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电视节目泛娱乐化传播看“娱乐至死”

2020-07-18李渊

人文天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类节目电视节目

李渊

一、“娱乐至死”: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以电视为代表的图像传播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结构,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言:“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业的广阔舞台。”事实上,波兹曼反对的并不是电视所具有的娱乐功能,而是电视上“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电视媒体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是严肃的还是轻松的,无论是大事还是琐事,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给人们,电视输出的海量的瞬时信息,让人们逐渐放弃了思考。波兹曼用独特的视角分析了电视媒介传播的娱乐化的现象,凡事物极必反,过度娱乐化创作对于电视节目制作来说并非一件好事,娱乐也并非一个万能的工具。

二、电视节目娱乐化的成因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体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媒体在策划制作阶段也需要开始考虑经济效益。因此,一些博人眼球、格调不高的话题被刻意放大。追逐经济效益导致社会效益缺失。行业浮躁之风盛行,缺乏自查自省,以至于内容过度娱乐化。此外,观众对内容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消解压力、放松身心是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目的,这也是娱乐节目不断扩大版图的重要原因。于是,媒体为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收益,最大程度满足观众的需求,而迎合大众口味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戏剧化和夸张的手法组编故事。

三、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发展现状

(一)电视新闻节目的过度娱乐化

在公众的印象当中,新闻节目的风格普遍比较严肃,但近年来,新闻节目的娱乐化趋势不断显现。复旦大学的林晖教授对新闻娱乐化的界定基本概括了这一现象: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和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新闻报道走向了故事化、文学化道路。近年来,各大电视台纷纷推出说新闻、民生观察、新闻评论等轻松活泼的栏目。

电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盛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媒体的市场化使得媒体必须考虑营收,而一些趣味性的软性新闻的制作成本低于制作其他类型的新闻节目,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也更强。炒作、八卦、花边新闻等成为了受欢迎的类型。此外,电视节目整体娱乐功能的增强也带动了新闻节目的娱乐化,许多娱乐节目常用的元素被用到了新闻节目的制作之中。人们观看电视节目时往往比较轻松,严肃的新闻不容易使受众长时间聚焦。观众渴望平等地同媒体交流,而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希望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可见,新闻的娱乐性增强与受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密切相关。新闻节目的过度娱乐化侵占了媒体资源,影响了公众本应关注的较为严肃公共议题,此类现象长期发展不利于受众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

对于新闻类节目来说,报道客观事实和传递正向能量至关重要。总体来说,新闻类节目不能为了吸引观众而放大局部细节甚至杜撰情节,不能忽视有价值的信息,要尽可能完整呈现事件的全貌,以事件的重要性、影响力、利益相关等作为选题的标准。在形式上,传统的新闻节目单纯以播报为主,但近年来受欢迎的民生类新闻节目正是改变了这一形式,通过记者的采访和主持人轻松的谈论营造了活泼自由的氛围,聚焦社会事件,关注人们身边的事件。以浙江电视台《1818黄金眼》为例,作为一档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类节目,内容上贴近当地百姓,通俗娱乐的选材迎合观众的需求,开通24小时热线以提升观众的参与度,极大拓展了选题的来源,制作团队能够选取新事奇闻,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但《1818黄金眼》多选取各类骗局等奇闻异事,甚至有些低俗媚俗,选题的严谨性不足,致使真正关乎百姓生活的事件被忽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新闻等娱乐化满足了受众的猎奇、惯性心理和参与感,对于缓解受众压力、创新节目报道方式来说有积极作用。但是,为追逐收视率,利用受众的猎奇心理制造噱头,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选题低俗,不仅会使得新闻真实性大打折扣,影响媒体的公信力,还对整体舆论环境的发展不利。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过度娱乐化

目前,国内电视娱乐节目普遍存在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节目数量看似众多,但类型却大同小异。从最初的冲关冒险类节目,到相亲类节目、答题类节目、选秀类节目、真人秀节目,不仅节目名称差别不大,环节设置等也非常类似。节目同质化背后体现了制作团队创新能力不足,急功近利,看到爆款节目就一哄而上,这也加速了娱乐节目从繁荣到衰落的速度。因此,相较于欧美的一些节目,国内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普遍偏短。

此外,媚俗化也是电视娱乐节目的一大特点,这类节目在制作上为取悦绝大部分人而过度追求形式,往往采取窥探隐私、色情暴力等抓人眼球的内容。媚俗化的节目还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许多格调高雅的节目由于收视率不佳只得停播,如此恶性循环,破坏了电视娱乐节目制作的大环境,电视节目的教育、知识普及等功能不足,承载的文化功能和社会责任缺失。

以选秀类节目为例,2004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进入公众视野,内地选秀类节目的热潮开启,一系列选秀节目相继推出。不同节目的形式虽然有差异,但核心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伴随选秀节目兴起的便是粉丝文化,从最初的发短信投票,再到现在的打榜、刷数据、应援,选秀节目的发展也带动着粉丝群体的显著增长和更替变化,专业粉丝社群和职业粉丝由少变多。当然,“私生饭”等不良粉丝行为也随之产生,破坏了娱乐生态环境。国内选秀节目的创新性匮乏和文化内涵缺失正是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充分体现。

四、电视节目泛娱乐化如何应对

第一,精耕细作,提升节目质量。电视娱乐节目承担着丰富文化生活的作用,但娱乐化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创新是电视节目赢得观众的根本途径,模仿只是一时,步人后尘终不是长久之计。因此,节目创作编排要以主流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增强主流价值体系的创新性表达,正向的价值观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上,要坚持“双效统一”的原则,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节目达到弘扬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风气的目的,提升节目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味,肩负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在电视节目创作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主动挖掘传统文化中能为世界所认同的内容,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守正创新。

第二,加强监管,扎牢制度笼子。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规定,为电视节目市场营造了良好有序的传播氛围。2011年10月,原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等意见。之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包括限制儿童参加真人秀、限制引进版权节目等调控政策。2018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指出一些文艺节目中存在影視明星过多、追星炒星、泛娱乐化、高价片酬、收视率(点击率)造假等问题,出台了包括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控制嘉宾片酬、坚决打击收视率造假、网上网下统一尺度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未来,相关部门要继续发挥规范市场秩序的职能,完善市场准入机制、生产机制、竞争机制,在政策和制度层面规范电视节目的制作编排。

第三,双向互动,营造良性生态。电视节目编排创作要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与观众实现多维互动,及时了解观众需求,不断对节目制作进行改善,回应观众诉求。传播上也要拓宽渠道,通过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将节目进行碎片化传播。电视节目从业人员更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职业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坚守节目制作的底线,满足观众的心理诉求。

[责任编辑:张  玙]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类节目电视节目
地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品牌化路径探究
挖掘乡村意象,新疆文化旅游类节目的地方性特色
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运用与艺术性研究
5G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融合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不喜欢胖的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