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21徐文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预见性异位病情

徐文萍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广东 深圳 518028)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属于急腹症,异位妊娠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1]。异位妊娠患者常常在流产或破裂前无明显症状,也可有腹痛、停经、少量阴道出血,破裂后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阴道出血,甚至休克,异位妊娠破裂将危及患者生命[2]。临床上治疗异位妊娠以急诊手术为主,急诊手术过程中,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对手术的顺利开展以及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由于病情的危急以及进展的迅速,需要护理人员做出预见性的护理决策,以减少手术过程中意外的发生,并配合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常规护理往往预见性较差[3]。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及变化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护理重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损害[4]。本研究中,即分析了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月收治的60例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术前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1年内收治的60例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均确诊为异位妊娠,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女性,年龄(26.15±2.36)岁和研究组30例,女性,年龄(26.78±2.13)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异位妊娠诊断;均伴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以腹痛、面色苍白、低血压、阴道流血等为临床主要表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前准备、急救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预见性心理护理。异位妊娠多进展迅速,且危害性较大,因此患者易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心理,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手术的开展和术后的康复,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与手术知识及注意事项,讲解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准备内容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加强患者面对手术的信心。②病情观察。患者入院时,即对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面色变化,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肛门坠胀感,阴道是否流血、流血量、颜色性质以及观察患者有无休克的早期表现,如患者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进行急救护理,做好急救和术前准备工作。③预见性急救和术前护理准备。护理人员在接诊异位妊娠患者的第一时刻,需对患者病情做出基本判断,并进行积极的急救和术前准备,准备急救物品,配合临床医师带患者完成术前准备,迅速完成患者的术前B超、HCG测定、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凝血等检查,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观察患者尿量,了解患者体内主要脏器血液灌注情况和休克是否有所改善,通知手术室,送患者进手术室准备急诊手术。④预见性急救护理措施。当患者出现休克时,应将患者头胸部抬高10°~20°,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引起窒息,抬高下肢20°~30°,利于增加下肢回心血量,以供应机体重要脏器的血液循环,迅速补充患者血容量、积极抢救休克是为患者手术赢得机会的关键,护理人员应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迅速进行输液、输血,补充患者血容量,及时纠正休克,患者需绝对卧床,不可进行剧烈活动,护理人员不可随意搬动患者或按压患者下腹部,按压腹部或受到震动可导致包块破裂发生大出血。⑤术后预防并发症预见性护理。根据常规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制定合理的预防并发症护理措施。预防出血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面色变化,观察引流管引出液和手术切口渗出液的颜色、量、性质,保持引流管通畅,若术后引流量增多,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准备休克抢救药物药品;预防肠粘连护理,术后6 h可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术后24 h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预防感染护理,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可能出现盆腔感染和手术切口感染,术后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术后及时换药、观察手术切口情况,若有感染征兆立即告知医师。

1.3 观察指标:需观察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并对数据作以统计分析。患者满意度由患者进行评价,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种,满意:指患者对护理方式认同,满意。较满意:指患者对护理方式较为认同,满意。不满意:指患者对护理方式不认同,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将所有结果纳入SPSS22.0软件中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对比: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对比(±s)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后,对照组患者30例,发生出血2例(6.6%),肠粘连1例(3.3%),盆腔感染1例(3.3%),手术切口感染1例(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研究组患者30例,发生出血1例(3.3%),肠粘连0例(0%),盆腔感染0例(0%),手术切口感染0例(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比较结果为(χ2=9.576,P=0.002),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显著(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后,对照组患者30例,满意15例(50%),较满意8例(26.7%),不满意7例(23.3%),总满意度为76.7%,研究组患者30例,满意20例(66.7%),较满意9例(30%),不满意1例(3.3%),总满意度为96.7%,比较结果(χ2=17.344,P=0.001),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

3 讨 论

异位妊娠是临床中常见的女性疾病,属于临床急腹症,异位妊娠破裂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5]。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早期急诊手术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急诊手术需尽早开展,急诊手术过程中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与手术效果密切相关,常规护理是较常使用的护理方式,但常规护理缺乏预见性,同时,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也会增加手术风险[6]。在异位妊娠患者的急诊手术中,评估患者病情,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并实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对患者病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7]。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超前的护理方式[8]。是指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并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和进展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确定护理重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损害[9]。术前预见性护理对临床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和风险进行观察分析、评价和预测,从多角度、多方面去看待问题,提出护理防范措施,达到保障护理安全的目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改善患者病情预后和加快患者康复[10]。本研究中,术前预见性护理从急救、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预防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为急诊手术起到了显著的配合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预见性护理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是切实有效的,术前预见性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综上所述,在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时,通过使用术前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方式,可显著显著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有较高临床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预见性异位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