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展现新活力合肥发展凸显新亮点
——从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看合肥文化产业发展
2020-07-20谷瑾琼
□谷瑾琼
文化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特殊意义。近年来,合肥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出台《合肥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9)》,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创新政策扶持体系,全市文化产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透过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看成果,文化产业实力和影响引人瞩目,重点领域贡献增强,内部结构持续优化,文化示范带动、辐射引领功能日渐提升。
| 总量大: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已成为合肥市的支柱性产业
(一)法人单位数近三万个
2018年末,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合肥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2.97 万个,比2013 年末(2013 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73 万个,年均增长19%,快于安徽省0.7 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法人单位537 个,占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1.8%;规模以下(以下简称规下)法人单位2.91 万个,是2013年末的2.41倍。
表1 经济普查年度合肥市文化产业主要指标情况
(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超过5%
2018年,合肥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66.45 亿元,比2013 年增加181.75 亿元,年均增长10.4%,比上年增长23.3%①均未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增速同比加快12.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42%,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创造的增加值相当于全市GDP 中批零住餐业增加值的近七成、第一产业增加值的1.6 倍多;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增加值比重分别高出0.94 个和0.9 个百分点,发展支撑作用更为明显。
(三)安徽省文化产业总量三成在合肥
凭借快于GDP 增速的增长势头,合肥市文化竞争软实力迅速提升。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安徽省三成,达到30.3%,比GDP 总量占全省的比重高4.9 个百分点。根据初步核算数据,含合肥市在内的5 个省辖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百亿,合肥市大幅领先,接近滁州(165.75 亿元)、阜阳(118.19 亿元)、芜湖(115.89 亿元)和蚌埠(106.79亿元)这4个百亿元城市之和。
| 结构优:优势领域表现亮眼,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强
(一)文化服务业体量扩大
2018年,合肥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年末总资产为2541.28 亿元,营业收入为1407.79 亿元,分别是2013 年的3 倍和1.44 倍。从文化产业的生产、流通和服务三个环节看,文化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年末2.46 万个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292.6 亿元、占比62.7%;文化服务业作为主力军,单位数是2013 年的2.63 倍,营业收入(547.10亿元)是2013年的2.13倍,占全部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达82.8%和38.9%,较2013 年提高了7.5 个和12.7个百分点。
表2 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按产业类型分组情况
(二)核心领域积极引领
根据内部构成情况,文化产业领域细分为两个层次,分别是:涉及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休闲服务六个大类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核心领域”,年末法人单位数2.15 万个,占比72.5%;涉及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文化消费终端生产三个大类以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为主的“文化相关领域”,单位数0.82 万个,占比27.5%。文化核心领域强势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从高新企业数看,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6家,占文化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7.5%,其中内容创作服务最多,达87 家;从企业盈利情况看,文化核心领域规上企业实现营业利润42.91 万元,达规上文化企业的六成,其中文化传播渠道贡献最大,占比21.2%,创意设计服务领域提升最多,比上年增长66.7%,占比20.6%,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
(三)市区文化产业集聚
由于资源、资本、市场、人才、技术、创意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合肥市文化产业集聚化发展特征明显,市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和内涵更强。2018年,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看,市区(含三大开发区)与县域之比为5.3 比1,其中,四城区和三开发区各占全市的66.3%、17.8%。从业人员则主要集中在高新区、庐阳区、蜀山区和包河区,占全市的65.7%;营业收入仅高新区和蜀山区两区域已占41.6%。市区产业活力和内生动力激发,借助文化影视产业园区平台,安徽省首个文化产业战新基地已经吸引多家企业项目落地;利用平板制造产业集聚的优势,新站高新区积极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形成新兴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区域文化内涵的挖掘提炼,加速促进要素整合,使市场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市区倾斜,全市21 家上市(挂牌)文化企业全部集中在市区,其中高新区企业数过半。
图1 2018年分区域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个)
| 质量高:企业、行业迅速增加,向着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一)内资企业数量多,支撑有力
合肥市已形成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产业单位既有国有经济,又有民营经济、股份制企业,也有外资介入。无论从单位数量、资产总额还是营业收入和利润等指标看,内资单位都占有绝对优势,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的规模较小。2018 年,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共2.96万个,比2013年增长1.4倍,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仅13个和21 个,内资单位占比达99.9%,是推动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二)龙头行业实力强,带动明显
文化产业行业分布范围广,共涉及156 个行业小类,合肥市涉及147个小类,占比94.2%。从主导行业看,文化企业总部管理、专业设计服务、图书批发、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和电视机制造这5 个行业小类,仅规上资产规模(745.12 亿元)已达全市文化产业单位总资产的三成,占规上文化单位资产的50.5%,显现出明显的领先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互联网加速文化产业各行业转型,合肥市形成了以智能语音、广播影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数字内容、视频直播、广播电视集成播控、软件信息和游戏服务等一些新业态强劲发展,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传播力持续增强。2018 年,文化新业态特征比较明显的16 个行业小类共有143 家规上单位,单位数比上年增加34 家,营业利润(15.69 亿元)同比增幅达90.6%,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动力。
(三)骨干企业收入高,融合发展
普查结果显示,有竞争力和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在合肥市文化产业单位中,年末从业人员在500 人及以上的有37 家,资产、营业收入超过1 亿元的分别有197 家和144 家,营业利润在1 千万元以上的单位有103 家,这些单位多为智能制造、通信传媒、出版报业、咨询设计类等骨干文化企业和集团化经营单位。文化科技融合类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涌现出一批“科技范”十足的企业,一些代表性企业集团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龙头,惠科金扬、科大讯飞、华米信息和东华工程科技等22 家收入超10 亿元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达619.59 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收入的4 成以上,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增强。
(四)基地规划建设好,稳步推进
合肥市努力做强出版、影视实验交易园区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截至2018 年底,已创建了合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合肥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2个国家级影视、出版产业龙头基地,分别位于高新区和包河区。全市共有7 个国家级和六批共35 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向着打造合肥文化“创意高地”、“书香城市”方向不懈努力。
表3 合肥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
| 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规上单位占比下降
2018年末,合肥市规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共有537 个,比上年末减少17 个;规上法人单位占全部比重1.8%,比2013 年下降0.8 个百分点。规上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8.97 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不足五成,仅占46.9%,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年末规上文化产业从业人员8.2 万人,比上年减少1 万人,下降10.9%,其中,文化制造业吸纳从业人员下降16.5%,文化服务业下降11.7%。
(二)小微企业比重过高
从企业规模看,合肥市共有大型文化企业33 个,从业人员2.81 万人,占规上文化企业的6.1%和34.3%,与上年相比,大型企业数和人员分别减少1 个和0.76 万人,从业人员比重回落了4.5 个百分点。骨干企业发展虽快,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依然较多,2018年末文化产业规上小微企业共有376 个,占规上文化产业单位的七成,小微企业从业人员2.16 万人,占比26.4%。企业实力不够强,将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文化消费有效需求不足
文化产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不足会制约产业的快速发展,相较于物质消费,目前合肥市文化消费有效需求不充分、不平衡,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支出水平还不高。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955元,农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485 元,分别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11.66%和11.73%。这其中还有相当部分为教育支出,如将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2041 元剔除,城镇居民纯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3.61%。
(四)部分新业态收入下降
当前,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文化新业态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新兴文化服务业发展呈后来居上之势,拓展和创新了文化发展领域。合肥市文化新业态虽然总体增长较快,但从从业人员和企业收入角度观察,“互联网+”新业态企业占比不高。目前,规上“互联网+”文化企业119 家,占全市规上文化单位的22.2%;年末从业人员1.19万人,全年营业收入64.75 亿元,仅占14.6%和6.3%。其中,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业收入下降16.6%,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企业数空白,预示着部分新业态的行业格局扩展空间依然很大,同时竞争压力加大。
|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要真正形成较强的竞争力,文化产业必须加快产业集聚,打造、建立和健全出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根据文化资源特点及市场发育程度,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政府引导、企业创新、社会扶持多轮驱动,整合社会资源,集全社会之力共同参与,促进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导产业和强大支柱产业。
(一)打造一批自主文化品牌
自建或引进一批大型的、综合性的文化产业项目,做强做优做大原有规上企业,培育壮大产业领头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节庆会展等多种形式加强大企业核心文化产品的宣传营销,让主导文化品牌深入人心,使之成为文化自主创新的主体。同时,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恢复发展,对于小微企业渡过疫情难关,政府已经给出了各种支持措施,建议继续放开放宽对文化类中小企业的限制,给予文化政策扶持,发挥其经营成本相对低、灵活性强的相对优势,增强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建立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在积极推动已有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的基础上,一是考虑将部分文化骨干企业视同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原创品牌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二是制定对发展较快的规下文化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的激励政策,像促进工业企业升规和上台阶一样,从政府层面支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三是逐步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比重,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同时引进社会资本,把文化产业广泛推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
(三)全面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当下文化服务市场还存在供需缺口,高质量个性化文化供给不足,文化娱乐消费缺乏刚性,应当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领域的投入,扩大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自主权;加快文化信息运作数字化进程,利用新媒体促进文化消费升级。同时,大力发展高科技娱乐设施和应用软件,结合城市特色和总体建设,改造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娱乐和文化旅游场所,为市民提供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营造良好时尚的文化氛围。
(四)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确保文化产业核心层稳步发展的同时,积极引导聚集科技创新资源,培养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积极扶持和促进动漫游戏、数字创意、智慧广电、绿色印刷、文化经纪以及网络视听、艺术教育与培训等迎合市场需求的新兴文化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继续推进5G 网络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文化服务科技融合水平,大力发展诸如网络文化数字内容服务、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旅游网络文化服务、文化艺术商务代理服务、互联网广告和会展文化服务等高层次、精细化服务,增强创新活力,使合肥市新兴文化产业服务加快步入集约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