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腹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分析

2020-07-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躁动全麻苏醒

王 燕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001)

全麻手术的苏醒期主要表现为躁动、兴奋和定向障碍等方面的特征。对于腹部手术而言,患者如果出现了全麻苏醒期躁动,可能会导致引流管、输液管和导尿管等多种管道脱出[1]。加重患者创伤,增加手术中出血量,引发呕吐物反流等意外[2]。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于腹部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的躁动影响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从在我院接受腹部全麻手术的患者中,随机筛选64例进行研究。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资料为:①观察组患者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7~75岁,平均(44.8±6.1)岁。麻醉时间为3~7 h,平均(4.1±1.2)h。②对照组患者32例,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25~77岁,平均(44.1±6.7)岁。麻醉时间为2~6 h,平均(3.9±1.5)h。研究工作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经过WHO疾病诊断标准确认;②病症范围为胃肠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肝胆手术疾病等病症;③患者通过ASA美国麻醉师协会麻醉标准分级。

1.2.2 排除标准:①排除孕产期妇女;②排除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③排除语言功能障碍患者;④排除患有严重心理疾病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①手术前访视;②麻醉后导尿护理;③手术后送回到麻醉苏醒室等待自然苏醒[3]。

1.3.2 观察组:为观察组实施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具体包括:①手术正式开始之前,对参与手术的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重点介绍患者全麻后出现躁动的有关知识,使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症状,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制定出麻醉苏醒期躁动评估量表,在术前探访期间,为患者的机体承受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等项目进行评分。结合评分结果,进一步制定出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方案。在制定出治疗方案之后,为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室内环境,降低患者对于陌生环境存在的恐惧心理。大致介绍手术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应激性刺激,指导患者对不良刺激进行正确处理。手术前调整好室内温度,使其保持在23 ℃左右,之后,使用电子加温仪器,对输入到血液和液体等进行保温处理,使其保持在37 ℃左右。使用镇静药物后15 min后,麻醉诱导前5 min内,帮助患者进行术前导尿[4]。②手术完成之后,为患者提供保温护理,确保体内血液循环处于良好的状态,以此加速患者体内麻醉药物的代谢,最大程度地降低其苏醒时间[5]。麻醉药物作用停止之后,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唤醒护理。以每10 s 2~5次的频率,护患患者的名字。使用带有暗示、鼓励和安慰性质的话语,帮助患者顺利恢复意识。待患者苏醒之后,可以再一次发出指令,使其掌握当下的情况,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反应。为患者体用舒适护理,提供去枕平卧位,保障呼吸通道畅通,防止因为肢体大幅度运动而出现神经血管压迫问题[6]。

1.4 观察指标:①比较分析患者的苏醒期血压与心率状况;②判断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与心率对比分析:观察组实施了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后,患者的舒张压恢复到了(82.37±11.75)mm Hg,收缩压恢复到(129.25±15.36)mm Hg,心率稳定在(74.12±10.33)次/分;对照组实施了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后,患者的舒张压为(96.28±12.57)mm Hg,收缩压为(148.75±18.36)mm Hg,心率为(98.47±12.25)次/分,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躁动程度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后的躁动情况表现为:26例安静、5例轻微躁动,1例明显躁动且需要单人制动;对照组患者:6例安静、8例轻微躁动,12例明显躁动且需要单人制动,6例明显躁动且需要多人制动。可见,观察组患者苏醒后状态更稳定,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压与心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压与心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躁动程度对照表[n(%)]

3 讨 论

手术后苏醒期患者出现躁动问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意识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等问题。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肢体无意识动作[7]。腹部手术对于患者的脏腑可能会造成明显的刺激,同时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过大,苏醒期间更容易出现躁动问题[8]。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出现此种情况进行管理和约束,避免患者在此期间出现意外情况,造成严重的坠床或者自伤等风险问题[9]。从本文研究工作中可以看出,患者接受腹部手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配套的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能够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帮助稳定患者的病情。

实施了该方法之后,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恢复到了正常值范围,同时患者的心率也稳定在了(74.12±10.33)次/分,这一结果与同期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表明观察组实施的护理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更好。该结果与学者吕晓仙(2015)在同领域研究项目中所得出的结果具有相似性。学者研究提出,实施了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管理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为(85.10±8.60)mm Hg,收缩压为(132.10±21.30)mm Hg,心率为(75.30±8.10)次/分,各项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且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水平[10]。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要结合不同手术实施麻醉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周到且系统的管理方案[11]。在手术前期和后期都需要为患者提供积极指导,帮助患者降低对全麻手术存在的恐惧心理和不安状况。与此同时,加强对患者全麻苏醒期的监测和护理工作。对于部分全麻苏醒患者在初期恢复痛觉的情况下,实施心率和血压等指标监测。针对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因为神志不清和伤口疼痛等原因而引发的躁动问题,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加以评估。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镇静止痛药物,帮助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此外,为患者提供舒适体位护理,引导患者以相对平稳的体位休养,可以降低患者的不安和焦躁等负面情绪,降低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12]。

综上所述,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管理方法,可使患者术后血压与心率尽快恢复到平稳的状态,降低患者苏醒躁动程度,改善患者愈后。

猜你喜欢

躁动全麻苏醒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