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南京智能制造水平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先机

2020-07-20陈美华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0年4期
关键词:增加值南京规模

□陈美华

IGDP 是标志一个国家或地区GDP 含金量的新概念,其含义就是数字经济规模占GDP 的比重。2016 年G20 杭州峰会各国形成共识: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更高级经济阶段,是经济发展新的主导方向。2018 年3 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将数字经济提升至驱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国家战略。

| 数字经济是城市发展决胜关键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6 年全国IGDP 达30.1%,这一结果与腾讯研究院发布的30.6% 基本接近。2017 年腾讯研究院测算结果为32.9%,比2016 年提升2.3 个百分点。据毕马威机构预测,到2030 年,这一比例将会达到77%,超过153 万亿人民币的GDP 贡献将来自于数字经济。联合国有关专家的模型表明:IGDP 超过50%,表明数字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超过75%时就可以不增加投资,在现有存量资产基础上,将整个GDP 提升3.5 倍,充分体现了提高数字经济对推动经济发展的贡献。可见,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当前发展最快、辐射最广、创新最活跃的经济活动之一,更是引领新常态、壮大新经济、打造新动能的主要引擎,而城市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最适合的承载主体。

从国内城市发展看,深圳超过广州并拉大差距,很大程度上就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变化,杭州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发展,强劲带动整体超越宁波。2014年,杭州市提出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和智慧经济的“一号工程”,以电子商务产业、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物联网产业等6 大中心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等6个重点产业为主对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的规模和运行情况进行反映。在行业的界定上采用了行业法与企业法相结合的认定方法,对部分行业小类难以准确区分的,通过主营业务活动认定,即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达到或超过50%与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相关则认定为对应产业的调查企业。此后,杭州一直按照此方法计算并公布信息经济(智慧经济)的产业发展现状和规模。2018 年,随着“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出台,浙江省率先制定《浙江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设区市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按照指数法进行评价排名。其中,在数字产业发方面,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作为主体,分别设置增加值占比、R&D 经费占比、新产品产值率、有效发明专利数、劳动生产率、亩均税收等核心评价指标。

| 杭州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杭州市大力打造经济工作中的“一号工程”即信息经济,并在2018 年10 月提出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后,进一步用数字经济赋能实体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高质量的主要推手。

(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省内遥遥领先

按照《浙江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杭州作为浙江数字经济的领军城市,2017年总指数得分为145.8 分,居全省首位,高于第二位宁波市53.7 分。在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新业态新模式、政府和社会数字化五个大类单项指数得分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其中,数字产业化评价得分164.5 分,得分是第2 名的两倍,优势极为明显,新业态新模式方面优势也较为突出。数字经济的规模效应、聚集相应正成为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二)数字产业化赋能效应进一步扩大

由于数字经济总量中不仅包含数字产业化,还涵盖各部门通过使用数字技术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这部分增加值无法直接核算,只能通过建模评估后得出数字经济融合应用部分的规模。

为方便日常动态监测,目前杭州市将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专用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及其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数字内容及其服务业等7 大类128 个小类行业作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进行季度监测。

2018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增加值3356 亿元,增长15%,占GDP 比重达24.8%。电子商务、物联网、信息安全、云计算与大数据等相关产业增加值增幅分别达17.5%、21.0%、20.6%和16.5%。智能制造加快推进,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209台,实施上云企业4 万余家。2019 年一季度,杭州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超过2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逾50%,占全省数字经济比重超过半壁江山。

| 南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现状与差距分析

为加强数据的可比性,我们沿用浙江省公布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界定方法,采用最新的2018 年经济普查数据进行了增加值核算。

(一)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偏低

2018年,南京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1710.51 亿元,占GDP比重为13.3%,增加值率为30.2%。与杭州占比高达24.8%相比,南京核心产业占GDP 比重相差11.5 个百分点,绝对额相差1646亿元。

(二)数字产业化结构特征明显

在7 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南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三大产业具有明显规模优势,产业规模均超千亿元。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出规模超过1400 亿元,为第一大产业。而文化数字内容及其服务业产出规模最小,尚不足百亿元。

表1 南京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初步核算表 单位:亿元

(三)投入产出效率不均衡

从投入产出角度看,7 大产业间呈现不均衡现象,制造业增加值率偏低,规模最大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受盈利状况的影响,营业盈余仅占产业GDP 比重的11.5%,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盈余占比平均水平23.9%相差12.4 个百分点。而得益于较高的获利水平以及税收贡献,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97.20 亿元,增值率为47.3%,增加值总量和增加值率均居七大产业首位,高于增加值率最低的专用电子设备制造业27.1个百分点。

从我们能获取的数据分析看,南京与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差距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差异上。从制造业角度看,南京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接近工业40%的份额,而此类行业按照行业划分无法列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但南京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在数字化、自动化程度高,数字融入水平全国居前,而这部分产业规模主要体现在产业数字化融入方面,这是造成制造业方面南京与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存在差距的原因。从服务业角度看,杭州全力扶持的阿里、网易、海康威视等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推动杭州成为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尤其是阿里创新的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和新生活模式带动了相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大发展,阿里云用户突破230万人,2018 年财年营业收入达133.9亿元。而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高端研发机构成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策源地。杭州与数字经济直接相关的服务行业的积聚集群和规模效应也是南京与之差距的主要方面。

| 南京发展数字经济有利条件

(一)发展数字经济南京有强大动能

数字经济主要包括数字产业和产业数字融合两部分,而其发展则需要经历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过程,更是“智能+”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8 年、2019 年南京市委一号文件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进一步厚植数字经济发展的土壤。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灵魂的软件产业,江苏拥有的8家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均在南京。2019 年全市完成软件业务收入超过5100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产业规模继续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四。其中,信息技术服务预计实现收入2900 亿元,同比增长14%。从未来产业看,“两中心、三片区、一示范”的人工智能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运满满APP 货运调度平台、苏宁易购O2O 智慧零售、南京途牛网在线旅游服务等为代表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兴起。

作为全国第一个中国软件名城,其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南京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软件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南京智能变革,壮大数字经济提供了发展先机。

(二)“智造南京”为数字经济提供产业基础

近年来,南京工业经济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手段,将提质增效作为发展目标,经济运行的质量不断提升。2018 年“4+4+1”主导产业超过3.6 万亿元的营业收入,12%以上的增幅,占全市GDP 的78%的占比均给南京发展“智造”提供了雄厚的产业基础。

从工业增加值率看,制造业增加值率反映制造业生产新创造的价值与总产出的比例关系,是制造业经济效益水平的显示。南京市工业增加值率有一定的波动,2011 年时仅为21.94%,近几年南京以一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提升。2015-2018年分别为22.66%、23.48%、25.39%、26.1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全省城市排名情况看,南京仅次于宿迁市,近三年来均位居省内第二位。

分析显示,资源型和垄断性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率高,如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8.70%;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外资企业居多,“两头在外”的加工模式导致附加值较低的组装环节留在域内,增加值率仅为18.77%,明显低于全市水平。此外,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整体增加值率均不到20%。

表2 南京市制造业2013—2017年全要素生产率情况

(三)技术进步带动全要素生产率逐步提升

从经济增长效率的角度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综合效率两个组成部分,综合效率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由于指标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目前省内各市数据均不具有可比性。

通过对南京制造业初步测算发现,2013—2017年五年来的技术进步率一直高于1,且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平均每年增长2.3%,说明我市制造业技术升级在进一步加快,技术的改进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拖累南京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是规模效率,2013 年至2017 年我市制造业规模效率均小于1,表明制造业各行业未达到最优的生产规模,生产要素有机结合不够,平均成本没有明显降低。

从分行业情况看,除2017 年因国家基数数据不可比外,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稳步提升,2013—2016年这三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分别为4.7%、7.5%、1.4%。汽车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一直高于1(除2017 年外),说明该行业生产效率在不断提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则有所下降,这主要由于该行业的规模效率不断下降越来越偏离最优规模导致。说明南京在锁定技术进步率优势时更需研究提升规模效率的途径,要鼓励资源向有关行业流动,合理做大做强。

| 激发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的澎湃动力

数字经济必须与制造业高度融合,才能发挥其澎湃动力。虽然南京近几年来大力促进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网络制造的发展,但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与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无论是在智能制造产业化发展、城市治理和数字城市服务等方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数字经济背景下,要实现南京高质量发展,找好制造业发展的着力点是关键的环节。

一是锁定技术进步率优势提升规模效率。借助打造创新名城的契机,充分利用南京丰富的科教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研究提升规模效率的途径,对规模偏大的行业,要积极去产能,合理控制行业规模;针对规模偏小的行业,要鼓励资源向该行业流动,合理做大做强。二是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创新上的引领作用,逐步带动整个制造业由产业链的低端、初级、劳动密集型向产业链的中高端进行调整,为南京“智造”发展夯实基础。三是引导软件企业围绕全市“4+4+1”主导产业,加快制造执行系统等重点工业软件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在制造系统上,加大工业控制系统、云操作系统、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制。四是在围绕完善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推动江北新区、11 个经开区和15 个高新区与互联网企业“牵手联姻”。通过工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品牌培育,开启南京智能制造、网络协同、个性定制及服务型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此外,现有的、传统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测算标准并不能科学准确的度量数字经济,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也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鉴于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以及测度工作较高的学术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建议在加强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大数据,统筹产学研力量,成立专门的测算工作小组,共同参与构建反映南京数字经济发展全貌和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的指标体系,并对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密切跟踪,并制定行业、技术标准,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猜你喜欢

增加值南京规模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南京不会忘记”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2020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
南京大闯关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