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之外的湖北

2020-07-20朱七七

旅游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神农架大峡谷黄冈

朱七七

湖北,润泽楚天,水网纵横,湖泊密布,因此又称“千湖之省”。在湖北,从来不缺乏好山好水好美景。

不单有三峡那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还有“八百里清江画廊”的恩施,神秘原始又美不胜收的神农架……似乎这里的山皆可入画,水皆可成诗,一处处美景數不胜数,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大美湖北。

长江三峡,险峻壮丽的不像话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公里。三峡两岸悬崖峭壁陡立,风光秀美。当年在大诗人李白的诗中是这样的场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今有了跨世纪的伟大工程三峡大坝,使得大坝上下游水位落差达到一百多米,要想再体验“千里江陵一日还”,还有些难度了。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情如画:传统的三峡吊脚楼点缀于山水之间,久违的古帆船、乌篷船安静地泊在三峡人家门前,溪边少女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各种习俗风情体现着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走进峡江吊脚楼,峡江妹子载歌载舞,手中的红绣球飘飘欲落,这时清秀的三峡少女为你捧上一杯峡州清茶,你会觉得如梦似幻、亲切怡然。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苏辙、黄庭坚,南宋陆游,清代张之洞,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等等。诗人们用他们的灵性之笔,或写三峡人家,或写橹声帆影,或写蛤蟆甘泉,或写青山飞瀑,或写秀峰奇石……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三峡人家的神奇景色和浓郁风情。

三峡人家融合三峡文化之精髓,巴风楚韵,峡江今昔,一览无余。

谜一样的神农架,美不美

这世间,总会有些刻骨铭心的人,记忆犹新的景,魂牵梦萦的地儿,缠绕着你一辈子,难以忘怀。神奇神秘的神农架,就是这个人,这幅景,这块地,以其蛮荒的历史、诡谲的传说和神奇的生物世界,散发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神农架是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风景美不胜收,既有雄浑壮阔之风,也具有婉约秀丽之情。自然风光是神农架的根本,而秋季则是它最美的时候,轻轻摇曳的树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幅耀眼的金秋名画。如果说神农架的秋天是一场天然的视觉盛宴,那神农架春天盛开的杜鹃花更是能时时撩拨你的心弦。神农架是名副其实的杜鹃花之乡,在神农架,从海拔1200米到3000米都有高山杜鹃的足迹。神农架有杜鹃花科植物7属35种,杜鹃花属植物22种,占到湖北省杜鹃花种数的一半以上。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花儿,棵连棵、枝连枝,连成花海,如朵朵红云,似灼灼火焰。它秒杀了玫瑰的高贵、桃花的娇媚、梅花的孤傲,悄然淳朴地绽放。

雾也是神农架的特色,层层叠叠,时而飘舞,时而翻腾,时而流淌,时而在山腰间,时而在山顶上,层峦叠障的青山老是被雾环抱着,若隐若现,这让充满神秘气息的森林更加扑朔迷离。此时我的感受就是好想化成雾,好想被雾环抱着,在青山绿水中自由安闲的升腾、飘浮。

在神农架茫茫林海中漫步,感受世事沧桑,看着那粗壮的树根千头万绪地深扎在岩石和少许的土壤里,是那么的有力,经过了若干年的风雨,也不曾让它们倒下。森林里有鸟鸣声,还有那清脆的流水声,时急时缓,时高时低,时远时近,时飞跃时平缓,悦耳而美妙……再加上神秘的云雾,给神农架森林增添了一份神韵。

神农架除了传说中充满神秘色彩的“野人”之外,还是金丝猴的主要活动地点,这里有全球首个金丝猴野外研究机构——中国神农架金丝猴保护研究基地。还有充满文化内涵,以万年神农、千年杉王为表现的国内目前最大的祭祀炎帝神农氏的祭坛——神农坛。

那素有湖北“呼伦贝尔”高山平原之称的大九湖,她美在粗犷、美在清秀、美在朦胧,既可以领略原始大湖的粗犷之美,又品味到了水乡江南的清秀之韵。

恩施大峡谷,藏在深闺的旷世仙境

很难想象,湖北居然有这么个仙境。它的美可以与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峡谷内有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每一种元素都足以令人难以忘怀。它就是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地处湘、渝、鄂三省交界处,是清江流域最美丽的一段。峡谷全长108千米,面积达300平方千米,天坑、地缝、绝壁、峰丛、岩柱群、溶洞、暗河等地质景观一应俱全。

绝壁栈道是整个峡谷精华的部分,全长488米,118个台阶,海拔1700米、净高差300米之绝壁山腰间,行走其间步步惊心,步步是景,可真是玩的就是心跳。大胆的你,如果在这上面极目远眺,也的确是心旷神怡。

鞠躬松,它是恩施大峡谷的五大奇观之一的一个代表。在喀斯特地貌里,有绝壁者无峰丛,有峰丛者无绝壁。而在这里兼而有之,不得不说是个奇迹。黄山的“迎客松”,天下闻名,迎客松是张开双臂笑迎天下游客。大峡谷这棵松却代表着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远方的游客深深地鞠个躬,既表示欢迎,又代表恭送。

“一炷香”则是大峡谷景区里最让人难忘的部分,它高约150余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它风吹不倒,雨打不动,傲立群峰之中千万年,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相传,这根石柱是天神送给当地百姓的一根难香,如遇灾难将它点燃,天神看到袅袅青烟,就会下凡来救苦救难,所以当地百姓称它为“难香”,这难香又长又细,晴空万里时,一朵白云叠在峰顶,远远看去就像天上的香火,宛若仙境;阴雨天气时,升起的一层薄雾,就像一缕青纱,将它打扮得若隐若现,妩媚动人。

如果你以为大峡谷的精华就这些了,那就错了。还有云龙地缝不可不看。云龙地缝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1-2.9亿年间、跨二迭纪与三迭纪的灰岩;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地缝上共有7条半瀑布(有一条瀑布叫“半流瀑”,丰水期有,枯水期无,故称半条瀑布)。云龙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两、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

除了恩施大峡谷,恩施的屏山峡谷也是一个神奇的所在。这里江水清澈见底,绿得就像翡翠,可以看到河里的水草、石子和小鱼,湖面倒映着蓝天,如同镜中画,美的让人窒息。船行上面犹如飘浮空中,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那真是一片水清如镜的仙境净土。

总之,恩施的春天,远山如黛,近水微澜,繁花似锦;恩施的夏天,是一个天然的空调房,别处都是夏日炎炎,这里却是清凉如春;恩施的秋天,是枫林、杉树层林尽染,画卷天成,美不胜收;恩施的冬天则是白雪皑皑、玉树琼枝,仿佛是一派北国风光。所以,即使在2020年,错过了恩施的春天也没关系,它的夏天、秋天、冬天一样美丽。

关公大意失的荆州什么样?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每次看到关公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的篇章,我都满心忧伤,老爸就笑话我:“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现如今,已没有了昔日的稚气,但却对荆州充满了期待,这座古城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不妨一起去看看。

荆州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建城历史长达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荆州吟诗作赋。

如果想了解荆州,要看古城墙。荆州古城,城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5公里,高8.83米,共六座城门,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荆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楚国的官船码头和渚宫,后成为江陵县治所,出现了最初城廓。经过三百五十多年的风雨,现存的古城墙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筑。现耸立在人们眼前的雄伟砖城,为明清两代所修造。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

如果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荊州,那首先要了解荆州博物馆。荆州博物馆,属于国家一级博物馆,1994年曾获 中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荣誉,也是我参观过的地级市博物馆中馆藏最丰富、建筑最宏伟、服务最周到的一个博物馆。馆中展出的文物既有大溪文化之陶器、战国期间之青铜器及玉器、东周时期以虎座飞鸟为代表的漆器、楚汉时期的织绣、吴王夫差矛,还有令人感到恐怖的西汉古尸。这里记载着这座城市及区域厚重的历史,留下了千年楚都文明与辉煌的记忆。

教育“神坛”上的黄冈,其实有悠久的历史

说起黄冈,读过书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因为黄冈中学的教辅材料是每个中学生升学时候必刷的题库。除此之外,大多数人可能对黄冈了解并不多,其实黄冈不只是教学水平牛,其他方面也是相当厉害的。

黄冈,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黄冈处在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处,南邻长江,依山临水,地理位置非常优越,自古被称为楚头吴尾。这里经济落后,自古有重教传统,因为寒门学子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黄冈两千多年的建置历史中,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等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巨匠。此外还有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代主席董必武等政治人物。

说黄冈,就不能不说一下赤壁之战。三国时期,孙权、刘备联合,火烧赤壁,杀得曹操元气大伤。曹操战败的赤壁就在距离黄冈不算太远的赤壁市。不过,黄冈也有赤壁,叫文赤壁,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而闻名,因此也叫东坡赤壁。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古黄州城西北见到了赭红色、岩壁垂直的赤鼻矶,以为这里就是赤壁,文思如泉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这脍炙人口的名篇捧火了赤壁,捧火了黄冈(黄州),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均来此游览,以至于不少人不知此赤壁非彼赤壁也。苏轼可以说和黄冈有不解之缘,他的号“东坡”也是来自于古黄州城东门外的一处小山坡。

黄冈如今辖一区、二市、七县,一区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州区,二市为麻城市和武穴市,七县为红安、罗田、英山、团风、浠水、蕲春、黄梅。黄冈下辖的这些区县市个个都很不简单。如“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麻城,有“佛国”之称的武穴,走出223位将军、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红安县,有中国茶叶之乡、丝绸之乡、药材之乡美誉的英山县,地质科学巨匠李四光的家乡团风县,闻一多的故乡、盛产记者(浠水籍记者达千余名)的浠水县等等。

问道武当,修心养性

武当山,众所周知,它是道教名山,亦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它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播、妇孺皆知,我想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实,“武当”之名最早出现于《汉书》中,在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就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自唐代后,武当山就得到历代封建皇帝的重视,封号武当,使其地位崇高、名声显赫。明代,武当山一直被历代皇帝作为“皇室家庙”来扶持,并把武当真武神作为“护国家神”来崇祀,武当山的地位升华到“天下第一仙山”,位尊五岳之上,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呈现出二百多年的鼎盛局面。

除了道家文化,武当山的精华还在于武当山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群敕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大建武当山,历时12年,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建筑群,嘉靖年间又增修扩建。整个建筑群严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统一布局,并采用皇家建筑规制,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仙山琼阁”的意境,绵延140里,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

猜你喜欢

神农架大峡谷黄冈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守卫大峡谷
大峡谷,我来啦!
致敬大峡谷
大峡谷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