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及角膜散光度的影响

2020-07-20郭艳波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8期
关键词:巩膜晶状体光度

郭艳波

(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 河南 济源459000)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的白内障类型, 多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 可出现晶状体混浊及无痛性、 渐进性视力下降, 给患者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目前手术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最佳手段, 可改善视功能, 快速恢复视力[1]。 超声乳化术是目前的主要术式,既往临床多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入路, 手术效果显著, 但术后切口愈合缓慢, 并对视力恢复造成一定影响, 不利于预后[2]。 角巩膜缘切口是近年新兴的入路方式, 应用于超声乳化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鉴于此, 本研究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2例, 旨在探讨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对术后裸眼视力及角膜散光度的影响,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选取我院2016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2 例(108 眼), 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 (n = 46, 56 眼)与对照组 (n = 46, 52 眼)。 观察组男24 例 (30 眼), 女22 例(26 眼); 年龄56 ~84 岁, 平均年龄 (69.23 ± 6.33) 岁; 晶状体硬核度分级: Ⅱ度24 例, Ⅲ度13 例, Ⅳ度19 例。 对照组男25 例 (29 眼), 女21 例 (23 眼); 年龄56 ~86 岁, 平均年龄 (70.01 ± 6.87) 岁; 晶状体硬核度分级: Ⅱ度21 例, Ⅲ度13 例, Ⅳ度18 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 (P >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符合 《晶状体病学》 (第2 版)[3]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诊断标准, 散大瞳孔后, 以裂隙灯显微镜或检眼镜检查晶状体, 根据视力及晶状体混浊情况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符合手术指征, 行超声乳化术治疗; 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手术或麻醉禁忌证者; 因炎症并发白内障者; 近期接受相关治疗者; 既往眼部手术史者; 角膜病变者;眼部继发性病变者; 晶状体因素所致散光者; 治疗依从性差者; 凝血功能障碍者; 眼部其他疾病者; 先天性视力障碍者。

1.3 治疗方法 完善影像学、 实验室等相关检查, 择期行手术治疗, 术前3 d 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 (比利时s.a.ALCONCOUVREUR n.v.; 批准文号: H20140811) 预防感染。 ①对照组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 0.75%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2 mL + 2%盐酸利多卡因2 mL 混合液行表面阻滞麻醉, 超声乳化刀于角膜板层处作切口 (长度3 mm), 沿晶状体表面于角膜缘内作内切口 (长度1 mm), 水分离后, 取出晶状体核, 清除残留皮质、 碎核片, 注入粘弹剂, 植入人工晶状体, 清除残留粘弹剂, 术毕。 ②观察组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 11 点处角膜缘后约3 mm 处以弧形将结膜及其下方筋膜剪开约4 mm,向前至角膜缘分离, 充分显露巩膜, 11 点处角膜缘后1 mm 作巩膜板层切口 (长度3 mm), 深度约1/2 巩膜, 平行巩膜穿刺入前房, 形成角巩膜隧道切口, 在前房内注入粘弹剂, 2 点角膜缘处取辅助切口, 撕囊并行水分离, 垂直劈核, 将晶状体皮质吸除, 再次注入粘弹剂将晶体囊撑开, 植入人工晶状体, 吸除多余粘弹剂, 切口水化密闭, 术毕。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 (上皮修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 ②术前及术后1 周、 1 个月、 3 个月, 采用国际视力检查法检测患者的裸眼视力, 采用角膜地形图测量患者的角膜散光度, 并进行组间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 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表示, 行t 检验, 检验标准α =0.05。

2 结果

2.1 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的上皮修复时间、 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表1 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组别 n 上皮修复时间 切口愈合时间观察组 56 7.32±1.85 9.12±2.20对照组 52 11.74±2.58 13.54±3.01 t 10.164 8.657 P<0.05 <0.05

2.2 裸眼视力 术前, 两组的裸眼视力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05); 观察组术后1 周、 1 个月、 3 个月的裸眼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裸眼视力比较

表2 两组的裸眼视力比较

组别 n 术前 术后1 周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观察组 56 0.13±0.07 0.60±0.11 0.81±0.11 0.85±0.13对照组 52 0.14±0.06 0.53±0.09 0.67±0.10 0.73±0.11 t 0.794 3.603 6.903 5.159 P>0.05 <0.05 <0.05 <0.05

2.3 角膜散光度 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角膜散光度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P >0.05), 且术后呈逐渐下降趋势, 观察组术后3 个月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 见表3。

表3 两组的角膜散光度比较

表3 两组的角膜散光度比较

组别 n 术前 术后1 周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观察组 56 0.83±0.10 1.36±0.15 1.22±0.10 0.82±0.08对照组 52 0.80±0.12 1.40±0.14 1.26±0.11 0.85±0.10 t 1.415 1.430 1.979 1.727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近年来, 白内障是我国的主要致盲原因, 尤其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最为常见, 手术是主要的、 有效的治疗手段。 超声乳化术以手术用时短、 创伤小、 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白内障首选手术方案。 透明角膜切口是超声乳化术的常见入路方式, 对白内障患者术后散光度影响小, 随着切口愈合, 角膜散光度逐渐降低[4]。 研究[5]显示, 超声乳化术以透明角膜切口入路, 手术切口对合不平整, 术后恢复慢, 加之瞬目动作反复摩擦, 易引发刺痛、 异物感。 将结膜瓣切口自角膜缘改为角巩膜缘后3 mm, 在不增加切口长度情况下, 将切口后移, 可有效减少瞬目睑缘对手术切口的摩擦, 降低角巩膜切口外露于结膜瓣外的可能性, 结膜瓣遮盖切口更加紧密, 不仅可减少术后异物感及刺痛症状, 还可加快上皮组织修复及切口愈合速度[6]。角巩膜缘切口入路对角膜缘形态几乎不产生影响, 并在角膜地形图引导下自动识别瞳孔中心, 可有效稳定屈光状态, 术后切口愈合迅速, 可促进视力快速恢复。 本研究将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应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上皮修复时间、 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术后1 周、1 个月、 3 个月的裸眼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可见以角巩膜缘切口入路行超声乳化术有助于加快术后切口愈合, 促进视力恢复。 目前, 角膜散光是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多数患者术后需配镜以减轻视疲劳、 视物模糊、 眩光等症状。 相关报道[7]指出, 手术切口是引起角膜形态变化造成手术源性散光的主要因素, 散光程度与切口大小、 位置、 缝合等密切相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角膜散光度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05), 且术后呈逐渐下降趋势, 观察组术后3 个月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 可见随着术后康复, 角巩膜缘切口入路超声乳化术患者的角膜散光度逐渐恢复。

综上所述, 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可加快术后康复, 提高术后裸眼视力, 减少对角膜散光度的影响。

猜你喜欢

巩膜晶状体光度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光度曲线反演空间目标形状的发展现状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