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地水稻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2020-07-21吴立东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寒地分蘖秧苗

吴立东

(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分公司,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1 育苗前准备

(1)种子选择与处理。黑龙江水稻由于受黑龙江气候特点的影响,地处寒地且生长周期短。在种子选择上要适宜本地气候特征,要求分蘖率高,3 月中下旬就需要选种,并晒种2 天,可有效提高种子的活力。晒种后进行浸种,将瘪种去除掉,可采取盐水来漂种,用1:1.1 的比例,不饱满的种子就会漂起来,再捞出来。对饱满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后,再进行浸种2 天后催芽。催芽时得先将种子上的药液洗掉,温室进行催芽,种子温度控制在27℃左右,室内温度也相同,催芽时间2 天,等种子90% 以上露芽时就可以晾种,种子晾好后要保持其湿度进行低温炼苗。

(2)苗床准备。水稻育苗床要求管理方便,地处向阳背风的平川地,周围有水源,具有排水功能,即育苗大棚周围挖些排水沟。苗床准备一般在秋季,将苗床翻松后弄平整,床土翻18 厘米深,疏松土质可以通气透水保湿。苗床营养土的配置为无药害的优质土60%、腐熟的农家肥10% 和草炭土30%,搅拌均匀就可以备用。

2 科学育苗

育苗我们主要采用的是钵盘育苗,一般在4 月中旬育苗,将配有水稻壮秧剂的营养土放在钵盘里,用铲子铺平整,将多余的土移走,然后用播种器进行适量的播种。种子播完后再覆盖一层营养土,厚度约0.6 厘米左右,再进行封闭灭草,使用药剂量为40 平方米用1 支丁扑乳油灭草剂。最后覆盖上地膜。

3 秧田管理

秧苗重点控制温度和水分。从种子发芽的不完全叶到1 叶,日间温度在27℃,要密封保温。当秧苗达到一叶期时,温度要控制在23℃左右,秧苗二叶期时温度则控制在22℃左右,并做好通风炼苗,当达到3 到4 个叶时就可以揭膜。后期若夜间温度温差不大就不用覆膜,若日间高温,一定要在早晨进行通风,使棚内温度在40℃以下。达到4 叶以后就可移栽。要经常监测育苗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做好苗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防治立枯病、青枯病,一旦发现马上喷撒立枯净等药剂。进入5 月,黑龙江相对开始变热,5 月10 日要根据室外天气情况进行通风。移栽前要对幼苗补氮,每平方米施尿素50 克,施撒要均匀,施撒完尿素后浇透水,防止烧苗。通风两天后可以将大棚覆盖的塑料布撤掉,进行通风炼苗,移栽前为防止秧苗潜叶绳病虫害,还要喷洒1 次氧化乐果。从水分控制来说,水分过大,幼苗长得快但不强壮,要控制好苗床的水分,为促进根系的健康发育一定要保证旱育状态。并且在插秧前的2 至3天,一定不能浇水。如果根苗发育不好,可以在插秧前2 天播撒些生根粉,人为促进其生根。

4 整地插秧

在插秧前要对水田整地,应先进行旱整地,将水田翻耕平整,并在5 月初灌水,一周后进入水整地,用机械将注过水的田地耙翻2 遍,但不能将地耙成糊状,影响其土壤的通透性,5 月中旬就可以插秧。在耙翻地时应先施入基肥,再进行旋耕使其平整均匀,使肥效深厚。插秧前要将秧苗进行移栽,在移栽起苗时一定要施送嫁肥,以保肥效。水稻插秧主要是机械插秧,规格一般为30 厘米乘10 厘米或者26 厘米乘13 厘米,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插秧后的稻株行距要整齐。

5 肥水管理

科学施肥、科学管水是寒地水稻后期健康成长的关键。针对寒地水稻的生长特点,它的施肥原则是分蘖肥早施,底肥要充足。移栽时,要提前将大田的底肥施足,可按每亩硫酸锌2 克,硫酸钾13 克左右,碳氮40 克,腐熟农家肥1000克的量搅拌均匀,平整均匀的撒施在大田中。在大田肥力适宜的情况下,可少施氮肥,若大田肥力不足,可以在分蘖肥施撒完毕后的晴天,对浅水层的大田再施撒一些氮肥进行补充。寒地水稻对氮肥的使用要适宜,即不能含氮肥高也不能缺少。一般分蘖肥在6 月25 日前施撒完毕,再进行2 天的晒田,可以抑制秧苗的无效分蘖。移栽后就要考虑施加助力的肥了,可在移栽半月后追加复合肥,来促进寒地水稻抽穗期的生长,增加其分蘖,强壮秧苗,利于生长。寒地水稻移栽后要管好水,要根据水稻不同的生长发育期有针对性进行科学管水,这也是保障寒地水稻能够高产稳产的有效技术方法。在对水稻进行灌溉时,要合理科学。在分蘖期适宜浅水,在返青阶段一定要深水,待要成熟时可以干湿水田并用来促进其产籽。水稻返青后就要及时调整水位,不应继续深水了,一般将水层控制在4 厘米左右的浅水为宜,可有效保障水田地温、水温的提高,这样对秧苗的分蘖速度和时间上都有促进作用,秧苗的新根出现,返青的速度就快了,可以使它的有效穗数得到提高。当茎蘖数占有效穗数的80% 以上时可以考虑撤水进行晒田了,晒田时水撤到看田面不陷脚即可。当寒地水稻的秧苗基部变硬,稻叶褪绿了,这时就又要转为浅水管理,这种干湿交替管理可以促进水稻结穗,待收获前10 天,一般在8 月底进行彻底的撤水晾田,等待收割。

6 寒地水稻病虫害及防治

寒地水稻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只有一季收获,所以做好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针对寒地水稻的病虫害防治要考虑其各生长阶段最易发生的病虫害。如在幼苗期,多发生立枯病和恶苗病,主要原因是生长环境不好,土壤中的真菌滋生引起的,可以用恶霉灵兑水喷雾防治;生长期时最容易发生的是稻瘟病、纹枯病和褐斑病等,多发生在分蘖和抽穗时期,由于栽培时密度过大,气流不通畅所致。为防止生长期发生病虫害,在种子浸种处理时可以加入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浸种,针对穗颈瘟,在破口期提前喷撒药液预防,而针对叶瘟病害,可以用富士一号乳油按比例兑水搅匀进行喷洒。

7 水稻的收获

寒地水稻经过选种育苗、插秧生长等过程,8 月底9 月初经过晾田晾稻穗,就进入收获季节,收获季节也要把握好时间节点,收割过早或过晚对米质都有一定影响,容易产出裂纹米,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当稻谷含水量达到20% 左右时,基本是水稻成熟了,这时就可以进行收割,而且这时的水稻产出米的质量和产量都是最高的。

8 结语

寒地水稻是黑龙江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解决中国人的饭碗问题,更应给予高度重视,寒地水稻的种植管理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把握细节,强化管理就一定能够保障水稻的质量和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寒地分蘖秧苗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农民
我国寒地中小学教师体质及骨密度调查研究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