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7-21谢琳
谢琳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言
小儿脑瘫对儿童的成长和发育造成的危害较大,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对患儿未来的成长影响深远。在治疗过程中展开康复训练并联合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为证明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98例脑瘫患儿展开研究,具体的研究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就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98例脑瘫患儿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性质、自主自愿原则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循证组,两组病例数均为49例,常规组以基础护理进行干预,循证组结合循证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常规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0.7-6岁,平均(3.5±0.3)岁,疾病分型:复杂型17例,不随意运动型15例,痉挛型17例。循证组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0.5-7岁,平均(3.8±0.6)岁,疾病分型:复杂型15例,不随意运动20例,痉挛型14例。从两组基础资料观察,差异不明显,P>0.05,可比性强。排除标准:发育落后/障碍性疾病、骨骼疾病、脊髓疾病、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纳入标准: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诊断标准[2]。
1.2 方法。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展开一般的护理流程,充分结合儿科护理知识完成护理前评估,同时遵医嘱给药并完成相关的护理操作[2]。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以科室内5名护理人员组成循证小组,其中以国家级康复专科护士作为组长完成相关问题的循证。结合基础护理评估以及百度百科、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学术网站展开文献查证和引用。结合文献中相关的论点、论据以及研究结果展开整体分析,并评估本次护理研究过程的可行性。具体步骤:结合心理护理、饮食、语言展开针对性的护理评估。①心理护理:首先搜集使患儿感兴趣的动画形象以及书籍,醒目的多彩卡片等道具,从布置病房开始,营造轻松的住院环境。其次以故事引入交流,充分降低患儿对医疗人员的防备心。在合适的时机借助注意力转移法以及睡眠引导,缓解焦虑情绪,平稳患儿的情绪状态[3]。②饮食护理:为了促进疾病快速恢复,合理的补充营养,提高患儿的饮食状态和营养状况是有必要的。首先要评估患儿的日常饮食状况,了解其是否存在偏食情况。饮食护理时尽量根据患儿的年龄阶段规划饮食方案,每日补充适当的营养元素。③语言护理:康复训练过程中吗,要针对已经开口说话年龄的患儿加强发音纠正,同时采取卡片形式指导患儿对简单事物展开重新认识,刺激患儿记忆力提高语言能力[4]。
1.3 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有效率、满意度以及疾病加深的概率。①护理有效率:结合脑瘫患儿的临床症状展开护理评估。有效:肢体、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显效:功能恢复效果较差[5]。无效:语言及肢体功能未得到改善。②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将其发放给患儿家属,针对护理结果、护理态度、护理服务、护理质量等四项内容进行评估,总分10分,1-3分(不满意),4-6分(较满意),7-10分(满意)。满意与较满意人数之和越大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越高。③疾病加深概率:以肢体不协调、语言障碍、智力障碍三项作为加深的评价的标准,统计护理后三项指标的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采取SPSS 25.0统计学软件,()为计量资料,n(%)”为计数资料,计量及计数资料分别用“t”及“χ2”表示差异,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有效率。循证组护理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有效率[n(%)]
2.2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满意度。经循证护理干预后,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如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满意度[n(%)]
2.3 对比两组患儿疾病的加深概率。此外循证组中患儿病情开始加深的概率为(8.1%)低于常规组(22.4%),P<0.05,详细如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儿疾病的加深概率[n(%)]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的疾病类型,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伴或不伴有感知觉和智力缺陷。由发育不成熟的大脑(产前、产时或产后)先天性发育缺陷(畸形、宫内感染)或获得性(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核黄疸、外伤、感染)等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2]。该疾病对患儿以及家庭造成的影响较为深重,在基础治疗的过程中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必要的,此外需要展开积极的康复训练,在这过程中结合积极的循证护理,利用科学的护理思想完成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结合循证护理时,我们能够发现脑瘫患儿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和饮食问题。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与脑瘫患儿本身存在一定的智力缺陷,外界事物的认知不足有较大关系。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医疗人员的过度防备和仇视心理,此外会因一系列治疗手段诱发强烈的哭闹情绪。鉴于此积极心理干预具有必要性,此外结合饮食干预以及语言训练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6]。这种护理方式是现代临床上新型的护理模式之一,经多次的临床试验发现效果相对显著,并且易于被患者接受。为了证明循证护理的临床疗效,本文结合我院98例 脑瘫患儿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循证组护理的有效率为(95.9%),满意度(97.9%),均高于常规组有效率(79.6%)满意度(81.6%),差异显著;此外循证组中患儿病情加深的概率为(8.1%)低于常规组(22.4%),P<0.05。这说明,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具优势,可以有效的改善患儿情绪,并提高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小儿脑瘫康复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同时能够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稳定病情,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