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肥对黑木相思幼林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影响*

2020-07-21林国胜朱帅群包以秋刘凰英裘珍飞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黑木形质幼林

林国胜 朱帅群 包以秋 刘凰英 裘珍飞

(1.翁源县林业局,广东 韶关512600;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520)

追肥是作物生长中加施的肥料,主要是为了供应作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补充基肥的不足。追肥是人工林经营中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特别是短周期工业用材林,适当合理的追肥能够有效改善土壤条件,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林木树高、胸径、蓄积量的增长[1]。施肥试验在杨树、桉树等树种有大量的研究,提出了配方施肥、营养诊断施肥等概念[2],目的是为了得出合理的施肥方案。研究认为速生丰产林施肥时间宜在幼林期和中龄期,肥效排序为N 肥>P 肥>K肥,NPK 配合使用可获得较长时间的肥效[3-4]。由于施肥方案受树种、气候、立地条件等的影响,因此针对不同树种需要根据自身生长发育规律,制定适合的养分管理方案。

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是豆科相思属树种,为高大乔木,原产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黑木相思木材花纹美丽、材质好,具有固氮根瘤的特性,且枯落物丰富,改土性能好,自20 世纪90 年代引进我国后,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速生丰产、珍贵用材和生态公益等多用途树种[5]。相思类树种虽然具有固氮能力,但在幼林期通过根瘤菌固定的N 素无法满足生长需要,需要通过施肥促进生长,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6]。目前,黑木相思施肥研究多集中在盆栽试验和幼苗培育阶段[7-8],对人工林施肥研究较少。在前期经营的无性系示范试验林中发现,黑木相思早期生长量和形质特征受经营模式不同影响较大,如经营管理措施到位的地区,1 年生平均树高超过3 m,且林相整齐,树形合理,而经营管理较差的地区1 年生平均树高不足2 m,且主梢不明显,粗大分枝增多。造林当年的追肥是人工林经营管理措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在参考黑木相思苗期施肥最佳配方的基础上,设计纯N 肥和NPK 配方肥对造林6 个月后的黑木相思开展首次追肥试验,6 个月后统计树高、胸径、冠幅和分枝性状等指标,同时对叶片养分进行分析,旨在优化黑木相思幼林施肥方案,为黑木相思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泉洞林场(113°34′E,24°70′N),海拔130 m,土壤类型为山地赤红壤,年降雨量为1 760 mm,年平均气温为20.6 ℃。试验林定植于2018 年3 月,株行距3 m×3 m,种植穴规格40 cm×40 cm×40 cm,每穴施钙镁磷肥200 g 为基肥,苗木为黑木相思组培苗SR3,造林苗高35 cm。该林地土壤养分含量(表1)。

1.2 试验材料

造林6 个月后,选择相同坡向和坡度的代表性地段作为追肥试验林,追肥时林分平均树高为1.48±0.28 m,处理间树高无显著差异(P=0.425)。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遵循追肥主要以速效N 为主,辅以适量P、K 肥的原则,设置纯N 组和NPK 配合使用组共8 个处理,纯N 组每株施放尿素( N 46% )0、50、100、150 g, 分 别 记 为N0、N50、N100、N150;NPK 配合使用组在纯N 肥组的基础上每株分别添加钙镁磷肥( P2O515% ) 100 g 和氯化钾(K20 56%)150 g,分别记为N0P100K150、N50P100K150、N100P100K150、N150P100K150。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每小区15-20 株。施肥前除净杂草,施肥时采用半月条状施肥,沟宽30-40 cm,深15-20 cm,肥料均匀施于沟穴中,随即覆土。

1.4 测定方法

施肥后6 个月测量黑木相思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分枝数量、大分枝分布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冠幅为平行于等高线和垂直于等高线两个方向冠垂直投影的均值;枝下高为树基到最下轮活枝间的距离;分枝状况统计树高2.0 m 下的一级分枝数量;大分枝为分枝直径大于分枝处主干直径1/3 的枝。

表1 样地土壤养分含量Tab.1 Nutrient content of testing soil

叶片营养元素测定:采集树冠中部,东南西北4 个方位中完全展开的成熟叶,烘干粉碎后测定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氮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磷含量采用钼锑抗比色法,钾含量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1.5 数据分析

本试验数据分析均采用 Microsoft Excel 2007 进行初步处理,再通过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平均值、标准差、方差、相关性等方面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纯N 肥对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影响

对比N0 处理,使用N 肥可使树高、胸径、冠幅、大分枝等指标显著增大,且随着N 肥用量的增大,大分枝数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而树高、胸径平均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进一步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2)表明:树高、胸径和枝下高在N100 处理时达到最大,而冠幅和大分枝数则分别在N100 和N150 时最大。因此,综合评价N100 为最佳处理。

本试验还对大分枝着生位置作了统计(数据未列出),初步规律为:大分枝主要分布在树干0.5-1.5 m 区域,1.0-1.5 m 区域内的大分枝数量有随N肥用量增大而增多的趋势,在1.5-2.0 m 区域内,N0 处理大分枝分布最多。表示N0 处理下,树形略偏敞开形,这也说明有必要在早期追加氮肥。

2.2 肥料类型对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影响

在不同用量N 肥的基础上加施相同量的PK肥,以不施肥为对照,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可知(表3):树高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胸径以纯N 最好,其次为PK 处理,NPK 处理的胸径生长略高于对照,枝下高以对照和纯N 组高于NPK 组,冠幅和大分枝数以3 种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而3 种肥料类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对1 年生的黑木相思,追肥有利于促进胸径、冠幅和大分枝的生长,而对树高影响不大。综合各项指标评价:纯N肥效果最好,PK 肥和NPK 肥差异不大。

2.3 叶片养分含量与生长和形质性状的相关性

黑木相思幼林叶片养分含量与生长和形质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4)表明:叶片养分仅与生长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具体地,叶片N 含量与树高、胸径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叶片P 含量与胸径、枝下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叶片K含量与各指标的相关均不显著。此外,叶片养分虽与形质性状呈负相关,但负相关均不显著。

表2 不同N 肥用量对1 年生黑木相思生长影响Tab.2 Effect of different dosage N application on the growth of one-year-old A. melanoxylon tree

表3 不同追肥类型对1 年生黑木相思生长量影响Tab.3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topdressing on growth of one-year-old A. melanoxylon tree

表4 1 年生黑木相思叶养分含量与生长和形质性状的相关性Tab.4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f nutrient contents and growth traits and form traits of A. melanoxylon

3 讨论和结论

追肥用量和种类是影响施肥效应的关键因子。特别是N 肥的用量,需要根据树龄和立地条件而定。氮素供应充足,细胞分裂快,林木迅速生长,但N 肥供应也不能过量,研究表明高N 对杨树生长具有抑制作用[9]。本研究中,树高、胸径等生长量随N 肥量的增加先升后降,确定黑木相思幼林追肥时N 肥最佳用量为100 g/株尿素。

肥料种类一般认为需要NPK 科学配置,林木中出现较多NPK 不合理配比导致的生长抑制作用[10]。黑木相思1 年生追肥时,NPK 配合使用胸径生长小于纯N 使用,可能也是NPK 肥的抑制作用引起。黑木相思施肥后显著促进了冠幅的生长,这与3 种阔叶树冠幅生长一致[11]。冠幅的增长一方面可促进林木的后续生长,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幼林郁闭,有利于减少除草等抚育管理成本。施肥对林木粗大分枝生长发育研究较少。粗大分枝对主杆生长量、干形培育和木材质量都产生影响[12]。本研究追肥显著促进粗大分枝的发育,同时随着N 肥用量的增大,树高1.0-1.5 m 区域的大分枝分布概率随之增大,这为早期干形修枝抚育提供了参考。

检测叶片中的养分含量可了解树体的生长状况,对施肥有指导意义。本研究显示叶片中N 含量与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具有显著和极显著的正相关,叶P 含量与胸径和枝下高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叶K 含量与各生长指标相关性弱。1 a 生黑木相思叶片的N 量为16.8-19.1 mg/g,P 量为0.74-1.0 mg/g,相比8 a 生黑木相思叶片养分含量[13]偏低,主要是本试验林为1 年生幼林,生长未进入高峰期。黑木相思生长规律研究表明,树高、胸径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前2-4 a[14]。因此后续需要根据叶片养分吸收与积累特点,进一步加强施肥抚育管理。

猜你喜欢

黑木形质幼林
快乐佳县人
雨季的云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2000平方米的爱
一场虚惊
数学教学必须“形质”兼备
黑木真二:不想只演日本兵
南朝·王僧虔《笔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