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E 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在肾移植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分析
2020-07-21王静乔建红张淑香王兆浩张恩胜门同义沈彬操晓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泌尿外科山东济南5004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神经外科山东淄博55400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济南5004
王静,乔建红,张淑香,王兆浩,张恩胜,门同义,沈彬,操晓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泌尿外科,山东 济南 5004;.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淄博 55400;.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山东 济南 5004〕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在住院患者中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1],是美国最常见的三种心血管疾病之一[2]。2015 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与世界血栓专家委员会将VTE 作为特殊致死病因,纳入世界卫生组织下一个疾病负担的全球性研究[3]。美国质量论坛、联合委员会和外科护理改进项目倡议,必须改进VTE 预防措施并重视住院患者VTE 的风险识别[1]。国外提倡通过建立全院范围的预防管理体系,实施优化抗VTE 全院性战略,系统评估患者VTE 发病风险,提供适当的预防措施[4-6]。
VTE 是外科手术后主要并发症已经得到广泛共识[1],《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指出,必须对重点科室尤其是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产科、妇科、肿瘤科等重点患者实施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风险评估[7]。肾移植手术是泌尿外科四级手术,发生VTE 风险高,但鲜有肾移植患者围术期VTE 防控方面的报道,本院作为全国静脉血栓防治基地之一,构建了VTE 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防控体系,保障了肾移植患者围术期安全并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病例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整群抽样,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18 年—2019 年412 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 年的222 例肾移植患者纳入实验组,2018 年的190 例肾移植患者纳入对照组。纳入标准:① 年龄≥16 岁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肾移植手术患者;② 临床资料完整且能配合围术期风险评估及干预措施;③ 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① 术前院外带入静脉血栓或院内肾移植手术前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② 情绪不稳定,不愿意配合本研究者;③ 入院时凝血功能障碍者。将两 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实施肾脏移植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同种异体异位肾移植术,手术部位为受者髂窝。在做好围术期常规治疗护理同时,对照组患者采用VTE 常规预防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VTE 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防控体系进行VTE 风险防治管理。
1.2.1.1 VTE 常规预防护理措施
1.2.1.1.1 患者基本教育:风险告知,讲解引起VTE 的危险因素,告诫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避免久站、避免卧床时间过长;鼓励患者多饮水降低血液黏稠度,低脂、低盐、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控制血糖血脂,肥胖者积极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下肢静脉穿刺或输液,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
1.2.1.1.2 患者活动指导:术前做好健康宣教,术后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下肢无血栓者做被动、主动运动。对于麻醉未醒或不能自主活动的患者,应指导家属给予按摩下肢和被动踝泵运动;麻醉清醒后,患者进行主动踝泵运动。肌肉按摩:从足部到大腿由远到近按摩,10 ~30 min/次,8 次/ d。踝泵运动:足背伸屈动作,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 s,呈20º~ 30º,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 s,呈40º ~ 50º。踝部绕环动作: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为中心,脚趾作360º绕环,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做10 s,尽量保持动作幅度最大。足背伸屈和踝部绕环动作为1 组 (约40 s),每次8 组(约8 min),8 次/ d。
1.2.1.1.3 物理预防:术后卧床期间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30 min/次,2 ~ 4 次/ d。
1.2.1.1.4 药物预防: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观察出血等不良反应。
1.2.1.2 VTE 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防控体系
1.2.1.2.1 VTE 综合防控三级管理:一级决策层为VTE 防治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医疗质量副院长担任组长;二级控制层为VTE 防治管理办公室,由医务处、护理部、临床专家组成;三级执行层为重点科室VTE 防治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和本科室医务人员3 ~ 4 人组成。
1.2.1.2.2 VTE 综合防控四级网络:住院患者VTE 风险筛查预警预防,由医生、护士负责使用Caprini 2005 版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风险筛查并根据预警评分层级采取预防措施。VTE 临床筛查诊治及监测,由医生、护士、药师、技师负责完成与VTE 诊断、治疗和监测相关的检测方法及技术。VTE 监督管理机制,由医务处、护理部、信息科负责建立VTE 绿色通道,加强各学科协作交流,全程监控院内VTE 患者会诊、转诊、病例讨论和查房等制度的落实情况,并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反馈,形成长效机制。出院患者VTE 随访,由医生、护士负责,VTE 患者定期到血管外科复诊,护士指导患者及家属VTE 预防措施,实施延续护理服务,信息中心提供数据支持。
1.2.1.2.3 制订VTE 相关管理制度并定期培训考核:编制VTE 防治工作手册,包括实施方案、小组职责、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预防及护理规范、住院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流程、患者VTE 风险评估和出血风险评估、知情告知书、VTE 管理医护检查标准等。组织全院各科室、各级医务人员参加VTE 专题培训,尤其是VTE 高风险科室的医务人员应重点培训考核。
1.2.1.2.4 选择风险评估模型和预警评分层方案:采用Caprini 2005 版风险评估模型以及Caprini 2005预警分层方案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8-9],见表2。
1.2.1.2.5 信息平台支持:建立VTE 预防网络和微信平台,进行动态联系管理,将Caprini 2005 版风险评估模型以及Caprini 2005 预警分层方案嵌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护人员手持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评估方便,同时设置自动提醒功能,便于动态评估。
表2 预警评分层级及预防措施
器官移植中心作为综合防控体系的三级重点科室,科主任是科室VTE 防治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安排VTE 防治专员专职负责科室VTE 管理,对肾移植围术期患者进行动态风险预警筛查和 防治。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 d 及术后1、7 d 行凝血常规检测,重点监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于术前1 d、术后7 d 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双下肢静脉血流情况。两组患者如果出现PTE 相关临床表现,则进行CT 肺动脉造影检查,以确诊PTE。实验组于术前1 d 及术后1、7、14 d 应用Caprini 2005 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分并采取相应预警方案,监测肾移植患者术后VTE发生率、病死率、住院天数,实验组Caprini 2005风险评估模型评分及分层情况以及发生VTE 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伦理学: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2020-S510)。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D-D 比较(表3):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1 d 和术后1 d 的D-D 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7 d 两组D-D 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3 两组患者D-D 指标变化比较
2.2 两组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流超声检查结果、 住院天数比较(表4):对照组双下肢静脉血流超声阳性率发生率高,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住院天数多于实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4 两组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流超声、住院天数对比
2.3 两组患者术后VTE 发生率比较(表5):VTE发生率为单位时间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和(或)肺栓塞的例数(排除入院时已诊断或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情况的患者)/单位时间内收治的患者总数×100%[10]。VTE 病死率,为单位时间内发生深静脉血栓和(或)肺栓塞死亡的例数/单位时间发生深静脉血栓和(或)肺栓塞的患者总 数×100%[10]。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VTE 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DVT、PTE、VTE 发生率比较
2.4 实验组Caprini 2005 风险评估模型评分及分层情况以及发生VTE 情况(表6,表7):实验组患者1 于术后7 d 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 (calf muscular vein thrombosis,CMVT),患 者2 于术后14 d 发生CMVT,风险评分见表7。
表6 实验组Caprini 2005 风险评估模型评分及预警分层(例)
表7 实验组2 例VTE 患者风险评分及预警分层
3 讨 论
3.1 静脉血栓防控意义重大:VTE 起病隐匿、发病突然、危害大,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及围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恶性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11]。据统计,美国每年有25 万住院患者发生VTE,每年肺栓塞导致10 万人死亡,其中三分之一VTE 发生于外科术后[12],但外科术后VTE是可以预防的[13]。血管内壁损伤、血流速度异常和血液成分改变是形成VTE 的重要因素。① 肾移植患者术前大部分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部分患者留置中心静脉透析导管[2],这些因素加重了血管内膜及胶原暴露和损伤,导致血小板聚集,易于发生静脉血栓;② 术前血液透析会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高,凝血功能异常,有出血倾向或易并发血栓形成,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14];③ 肾移植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腹部刀口及留置尿管引流管致患者活动受限,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血流滞缓,易于形成静脉血栓。因此,肾移植术后如何避免VTE发生,保证肾移植患者顺利康复尤为重要。医院作为全国首批血栓防范示范基地,院领导高度重视,多学科协作,全面筛查,重点预防和预警,规范诊治,强化监督,积极构建和推进院内VTE 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防控体系,鼓励患者参与,起到积极预防和快速处理作用,在保障肾移植患者围术期安全方面效果显著。
3.2 选用D-D、双下肢静脉血流超声、Caprini 2005 风险评估模型评分以及预警分层方案:本研究选用D-D、双下肢静脉血流超声检查作为监测指标,国内外研究表明,D-二聚体检查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差[15-16],可用于急性VTE 的筛查、特殊情况下DVT 诊断、疗效评估和VTE 复发的危险程度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临床应用广泛,是DVT 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筛查和监测[17]。多项国外研究表明[18-20],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预测VTE 方面敏感性高,应用广泛。Caprini 风险评估模型及预警分层方案也适用于中国住院患者[21]。本研究采用Caprini 2005 风险评估模型评分以及预警分层方案进行干预,在患者住院全过程中,动态评估VTE 发生的可能性,早预警、早识别、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
3.3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国外报道,肾移植受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6.2%~8.3%,肺栓塞的发生率为2.1%~3.1%[22]。国内学者苗芸等[23]报道肾移植受者中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本研究中实验组VTE 发生率为0.91%,对照组为4.69%,均低于国外研究结果,但对照组略高于苗芸等研究结果。本研究中对照组双下肢静脉血流超声阳性率发生率高,住院天数多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对照组采用VTE 常规预防护理措施也起到了预防作用,但是VTE 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却能显著降低肾移植患者术后VTE 的发生率。有效的院内防控体系对保证围术期患者安全起到积极作用,与黎凌云等[24]的研究结果一致。
应用Caprini 2005 风险评估模型评分及预警分层分析实验组发生静脉血栓的2 例患者,与年龄、肥胖(BMI >25 kg/m2)、中心静脉置管、大手术、大手术史危险因素密切相关,2 例患者于术后7 d 和术后14 d 分别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血栓(calf muscular vein thrombosis,CMVT),预警分层为高危和极高危。CMVT 属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中的周围型,泛指小腿比目鱼肌及腓肠肌静脉丛血管内的血栓,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其中又以比目鱼肌静脉丛血栓最为常见[25]。而发生肺栓塞的患者中,约有5% ~ 33%与CMVT 相关[26],因此,CMVT 也不容忽视,本研究证明Caprini 2005 风险评估模型很好地预测了DVT 的发生。
3.4 本研究不足:本研究中虽然将Caprini 2005 版风险评估模型以及预警分层方案嵌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护人员应用PDA 动态评估,但根据围术期患者病情变化动态评估工作量大,医务人员对Caprini 2005 风险评估模型中的39 项危险因素理解存在差异,导致评分有误差,信息化不够高效。
有研究报道医院自主设计了面向VTE 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基于Caprini 风险评估模型对患者VTE 发生风险进行自动评估、动态监控、预警提醒和防治措施建议,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自动化抓取,以及不良事件上报的自动触发,自动生成每个月住院患者VTE 防治信息总表,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27-28]。因此,进一步完善信息支持系统,提高评估效率是以后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