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达出个人的语音

2020-07-20纳兰

散文诗 2020年2期
关键词:危石暗礁张静

纳兰

读张静的《低音区》组章,我最先想到的是希尼曾说过的“传达出个人的语音”的观点,他说:“诗人需要超越自我以达到一种超于自传的声音。当事情如此发生时,在诗性言说的层面上,声音和意义像波浪一样从语言中涌出,在那如今比个人所能期望的更为强劲和探邃的形式‘之上,传达出个人的语音。”从“低音区”的命名中,也能瞥见作者“吹出正确的哨音”的取向。对于身处现实世界,她有感应。“駁杂的合租院”就是一个小世界,但是却困不住一颗追求自由的心;“满天无人认领的星辰”,她有种遗失的亲人般的相互“确认”。她能在大地和星空两个维度上体察这个世界,而后在诗中释放自己的“心灵能量”。

孤独、暗礁和恒星是思想的三种基本力量。孤独是现代诗人的原状态,毕肖普甚至会说:“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暗礁是诗人心灵所遭受的挫败和苦难,“而光伸出那么多手,仍无法解救贯穿在身体里的疼痛”。这或许就是诗人所要遭遇的“暗礁”。“泉声咽危石,危石是另一种的苦果”。或许,“咽”正是泉声和危石的相处之道,对诗人具有启示性。诗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会把“暗礁”转化为输出诗意的岛屿,经历过暗礁的人,才会骄傲地说出“豢养过光芒的铜镜”(《黄昏》)。而恒星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理想状态。一个优秀的诗人要时常忍受孤独,并巧妙避开现实中的暗礁以及渡过“思想的浅滩”,向着恒星的目标奔去。

“独上高楼”作为开篇,给人一种“独觉”和“高处不胜寒”之感。既写“独”的状态,又写所思之“高”和灵魂所处之高。“那双驾驭过高度的翅膀,才深知消逝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黄昏》),这或许就是高处所独有的洞见。用草尖、钉子和石头等几个寻常意象,就写出了人生在世的诸般无奈、妥协和牺牲,对命运的抗争。独上高楼,是对“深渊的人间”身与心的暂时性逃离。从她的诗句中,能感受到一种情感的纯度和思想的厚度的双重力量。比如,“你能把影影绰绰的荆棘握成嘀嗒的指针吗?你能找到地址和邮编双重丢失的未来吗?”诗中传递了太多的信息,“荆棘”和“指针”在一句诗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巨大的爆破声。诗中混合了荆棘握着的“痛感”和指针嘀嗒的“缓慢感”,痛的感觉因慢而无限加深,慢的感受因痛而变得更加缓慢。在她半是诘问、半是质疑的诗句中,既被排比的气势所折服,造成“波浪翻涌”的剧烈反应,也被诗中传递的强大的转化力所鼓舞,张静的个人独特的主体和情感转嫁到读者的主体和情感,产生一种心灵的共振。她在寻找“高处的意义”、自我松绑和自我疗救之道,既在“一段摸黑的思想”里徘徊,也终将会在“生命将绽放那必将绽放的”结局里欢欣。她懂得“熬”的智慧,也懂得“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的圣训。

《怀念》一章写父亲,也提到孤独,“嚼着黑暗就能喂养一大堆孤独的人,是我的父亲”。令人生出一个念想:莫非孤独也是“遗传”?“他抵达的,我也必将抵达,他品尝的,我也必将品尝”,在作者深情的笔下,“父亲”不曾远去。她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美景,福祉,用来医治荒凉的妙药”,也在“散了架的鱼网,还能在与梭子的重逢中变成年轻的丝线”的“世事推敲”中伤怀。

在《大雨下个不停》中,也不缺少孤独的元素。“它让孤独无处藏身,悄悄潜人梦境,但梦也不是安全的地方,也有恐惧和不安,失败和不幸。”这雨既是指天空中所下的雨,也指一场精神之雨、灵魂之雨或“体内的呐喊”。“灵魂出窍,这雨脱不了干系。这雨脱壳而出,说明生命还不是一堆无用的血肉”(《午后》),在张静这里,雨就是灵魂的隐喻,雨的脱壳而出正是为灵魂寻求更为恒久的栖息之所。

在《下午茶》充满禅意的诗中,作者诗意阐释着“禅茶一味”和“诗禅一味”的哲思。“雀舌吐纳着岑寂的语言,如果不断续水,这语言就不断地复制,这午后就克隆出不一样的流淌。”“滚烫”和煎熬,就是“释放出骨头里的香”,就是“使诗的声音和意义从语言的波浪中涌出”。“续水”就是使“岑寂的语言”变作“流淌的语言”。“把体内的小野兽锻造得,像草原上唯一的王”,这,也许就是作者所深谙的一种“诗的锻造”的炼金术吧(《渴望如虎》)。

“前面就是热闹的人间了,为了不让人看出硝烟,你掸了掸尘土,整了整衣领,加人孤独的行列”(《黄昏》)。阅读《低音区》的过程,也是一种“加人孤独的行列”的融人过程。张静的散文诗有诗之张力和思想的力量,她发出了个人的独特语音,我们还能在“独特语音”中体味“余音”。我们感受“孤独”的状态,同时也体会到作者的语言的光芒。

猜你喜欢

危石暗礁张静
刀削山峰危石立 谁栽松树直亦奇
G318康定段上瓦斯危石(岩)群发复合型灾害治理研究
地下厂房不同失稳模式下危石加固机制研究
暗礁
警惕“洗产地”暗礁
老人学拉丁要避开“暗礁”
Self—redemption in Desire—Analysis of Desire under the Elms
隧道爆破对山顶危石振动影响的监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