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7-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7期
关键词:白三烯特钠孟鲁司

刘 石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哮喘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小儿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等治疗一般用于临床实践,但近年来临床治疗反馈,药物耐药率逐渐增加,治疗周期延长,疗效逐渐降低,因此,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改善症状和缩短疗程[1-3]。研究显示,小儿哮喘的发病与体内白三烯水平异常升高引起的炎性反应有一定关系,因此认为合理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助于减轻炎症,改善小儿哮喘患儿的相关临床症状。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组,阿奇霉素治疗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则采取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小儿哮喘控制率;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了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小儿哮喘患儿。随机分组,其中,阿奇霉素治疗组年龄1~9(4.26±1.52)岁。发病的时间是2~7 d,平均(4.21±1.71)d。男女分别32例和18例。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年龄1~9(4.26±1.56)岁。发病的时间是2~7 d,平均(4.26±1.75)d。男女分别33例和17例。阿奇霉素治疗组、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常规给予纠正低氧血症,常规止咳化痰处理,并加强排痰和营养管理。阿奇霉素治疗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其中,每次给予10 mg/kg的阿奇霉素治疗,每天1次,治疗3 d后停药4 d,以7 d为了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则采取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治疗。在阿奇霉素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5岁的患儿每次服用4 mg,每天1次,>5岁的患儿每次服用5 mg,每天服用1次。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小儿哮喘控制率;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药物不良反应。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改善50%以上;无效:疾病、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改善的程度低于50%。控制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4]。

1.4 统计学处理: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χ2、t检验处理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疗效高于阿奇霉素治疗组,P<0.05。其中,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的治疗显效患者有38例,治疗有效有12例,治疗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是100%;而阿奇霉素治疗组的治疗显效患者有19例,治疗有效有16例,治疗无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是70%。

2.2 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治疗前阿奇霉素治疗组、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较,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变化幅度更大,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较(±s)

2.3 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阿奇霉素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1.04±0.21)d、(5.14±1.01)d、(4.14±0.46)d、(6.14±1.22)d、(10.02±1.21)d,而阿奇霉素治疗组患者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2.14±0.66)d、(8.14±1.52)d、(7.14±1.24)d、(8.14±1.52)d、(12.14±1.58)d。

2.4 药物不良反应: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和阿奇霉素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相似,P>0.05,其中,阿奇霉素治疗组有1例胃肠道反应。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有1例胃肠道反应,均比较轻微。

3 讨 论

哮喘是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阿奇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一定程度抑制肺炎支原体,减少炎性介质,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5-7]。白三烯是呼吸炎性反应的重要介质,在呼吸道炎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孟鲁司特钠抑制白三烯受体活性,减少胰蛋白酶释放,阻断炎症信号,然后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阿奇霉素和孟鲁司特钠的组合通过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药物的功效,从而缩短小儿哮喘消失的时间[8-10]。本研究中,阿奇霉素治疗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则采取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显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疗效高于阿奇霉素治疗组,P<0.05。其中,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的治疗显效患者有38例,治疗有效有12例,治疗无效0例,治疗总有效率是100%;而阿奇霉素治疗组的治疗显效患者有19例,治疗有效有16例,治疗无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是70%。治疗前阿奇霉素治疗组、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较,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尿白三烯监测水平、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免疫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变化幅度更大,P<0.05。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阿奇霉素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1.04±0.21)d、(5.14±1.01)d、(4.14±0.46)d、(6.14±1.22)d、(10.02±1.21)d,而阿奇霉素治疗组患者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呼吸困难消失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是(2.14±0.66)d、(8.14±1.52)d、(7.14±1.24)d、(8.14±1.52)d、(12.14±1.58)d。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和阿奇霉素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相似,P>0.05,其中,阿奇霉素治疗组有1例胃肠道反应。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有1例胃肠道反应,均比较轻微。

综上所述,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改善临床生化指标,促使患儿康复进程加速。

猜你喜欢

白三烯特钠孟鲁司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孟鲁司特钠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