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石造境,文心生闲趣

2020-07-18余一

收藏·拍卖 2020年7期
关键词:英德赏石文人

余一

赏石,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中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唐、宋以降,石评辈出,唐有白居易作的《太湖石记》,宋代更有《云林石谱》记述豐详。明清两代赏石文化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园冶》《群芳谱》《闲情偶记》等许多著作都对赏石进行了详细论述,这时期提出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赏石意境,至今都是“小中见大”的典范。又如,陈洪绶和华岩所绘《西园雅集图》中,在园林中的一石案上,有各种文房用具以及立于平底混壁底座之上的奇石,呈现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致。

天然石头从大自然中进入到园林和室内,是完成“从一件自然物到艺术观赏”的历程。历代文人雅士爱石、赏石、玩石甚至痴石,也同时展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审美独特性,它是中国式哲学观的体现。在众多赏石中,又以英石最能代表文人的气质和风骨。

贾平凹在《说英石》一文中指出:“英石的名贵在于它的质朴和简约,在于它整体的气势和细节的奇巧,如车中的‘宝马,用不着装饰,只擦拭干净。它所具有的石文化品格,正大而独特。”英石的沧桑感是经过历史长河洗礼出来的,它独特的“傲”,它的“清”和“风骨”是不能模仿的。早在宋代,英石就成为朝廷贡品,与灵壁石、太湖石、昆石列入“文房四大赏石”。明朝计成所著《园冶》强调了英石的作用“大者可置园圃,小者可置几案,亦可点盆,亦可掇小景”。英石在当时已成为文人宅院中的重要陈设,逐渐成为体现主人的生活品位和审美意趣的重要表征。时至今日,英石还可以作为装点现代家居的天然艺术品,为居室增添别样的情调与氛围。

以石会友

石本无言,因为有了人的存在而赋予了它生命。赏石的至境,是人石相融;赏石的过程,即是修行的过程,是人品与石道的统一,这样自然便形成志同道合的赏石圈:三五石友相约,闲时到山上郊外去采捡几块自然天成的美石,或到石农市场挑选混迹闹市的几块奇石,一番清理与研赏过后,再配制量身打造的紫檀或黄杨木、红木座架、或置于艺盘中,素雅别致又富创意。在英德,就有这么一群好石文人,他们玩石各有其道。

英石鉴藏大家刘伟松便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他是20 世纪90 年代英德英石复兴的第一批玩家,经常往来各种石展、石文化研讨会,藏石颇丰。斋号瑛石居,所悬牌匾为胡江先生所题,又有朱帆先生对联,许宏泉先生画,及非马先生手迹等。瑛石居画案上有一卷名为“期盼”的英石全形拓,为曹毅先生所制,上可见众多名家好友题跋,如岭南名家郭莽园题:“英石之瑛,山荫之灵”;耶鲁大学教授苏炜左下题:“苍壁无端万仞高”……通过一方英石引来的纸上雅集,注定了这方英石必定会以事传、以人传、以文传,毫无疑问,这方英石已跻身当代名石之列。而刘伟松入藏时另有一番趣事,当初此石运下山时摔了一跤,所幸未摔断石身,最精妙之处,多次辗转后,2003年刘伟松才从石农手里收藏回来。

另一位隐士玩家梦白庐主人范白,为岭南名宿朱帆先生弟子,精通诗词格律,创作甚丰,其写诗著文之余最大雅好,当属玩石。倾力编纂《英石志稿》成为范白近来重要之“余事”。范白极喜赠石予知音,故藏石不多而凡藏必精,不可不提他的“碧玲珑”。这方稀见之宝,通体碧透,声叩如玉,决计可遇不可求。据说乃范白偶过一石农门前,惊鸿一瞥,顿觉与传说中苏东坡藏的那方绿英相近,旋即购回,又自坡仙诗句“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取名“碧玲珑”。范白对“碧玲珑”之爱,实在是可圈可点。每日必观赏抚摩,爱不释手,有朋友圈文字为证:“去岁得英石一方,甚得我心,名之碧玲珑,置诸书房,日夜相对,一室之内尘虑尽销,遂又得碧玲珑馆之号。”

范白力主复兴英石之雅,与三五知己组成“同学社”,率社员亲自上山采石选石,大者置园圃,小者置几案,或点盆缀景。海内外藏家前来赏玩收藏络绎不绝,于是同学社里贤人论道、谈诗赏石成了家常便饭。朱森明便是在同学社成长起来的90后新藏家。虽然收藏英石的时间不算长,但小伙子肯学习、爱钻研,在收藏石头方面已经有了不小的成就,在英德石圈也小有名气。朱森明认为玩石经验就是:多学、多看、多琢磨。一定要学会淘汰石头,不要舍不得,只有学会淘汰掉大部分的石头,自己的眼力才能提高。对于新手玩石头,向前辈和高手请教可以快速地积累经验,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

玩赏石,底座也很有讲究,袖云山馆黄平尤善此道,他会根据不同石质和体貌,配以各色底座,全面展现了层次丰富的艺术特色。这几年间,黄平已经从一个英石的旁观者成长为一名英石的职业玩家,所藏英石据说是英德佼佼者。而今的黄平,利用网络媒体,努力拓展英石的受众人群,让英德以外甚至是广东乃至中国以外的精英们都能够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英石应有的风采。袖云山馆另有英石配座工坊,友人多嘱他代为定制底座,此番及见工人配座过程,方知不易为之。

石友交往:缘于品,敬于德,久于情。英德这群好石之人,常常以石会友,或偶尔相约捡石,得到美石后品茶共赏;或为了参展一起踏上南来北往的车;又或会为一块石头,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但是答案见分晓以后,立马把酒言和、一笑而过。采访至此,众人忽忆多年前美国著名诗人、油画家、雕塑家非马曾英德访石,并为英石作新诗一首:

“这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状

让超现实的前卫艺术家们

目瞪口呆的雕塑

其实是上帝当年创造宇宙

所剩下来的模型

留给人类去设计开拓

更多更美的辽阔的奇迹”

——非马2013.10.31于英德

为此刘伟松先生还赠一石,非马先生携归美国,与妻子言,英德友人尚有石相赠,惜不能带回。非马夫人云:应该把衣物扔掉,把石头带回来。可见其爱石之心。

着实,石头无所谓好坏,石头背后的情谊才是重点,这亦是玩石的真谛所在。

在赏石圈里,有人玩石只是为了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在自己得到快乐的同时,还受到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思想的影响,而不遗余力地组织举办奇石展、为石友们答疑解惑、教大家如何鉴赏、为他人之石设计底座。英德这群好石文人,他们的心中总是希望能扩大石友圈,把赏石文化从小众群体推广得更深、更远。

当下赏石,走向精英化

对于英石的玩赏标准,大都崇尚四字真言:皱、漏、瘦、透。大抵说的是好的英石要具备这四个要素,皮皱则风格苍劲,漏痕则线条婉转,高瘦则风骨嶙峋,洞透则画面生动,有如篆刻中的破刀之妙。其实,石无完石,玩家眼中的所谓好与不好,主观性强,无法比较,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玩家的素养问题。一个石家的石头如何,大概可以表现出他的个性和审美层次的高下,这是收藏者的人格理想、审美情趣的代言物。

“笔墨当随时代”,作为传统艺术之精髓的文人赏石亦是如此。不仅要注重再现赏石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一面,更试图探寻这些石头对于当下世人的兴味与意旨,让传统赏石精神链接当下闲适生活。观赏石进入当代人的生活家居空间,是中国文化传承以及生活艺术化的一个面向;赏石的过程,也是艺术生活化的一个侧面。

但赏石的内核,并不仅仅是瘦、皱、漏、透的形式。应是意与古会,不求形似。这里的“古”,不是简单的时间概念,它主要是指一种古意,也是一种心境,暗示着古代文人所向往的那种桃花源般的诗意生活,是一种不求名利、超越现实的生命存在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一方石头的时候,除了给人带来愉悦之外,还会引发一种冥想之境,与古人神游。

所以,玩石的人必须有情,有情还当思无邪,玩石境界才高。英石从园林石走向几案石,即是从大众化走向小众化,这种小众化是英石精英化的一种提升。每一个人都可以玩英石,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英石。英石从走上几案上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和人发生关系,文化的内涵由此而衍生。如果没有文化的底蕴作为支撑,英石在人的手里,终究只是一块石头而已。

我们今天对于文人赏石的尊崇,多少还带有怀旧、慕古和传承的情绪和因素。当代文人赏石,并不是要去颠覆或是否定文人赏石,而是在赏石的精神内核上,注入一种人文元素的当代表达,这不仅仅局限于对于传统木座(盆座)装置的颠覆性改造,也可以是于题名、演示、展览、鉴赏等的一种创造或是再造。立足点在当下,也就是文人赏石的当代表达,需要有一种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态度。

范白曾在《英石,一身傲骨柔情》文中寫道:“英石的收藏,更多讲究的,大概是一种情怀罢。”不妨在这份情怀里,再加个“趣”字。明人陆绍珩有谓:“人之交友,不出趣味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赏石交友,当以有趣味者为上。心中有趣,生活才有味。

猜你喜欢

英德赏石文人
不与对手正面交锋
不与竞争对手正面交锋
英德革命烈士陵园
岭南古邑 英石之乡
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赏石悟道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台湾真柏
2009中国(昆明)东盟赏石石材博览会展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