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的观察及护理

2020-07-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脑水肿颅脑病情

赵 红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辽宁 新民 110300)

重症颅脑损伤主要引发原因为外力作用造成患者头部颅脑组织受损,开颅手术为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但是手术风险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术后出现脑水肿的可能性较大,容易引发颅内高压并形成脑疝,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术后必须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使其生命安全得到保证[1]。此次研究旨在探讨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此次研究纳入对象共计42例,纳入标准:病情均经MRI、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入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均有知情权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2]。排除标准如下: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异常患者;重度免疫性疾病患者;神经疾病或者精神异常患者;中途退出本次研究患者[3]。入选患者经整群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21)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22~79周岁,平均(45.9±4.6)岁,脑挫裂伤6例、脑内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5例、颅底骨折8例,参考组(n=21)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21~79周岁,平均(46.0±4.3)岁,脑挫裂伤5例、脑内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7例、颅底骨折6例。此次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经分组后其临床基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及病情与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如下:

1.2.1 病情观察及液体补充:入院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意识障碍并准确判断障碍程度,脑挫裂伤患者发生脑水肿的风险较高,因此,患者受伤后3-6小时为脑水肿高发期,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观察,密切观察患者颅内压、血压、心率以及眼球活动情况、光反应等,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4]。瞳孔变化为反映脑疝、脑内血肿以及脑水肿等表现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眼球活动情况、位置、眼裂大小以及对光反射情况、瞳孔大小等,一旦出现斜视、上睑下垂、眼球结膜水肿等反应则表明患者出现严重脑水肿的风险较高,需要立即向临床医师报告[5]。受发热等的影响,患者会消耗大量水分,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确保患者保持轻度脱水状态,有助于降低脑水肿发生率。待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后即可进行液体补充,液体输注期间需要对其血压、呼吸、心率等加强观察,若患者脉压差明显、收缩压增高、呼吸加快则表明颅内压升高需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6]。

1.2.2 脱水护理:严格控制患者进液量,做好脱水治疗护理,遵医嘱为患者提供10 mg地塞米松、250 mL 20%甘露醇静脉滴注,若患者病情严重,需要建立中心静脉通道以防静脉受损,同时可避免甘露醇影响皮下组织,一旦出现渗漏现象需为患者实施50%硫酸镁湿敷护理[7]。

1.2.3 基础护理:定时为患者实施叩背、翻身等护理,配合按摩护理有助于加快血液流通,同时注重为患者实施口腔护理,可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为病情以及情绪不稳定患者提供安全防护。癫痫会导致患者脑缺氧以及脑水肿等临床表现加重,因此,术后需要遵医嘱为患者提供镇静剂,有效抑制癫痫发生率,防止患者病情加重。

1.2.4 营养护理: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和高代谢状态,颅脑损伤会消耗大量能量,因此为了满足机体所需,必须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为长期昏迷患者提供鼻饲并配合胃肠外营养[8]。

1.2.5 呼吸道护理:固定呼吸道插管并检查固定带、气囊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剧烈咳嗽会造成血氧饱和度降低并引发痉挛以及刺激性咳嗽、脑疝等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吸痰方式改进措施以防患者出现剧烈咳嗽现象。及时帮助咳嗽患者翻身以促进排痰,防止出现误吸等不良反应[9]。

1.2.6 体温护理:为体温过高患者头部放置冰枕,为高烧不退患者实施(冰毯或冰帽治疗)冰生理盐水胃部灌注,灌注量为100 mL,确保患者体温得到有效控制。

1.2.7 体位护理:适当放低休克患者头部以确保患者颅内血液供应充足,调整深度昏迷患者侧俯卧位,有助于排出口腔内呕吐物与分泌物,合并脑脊液漏患者取患侧卧位,将床头抬高30°并及时将脑脊液与血液清理干净,防止由于引流不畅或者头部骨瓣部位引流管受压而导致颅内压增加,防止逆行感染,造成患者病情加重。

1.3 评价指标:①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脑水肿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②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和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态度、责任意识和观念、护理技能水平、健康宣教、加强病情观察等。总分为100分,满意:得分≥8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1.0分析数据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通过χ2、t检验进行比较,(±s)表示计量资料,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脑水肿发生率:参考组出现脑水肿患者共计7例,总发生率为33.33%,研究组出现脑水肿患者共计2例,总发生率为9.52%,两组各有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76%,两组患者脑水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护理满意患者为20例,不满意患者为1例,参考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0.95%,护理满意患者为17例,不满意患者为4例,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病情严重、进展迅速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不佳等特点,患者出现脑水肿的风险较高,导致治疗难度较大,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及早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病情干预以及防护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反应并为患者提供处理和应对措施。确保患者体内水平衡保持稳定,加强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护理等针对性护理,避免患者出现脱水或者剧烈咳嗽等不良反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脑水肿发生率,同时还能够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提高患者生存概率并可促进其病情好转以及预后改善[10]。

此次研究中,参考组脑水肿总发生率为33.33%,研究组总发生率为9.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参考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0.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李雨蔓研究[11]表明,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3.3%,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总满意度为88.3%,与本研究结果相符。综上所述,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脑水肿发生率,有助于促进其病情改善,同时还能够拉近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形象。

猜你喜欢

脑水肿颅脑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