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0-07-20刘涌生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8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总管胆道

刘涌生

(普宁市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广东 揭阳515300)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表现[1]。 胆囊受到结石的刺激后, 不仅会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 还会引发继发性感染, 甚至导致胆囊癌, 危害极大。 目前, 临床治疗胆结石以手术方式为主, 但传统的开腹治疗对患者损伤较大[2-3]。 近年来, 微创技术的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研究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8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于我院进行胆结石手术的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结石。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 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 例, 女性患者14 例,年龄20 ~74 岁, 平均年龄 (46.31 ± 11.53) 岁;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 例, 女性患者15 例, 年龄21 ~73 岁, 平均年龄(46.20 ± 10.64) 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在患者右侧肋下作切口入腹, 切开胆总管, 观察胆总管内的具体情况, 取出胆管结石, 在胆总管内放置T 管, 缝合胆总管切口, 进行加压注水,检查是否有渗漏, 确定没有渗漏后关闭腹腔。 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 待引流液少于每日20 mL, 拔除引流管, 术后14 d 尝试夹闭T 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 全麻, 标准4 孔法进入腹腔, 首先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 暴露胆总管后予以切开, 纤维胆道镜通过主操作孔进入胆总管, 取出结石, 放置合适的T 管, 缝合胆总管。常规放置引流管, 术后2 ~3 d 确定无异常情况拔除引流管,术后12 ~14 d 尝试关闭T 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残石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 行t 检验;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行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 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0 147.91±19.09 85.94±8.82 8.79±2.71对照组 30 98.40±13.73 147.84±21.32 13.74±3.62 t 11.532 14.695 5.996 P 0.000 0.000 0.000组别 n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残石率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残石率 (3.33% vs. 10.00%)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残石率比较 [n (%)]

3 讨论

胆结石是胆囊、 胆管内胆固醇结晶析出所导致的疾病, 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4]。 导致胆结石形成的因素较多, 包括缺乏运动、 不吃早餐、 肝硬化以及遗传因素, 这些诱因导致胆汁浓度增加, 胆汁排泄出现问题, 胆汁中胆固醇和胆汁酸不平衡, 胆固醇沉积, 形成胆结石[5]。 胆结石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与结石的体积、 部位、 有无阻塞和炎症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部分胆结石患者终身无临床症状, 无需治疗; 如果胆囊结石体积较大, 可导致患者上腹部不适, 出现嗳气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需行手术治疗。

传统的开腹手术虽然操作简单, 但对患者损伤较大, 术后并发症较多[6-7], 微创手术弥补了开腹手术的这些缺陷。 腹腔镜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医疗设备, 与胆道镜的组合解决了患者留置T 管时间较长的问题, 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 扩大了胆结石手术的适应证, 两种内镜的联合应用使一些复杂的、 既往需要开腹手术的操作能够很好地完成[8-9]。 但相关研究[10]显示, 腹腔镜和胆道镜的联合应用对医生具有较高的要求, 不仅需要对患者的肝胆结构非常了解, 也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两种内镜及配套器械。

本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 (P <0.05), 这是因为腹腔镜和胆道镜的联合使用明显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因此延长了手术时间;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 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 表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减少了术中出血量, 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为3.33%,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 (P <0.05), 表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结石手术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这与微创手术减少对患者损伤、 避免肠腔在空气中暴露密切相关; 另外, 观察组的残石率为3.33%, 与对照组的10.0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表明两种术式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相当。 但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 对于肝硬化腹水、 严重低蛋白血症、 有明显凝血功能障碍、 长期激素应用史、 严重营养不良以及不能控制血糖的患者, 在实施腹腔镜和胆道镜手术时应慎重, 防止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该术式对术者的要求较高, 需要术者提高临床技能, 以便达到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总管胆道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