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本土化的现代课程体系:澳门的抉择与实践

2020-07-20贺诚

中小学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习领域课程改革

贺诚

摘要澳门回归20年来,“爱国爱澳”核心价值深入人心,书写了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时代篇章。澳门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成效为目标,《澳门非高等教育纲要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坚持弘扬爱国爱澳精神、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按照“两级课程一体化”的思路进行整体设计。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将“关键能力”“核心品格”渗透到各个教育阶段、各个学习领域及其科目的“基本学力要求”中,建立了一套完备、成熟、富有本土意识与特色的现代课程体系。

关键词 澳门教育;课程改革;爱国爱澳;核心品格;基本学力要求;学习领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6-0053-03

201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20年来,特区政府积极实施“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施政纲领,全力推动人才培育工作,“爱国爱澳”核心价值深入人心,澳门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与整体的社会经济保持较好的同步发展。尤其是澳门基于历史条件和自身特点,不断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使其从无序进入有序、从多元渐有同一、从标准寻求多样、从本土融汇世界,书写了澳门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时代篇章。

一、完善政策制度,建立课程决策新机制

针对回归之前澳门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制度存在较大缺失的状况,提升教育质量,实施课程改革,既是澳门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顺应澳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1. 明确课程改革目的: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成效,成就每一位学生

由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政治生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澳门的课程改革与发展既不同于内地,又有别于港台,有着鲜明而独特的教育特质。如何遵循澳门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既充分反映澳门教育及其课程的多元化,又自觉回应回归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以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已成为澳门非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

因此,澳门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成效,成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获得全面、均衡、主动的发展,由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和人才培养素质。

2. 逐步完善教育制度,为课程改革发展建立制度保障

澳门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与教育发展方向的不断调整,成为澳门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澳门回归后,特区政府努力推动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是于2006年12月正式颁布并实施了《澳门非高等教育纲要法》。这是澳门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以法律文本的形式,对澳门特区非高等教育作出顶层设计与保障,明确规定了澳门回归后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等,为建立、形成、实施“一国两制”下的澳门非高等教育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与法律依据。

之后制定颁布的《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本地学制正规教育课程框架》《本地学制正规教育基本学力要求》《学生综合评鉴制度》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則为澳门的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开创了澳门课程改革的新局面。

二、绘制课改蓝图,实施课程本土化设计

如何从澳门实际出发,在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借鉴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澳门的本土化的课程制度?

1. 确立课程宗旨:培养爱国爱澳的创新型公民

澳门的教育,历史上延续了华人教育及儒家文化的传统,比较重视品德教育和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培养,同时也客观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那么,澳门回归祖国后的教育应该走向什么方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就成为澳门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因此,澳门在非高等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中,首先明确要坚持弘扬爱国爱澳精神、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澳门非高等教育纲要法》第四条“总目标”开宗明义规定:“相关实体致力培养及促进受教育者爱国爱澳、厚德尽善、遵纪守法的品格,使其有理想、有文化及其具备适应时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养成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强健体魄。”根据这一“总目标”,澳门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宗旨得以确立,即在于帮助、促进每一位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德、智、体、群、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对国家对特区有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公民。

围绕此宗旨,特区政府在2009年编制完成了《共建优质教育,促进全人发展—澳门特别行政区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蓝图》,提出中、小、幼各教育阶段都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六种“关键能力”(阅读与语言能力、运用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能力、运用信息科技的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批判思考与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三大“核心品格”(品德与公民素养、健康素养、审美素养)。这充分体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祖国一个特别行政区的澳门,其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要重视地区发展的特殊要求,要遵循澳门课程传统,考虑师生实际,努力顺应新情况、新挑战,以不断增强年轻一代在参与未来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

2. 调整课程领导机制:实现“两级课程一体化”设计

《澳门非高等教育纲要法》在规定由政府以专门法规的方式制定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框架”及其“基本学力要求”的同时,明确指出:“学校在遵守上述法规的基础上,方可自主发展校本课程。”这是对课程领导机制的一次重大调整与本质转变。

在此基础上,澳门的课程按照“两级课程一体化”的思路进行整体设计。第一级,根据特区发展的全局需要,以法规形式,按照基本标准制定“课程框架”,体现特区政府的教育意志。在“课程框架”中,提出优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课程思想、结构、原则,确定核心课程及其各项要求,包括具有一定弹性的课程计划、课时数等。同时,建立各门学科教学的“基本学力要求”,设立最基础的教学要求保障,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第二级,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在“课程框架”内补充设置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包括设计一部分选修课程科目与活动课程项目,确定、调整课程计划中具体的课时分配,形成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也可依据校况学情,提出教学要求。二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有机结合,构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其中,国家(政府)课程起定向作用,但留足空间,如课程领域中科目的多样化选择、以学段总分钟数来计算的弹性课时数等,都为学校校本课程进行校本化的补充、完善创造了条件。这样既有利于改变澳门长期以来缺乏课程规范而导致的散乱局面,加强课程领导与管理的制度导向,也有利于克服课程大一统带来的传统弊端,发挥学校积极进行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自主作用,较好地体现统一性与多元化相结合的现代课程特点。

三、搭建课程框架,开创建立现代课程体系

如何基于上述课程思想与目标,建立课程框架,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把“关键能力”“核心品格”渗透到各个教育阶段、各个学习领域及其科目的“基本学力要求”中,是澳门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工作。

1. 融汇时代性与地域性,调整课程结构与学习内容

在特区政府2014年颁布的《本地学制正规教育课程框架》中,制定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及高中教育课程的基本架构,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发展准则、学习领域的划分、教育活动时间的安排,还包括各教育阶段主要科目的设置等。这为澳门非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开创建立了一套完备、成熟、富有本土意识与特色的现代课程体系。其中在课程结构与学习内容方面有如下一些比较重大的调整。

其一,在课程科目之上设置学习领域。把知识领域中基本的、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保障学生有机会获得多元、均衡的学习经验,促进全人发展,培养综合素养,反映了现代科学在分化的基础上呈现新的整合趋势。

其二,加强品德与公民教育。在小学、初中、高中单独设立“品德与公民”科目,并明确规定该科目在各个教育阶段必须达到的教学活动时间,以有效保证实施教育。这对于澳门回归祖国后,在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开展以“爱国爱澳”为核心价值的国情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三,重视文理平衡、体艺兼长,强调突出个性、和谐发展。在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顺应国际课程发展潮流,根据澳门学校实际,开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将学科必修课程与活动选修课程进行重组,为充分开启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

2. 兼顾规定性与个性化,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门中小学在推进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比较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既体现特区政府教育意志的刚性要求,又充分考虑澳门本地多元文化特质的弹性诉求。

其一,课程的整体结构,是指各种类型的课程及其相互关系。从课程范畴来说,包括国家(政府)规定课程与校本课程;从课程属性来说,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从课程方式来说,包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从课程形态来说,包括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等等。具体到学科课程内,工具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体艺学科之间的关系与比例,则通过弹性的学段总分钟数加以明确。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也有明确的时间划分,既突出学科教学的课堂主渠道作用,也体现活动教学的课堂拓展性要求。而弹性的课程时数设计,不但為学科之间的协同与互补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学校在课程的统筹谋划上留出可发挥的空间。

以高中为例,澳门的《中国语文》是国家(政府)课程的工具学科、必修学科,所安排的教学时数为高中三年总课时数32000~38000分钟。在这个弹性时间内,各学校可以选择开设每周5节或者7节,也可以高一每周开设8节,高二、高三每周各6节,根据具体需要,可以有相对较灵活的变化。

基于这样的课程整体结构,澳门的“课程框架”能够得到较好的体现,校本的因素可以有较多的发挥,各学校可以按照自己的办学需要,开设个性化课程。例如:教业中学将“国学经典”“书法”“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列为必修科目,以更好地开展爱国教育。

其二,课程的具体结构,主要是指学科教学大纲及教科书。澳门的学科教学大纲即各学科“基本学力要求”,它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明确了每一门学科的基本教育准则和基础教学要求,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达成的教学目标,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对于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澳门的教材处于自由泛滥的状态,连单一科目教材也依赖引进,更不用说建立完整的教材体系。回归后,特区政府在建立形成课程体系的同时,逐步加强教材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澳门开始组织编写一些学科教材或者提供高质量教材的选用建议,如目前编写完成并开始使用的《品德与公民》、中学《历史》、《中国语文》、小学《常识》等教材,教材建设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3. 明确教学重点和“学力要求”,保障教与学“有章可循”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澳门针对本土教育教学的现状及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课程教学重点。例如:幼儿教育阶段要注重启蒙性,避免小学化倾向;小学教育阶段要突出基础性,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提升;中学教育阶段要体现发展性,引导学生确立人生志向,做好生涯规划。

同时,澳门通过建立课程教学基准,为课程实施与评估提供明确的依据。2019~2020学年,澳门正规教育的15个年级,将全部实施新的《本地学制正规教育基本学力要求》。“基本学力要求”分不同学习领域或科目制定,对学生在经历了某个教育阶段的学习之后,所应该达成的教学要求都加以具体的描述或界定,也反映了学生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最关键的核心素养指向。这就使课程改革落地于课堂教学中。它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目标意识和主动性,还为课堂评价、教学分析、质量检测等提供了可参照的依据,使教与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此外,各学校也根据特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指引,结合学校实际开展课程评价改革,探索实施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等。特别是参加PISA测试的外评机制逐步形成,正成为学校课程教学乃至质量检测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以提高阅读、数学、科学三大素养为核心的评价指向,愈来愈反映出与澳门非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一致性。

(编辑 谢 凡)

猜你喜欢

学习领域课程改革
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探讨行动导向教学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向中小企业的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