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
2020-07-18林强
林强
摘 要在小学里数学课的开展尤为重要,因为小学生能从数学课中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从而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但是学生刚刚接触数学,思想和心智都不是很成熟,很难理解数学知识中的真正意思,而数学题也是比较复杂和抽象。对此数学教师就要构建新的教学手段,把生活情境教学融入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样就能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达到数学教师最初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学;生活情境;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128-01
数学这门学科在小学学习中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因为数学和人们的生活是有着衔接的关系,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所以数学教师想要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可以在数学课堂中融入生活情境教学,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让数学题目与生活相互连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与兴趣。
一、生活情境教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让数学题变得直观化。数学里包含的知识点和题目都比较抽象复杂,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知识是比较困难的一门学科,并且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比较弱,面对枯燥的数学课堂和抽象的数学问题就会逐渐放弃数学这门学科。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里融入新课程,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并能在课上集中注意力,认真地进行学习,更为主要是生活情境教學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题转变得比较直观化,这样更方便学生去理解和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教育教学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用灌输强迫的方式进行传授知识,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失去课上的注意力,同时也会慢慢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兴趣,把主动学习转变为被动学习,甚至对数学产生了厌烦心理。数学教师想要对其进行改变,就要以学生为主,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全新的教学课堂,让生活情境教学有效地融入在数学课堂中,重新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兴趣。教师还能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改善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课堂中,也让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进行有效实现。
(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题的抽象不是仅靠教师的讲解就能让学生领悟,因此数学教师要想出更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减少抽象数学题给予的压力。数学教师将生活情境教学融入在教学中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生活情境教学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题转变得更加直观,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相关的数学内容,也能让数学教师更为轻松地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教师不光要进行生活情境教学,还要在这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学生只通过教师直观地传授是不能完全理解和懂得知识点的,教师还要开展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用生活情境解决复杂、抽象的数学题,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全方面都得到发展,还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中开展生活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生活情境教学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教师需要通过自身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生活情境教学的加入可以让数学教师直观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改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抵触心理,改善课堂,活跃气氛,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由此可见生活情境教学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个选择。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变化》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融入生活情境教学,因为图形肯定离不开生活,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找到许多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教师的引导,就能知道教师出示的这些事物都是有对称关系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能让较为复杂、抽象的图形变化问题转变得更加直观,学生通俗易懂,更好地学习知识。在了解对称关系以后,教师还可以在生活中找更多有轴对称的事物,丰富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知识点,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轴对称的兴趣,让教师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为学生布置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作业。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很多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都会布置一些较难的数学问题和作业,但是学生完成起来比较有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融入其中,为学生布置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和作业,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总结
将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教学可以改善数学题目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生活情境教学融入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让学生的全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数学教师也能增加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福建省浦城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立项编号:201903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爱琴.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的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