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2020-07-21秦倪珍

农家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定苗微量元素中耕

秦倪珍

大豆作为一种高营养,高价值的经济作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豆的需求越来越大。大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得益于其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丰富,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常被应用于日常饮食中。现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选种及种子处理

大豆栽培技术中,选种是极为重要的环节,种植人员应高度重视。需结合种植地的土壤及气候等相关条件,对大豆品种予以科学的选择。在大豆选种过程中,要确保没有虫食或病斑种子,保证大豆种子颗粒饱满,种植出芽率高。在确定出芽率方面,应测试所选大豆品种的出芽率,并选择出芽率在85%以上的种子进行栽培。

在栽培过程中,大豆的质量和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病虫害属于对大豆生长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在对大豆予以播种之前,应对其进行前期处理,以此来预防病虫害的出现,即将根瘤菌剂和水按照适当地比例进行搅拌后,喷洒在大豆种子上均匀包裹。值得注意的是,在拌种时不能同时使用根瘤菌和杀菌剂,这主要是因为两者会相互影响,进而降低药物作用,无法将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充分地展现出来。就大豆根腐病而言,需通过应用多菌灵拌种子,以此来降低该病害的发生概率。

二、整地

整地的最佳时间是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用除茬机打碎茬子,展架秋翻,耕翻深度为16~20cm,然后进行耙地、镇压。完成这些作业后,要保持地表平整,确保土壤细碎,耕层要保持上松下实,没有暗坷垃和大土块。在打垄的过程中,起垄要直,50m垄长直线误差应在5cm以内;垄距可以采用55cm或60cm,误差应保持在1cm以内。

三、适时播种

大豆的播种时间会受昼夜温差的影响,并且播种太早或太晚均会影响大豆产量。如果过早播种,会导致其生长环境温度较低,进而降低其产量或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在适宜的时间播种,确保大豆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中健康生长,有利于实现高产与优质的目标。通常,当5cm土层日平均温度在10~12℃时播种最佳。

四、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指的是以大豆养分需求为基础,在其不同生长阶段使用相应的肥料,以此来对土壤进行改良,并给大豆的正常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与优良的生长环境。

大豆前期生长阶段,对于有机肥的需求量较大,施加有机肥除了能够提高大豆产量与质量之外,还能够增强大豆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有利于大豆健壮生长。在施加有机肥时,需在秋季土壤翻耕过程中进行,将其与土壤掺和均匀,进而为大豆生长创造出优良的条件。

为了确保大豆苗期能够正常生长,需在其播种过程中施加种肥。同时,对传统大豆栽培技术予以深入分析后能够得出,要想将种肥的作用全面地展现出来,应对上下2层施肥方式予以合理地运用。通常情况下,上层肥需施在种子下方3~5cm处,下层肥则施在种子下方12~15cm处,就大豆幼苗期生长需求而言,需选择磷酸二铵和磷酸钾肥。

栽培大豆时,土壤中所包含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其产量。根据种植经验可知,在予以施加微量元素時,需在大豆种植之前进行;其次,在对大豆生长发育所需的相关微量元素予以明确之后,应对种植区域土壤中所包含的微量元素与营养元素等予以检测,进而让微量元素的选用得到保障。最后,需应用热水溶解硼砂,运用适量的微量元素进行拌种,然后再开展播种作业。

五、松土与除草

大豆中耕松土通常开展3次,第1次在齐苗时进行,需做到锄草不埋苗,防止草荒;第2次需在定苗之后,并且苗高在10~12cm时进行;第3次须在前一次中耕15d后进行,同时需在大豆封垄前结束,防止出现花荚脱落的情况而影响产量。化学除草属于大豆省工高效的除草方式,通常使用豆田除草剂如灭草松、烯草酮、高效盖草能等,施药时期一般在大豆播后至出苗前。

六、田间管理

(一)查苗补种、间苗定苗

大豆出苗后立即查苗补种,凡断垄20cm以上的应补栽,20cm以下的可在断垄两端留双株。苗高10~20cm时,及时人工间苗、定苗。

(二)中耕培土

生长前期中耕2~3次,及时除掉田间杂草,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防止倒伏和方便浇水及排涝。

(三)追花荚肥

从开花到鼓粒是需肥高峰期,一般开花前亩追施二铵15~20kg,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15kg、尿素1kg,对水30kg混合叶面喷洒,可减少花荚脱落。

(四)谷粒成熟期

当籽粒明显鼓起的植株超过50%,即进入鼓粒期,管理上必须满足后期生育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及时防治病虫害。

(五)去杂保纯

结合间苗定苗、中耕除草去除田间杂草,用乙草胺乳油等按说明对水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或在大豆出苗后用精喹禾灵乳油等进行茎叶处理,并在收获前去除杂株。

(六)防治病虫

一般有灰斑病(用苯甲丙环唑、多菌灵防治)、霜霉病(用甲霜灵防治)和根潜蝇(用乐果乳油或甲维盐防治)等。虫害主要有食心虫、蚜虫等,应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药剂防治:一般在分枝期,每亩用虫陷阱等低毒农药80~100mL,对水30kg喷雾或虫害高峰出现时喷药防治。

猜你喜欢

定苗微量元素中耕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提醒!慎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测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马铃薯中耕施肥机的研究与应用
微量元素里的大学问
玉米花粒期管理技术要点
简述玉米标准化生产耕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