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推行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及策略

2020-07-18马晓春

读写算 2020年18期
关键词:批判性阅读意义方法

马晓春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材文选型阅读的基础上,推行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在高中阶段较好地完成整本书阅读,能够拓展阅读视野,构建阅读经验,提升阅读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对语文学习来说有十分良好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意义;方法;批判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R363.2+5,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200-0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阅读的教育功能,他曾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短短一句话,却值得所有教师深思,这句话是对“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最为精辟的阐发。

近年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整本书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18个学习任务群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是排第一的,并出现在高中必修課与选修课的各个阶段。与此同时,一线教学中的阅读教学还处在随意开设、形式单一、思想肤浅的状态,教师本身也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概念不清楚。

整本书阅读是当今语文教改的一个重要趋势,但要在语文教学中完完全全地落实这一趋势,还要走很长的路。即便如此,整本书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价值和意义却不容小视,笔者在经过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如下:

一、在中学推行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展整本书阅读,不像规定的教材一样每个同学都拿着同样的书到教室里听老师讲解。在开始的时候,教师首先推介本学期的阅读书目,然后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一两本书籍,名单上交老师。阅读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上报的读书目录,引导、督促学生扎扎实实地去读。因为书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的,所以阅读过程就是培育并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过程。而这一点,文选型教材阅读根本就做不到。

(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发展并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怎样做到发展和提升呢?相比较文选型教材,整本书阅读要优于单篇短章的阅读。学生在一学年把三本《红楼梦》读完,语言运用能力上收获的远比一学年把三本文选型教材读完得多。可以懂得严肃场合贾政、贾赦的语言体系和刘姥姥之类的下里巴人完全不一样。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展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培育、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是语文教学在培育学生思维方面的重要内涵之一,整本书阅读显然更优于教材上的单篇文章阅读。比如在读《红楼梦》第5回“贾宝玉神游太虚观警幻仙曲演红楼梦”的时候,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阅历完全读不懂,但当整本书阅读结束后,会再返回看例如金陵十二钗判词之类的内容,并和后面主人公的命运作比较找异同,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展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样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发展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内涵上看,有两种:一是感受汉语言本身的美的能力,一是感受文学作品的美的能力。而在整本书阅读中更能发展这些能力。比如,在读了《追风筝的人》之后,学生的读后感中提到,读懂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之后的勇敢、忠诚、有担当、有良知,让自己向着更正直的方向成长。

(五)提升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发展并提升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当是语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因为语文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国学教育,就是传统文化教育,这一点,大家只要看一看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看一看整本书阅读所推荐的书目,自会明白。不过,从培育、发展、提升的角度讲,笔者依然要说,整本书阅读要优于单篇短章式的文选型教材阅读,这一点,同样无可置疑。比如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史记》《论语》等经典名著,同读文选型教材节选的相关篇目相比,哪一个能让学生获得的传统文化方面的营养更丰富?答案自然是前者。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为整本书阅读本身就有一个“整”的要求,读完一本书的诉求就可以为读者提供源源不断的、自动化的动力。比如学生反映在初读《红楼梦》的时候,很多古诗词情节都读不下去,笔者建议他们不要停下,跳过那些难点,以情节为重。《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千万不要停下来,再难读的书也迅速过一遍。”这种阅读方法在书中称为粗浅阅读,笔者叫做“一气呵成的不求甚解”。这招相当有用,不纠缠细节,带学生领略书的整体感,同时为第二遍的加深理解打下根基。就像骑兵对步兵方阵,能穿透就能杀伤更多,被缠在阵中,就等着败北了。这种情况下,或者因为情节的吸引,或者因为急于知道故事最后的结果,学生会持续去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阅读习惯,而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记得叶圣陶先生在《论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过:“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并且,经常拿在手里的是整本的书,不是几百言几千言的单篇短章,这么习惯了,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还有,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多。”

二、在中学推行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一)充分的原生态阅读

无论读什么书,“读”始终是头等大事。原生态阅读就是让学生直接面对书本,反复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关注环境与细节,真正沉浸到作品中去。我们相信经典作品本身就蕴含着无数宝藏,等待着读者去开发;我们更相信孩子,他们拥有最纯粹的心灵,在阅读中能迸发出无限的潜能。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去相信,让孩子们与经典为伴,与经典对话。

(二)对主旨与内容的批判性理解

批判性的理解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问题、主旨、观点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并对自己的理解作出合理的分析论证。也许学生的理解不见得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是有了这样一个分析论证的过程,经典才能真正融为学生的经典。

(三)活学活用,开展表达训练

在学生已经完成了原生态阅读和批判性理解的基础之上,教师还需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或者完成读写训练。训练他们借助经典这个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的意识与能力。活学活用,才是对经典阅读最直接的反馈。《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其次,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告诉人们经常开展表达训练可以让大家保持清醒、帮助思考、帮助记忆。

整本书阅读是一个当下亟需推行的教学改革,大家只有抱着谨慎、求索、奋进的心态才会有所成效,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整本书阅读真正成为生命语文审美教育的曙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

[2][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商务印书馆,2004-1.

[3]叶圣陶,《论国文课程的改订》

[4][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商务印书馆,2004-1.

猜你喜欢

批判性阅读意义方法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培养批判思维 彰显核心素养
对比阅读在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批判性阅读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论批判性思维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