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微创新点亮信息技术教学

2020-07-20张丽萍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6期
关键词:作品环节情境

摘要:将微创新引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是专注于学生创造性生命成长的需求,也是推动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从架构微创新情境、设计微创新环节、创作微创新作品、进行微创新点评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關键词:微创新 情境 环节 作品 点评

真正的教育应当立足学生的立场,专注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微创新”看起来小,但它不仅可以丰富教育科学的宝库,还可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更需要微创新。因此,用微创新点亮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内涵的旨归,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点呢? 我认为,在学科的教学中应致力于营造引人入胜的创新微环境,精心设计循序渐进的创新微环节,鼓励学生做出带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创新微作品,并细致做好对不同层次作品的创新微点评。

一、情境微创新是信息技术教学的触发器

兴趣是创意作品产生的前提条件。正如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充满创意的教学情境恰好是能在最短时间激发学生兴趣的触发器。创设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的知识常带有新奇或能引出新奇的内容,学生对新奇的内容通常感到新鲜、有趣,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就会积极探索,敢想敢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在上课初始通过创设创新微情境就可以立刻激活这个触发器。

如何才能让这个触发器更有效?首先要以信息技术知识的直观效果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学生在有了兴趣的基础上,要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其次,教师要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鼓励学生,始终坚信每位学生都能创造出有自己鲜明个性的、体现个人创造力的作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对维持学生探索的兴趣尤为重要。例如,在讲解Powerpoint路径动画时,先给学生看两个具有极强视觉震撼力的作品,作品中巧妙的构思、完美的动画效果彻底征服了学生,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触发器就达到了理想中的效果。

二、环节微创新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助推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出彩的教学微环节,鼓励学生树立“尝试”创新意识,敢于参与,敢于提出,就是成功。

第一,积极发现创新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教师要培养学生随时准确、及时地捕捉奇思妙想,不但能丰富思路,训练思维能力,尤其能不断强化自己主动积极思考的意识。因为好的闪光点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并能带动全班同学发散思维,尽情品尝香甜诱人的创意之果。有创新点的环节设计能让学生点燃思维的火花,弘扬独特的个性,展露创新的潜能。

第二,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能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基础好的、创新和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用小组讨论、对比分析的形式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以提高作品含金量,而对于基础稍差、创新和自学能力弱的学生则可适当放宽要求,鼓励他们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发散思维使作品在原有版本上提升一个档次。

三、作品微创新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合成器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其本身就体现了技术性的要求。掌握技术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发挥创造性,让学习技术的过程充满乐趣,让展示技术的成果创意无限。我在教给学生技术完成电脑作品的同时,强调思维的创新,课堂设计时特别注重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兴趣,并结合近期的热点话题,尽量让学生学得开心,通过难度要求不高的技术完成自己满意的作品。

例如在Photoshop讲到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时,我先挑选了快速选择工具、魔棒工具等相对简单实用的工具让学生领略这个软件的魅力所在,具体课程设计为“让古装人物穿越到我们学校”。我提供了几个Q版古装卡通人物图片和校园门口、操场、食堂等学生熟悉的场景照片,让学生进行图片合成。这个选题本身充满创意和搞笑元素,而学生提交的作品中更是创意百出,有的把人物放在斑马线上和大家一起过马路,有的让人物在操场做俯卧撑……

四、点评微创新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稳定器

点评作业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点评肯定、赞扬学生的优秀做法和创意做法,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向教师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学生抱着很大的兴趣,很认真地完成了一件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这时老师对其“战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就显得特别重要,能持续维持学生的创造兴趣,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器”。

对学生而言,参与到点评作品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要学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描述创作理念和创作过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敏捷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要学会评价他人的作品。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既可以给他人提供改进意见,也可以从他人的作品获得有益的经验。

综上,信息技术教师要学教学中以“微创新”贯穿始终,主动架构微创新情境、设计微创新环节、创作微创新作品、进行微创新点评。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现教学互动效果,启动学生独立学习,积极思考,使学生树立“求新、求异”的观点,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留多一点空间给学生创作的天地,那就多有一份创造的成果。

张丽萍   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作品环节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做优秀记者:如何从一般素材中“挖”重大新闻
对丁旭东音乐作品的探究和分析
简论20世纪的法国文学潮流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