机制的概述[J].民营科技,2017(03):189.

[3]臧林彬.浅析植树造林技术与森林经营管护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6):176+178.

猜你喜欢

森林管护造林有效措施
数字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浅析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生态护林员在精准扶贫中的管理建议
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