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2020-07-18刘文
刘文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增强学生英语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全面发展。本文围绕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展开讨论,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互动教学;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B0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098-01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应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还包括具备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避免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通过互动不仅了解学生学习英语的情况,还能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实施有效的措施,完善和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知识乐趣的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沿用满堂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出现抵触厌烦等情绪,学生既没有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更无从谈起开口练习英语,而且在重视考试成绩的影响下,学生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考试上,无暇顾及锻炼英语实践能力。
为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将学生树立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的同时,有助于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统编版初中七年级英语下册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一文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打造由学生主导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知识时,需要掌握询问句型,将自己或者他人作息时间,通过问句的方式表达出来,如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I usually get up at six thirty。学生掌握各种时间的询问以及表达方式后,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通过互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都会要求学生对讲解的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通过强制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与教师的距离越来越远,未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致使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不断下降。所以教师应与学生构建和谐共处的关系,将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开展互动教学的基础,让学生敞开心扉,与教师拉近关系,以便在互动教学中,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带动更多的学生采用到互动教学中。教师在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时,应以积极的态度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和支持,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热爱英语学习,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以此提升英語能力。
例如,在讲解统编版初中八年级英语上册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一文时,教师应利用该课,与学生谈论他们喜欢的比赛,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有助于教师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保持交流的状态下,将课文中的重点短语讲解给学生,包括“think of”“I dont mind them”“I cant stand it”等,学生在练习上述短语时,将短语融入到句式中,与教师进行交流,既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促进教师与学生间关系和谐发展。
三、合理设计问题
教师应结合应用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合理的问题,通过合理的问题,有助于开展互动教学,并作为互动教学的载体,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入到问题中探究蕴含的英语知识,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英语的能力。在设计问题时,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解决不同的问题时,既能拓展学习视野,丰富英语内涵,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使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模式以及设计合理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并在互动中锻炼英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学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构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44):93.
[2]杨瑞雪,卢沿汐.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6(05):41.
[3]陈旭.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成才之路,2014(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