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共青团组织优势作用
2020-07-18王越芬曹石
王越芬 曹石
摘 要: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其传播速度快、破坏性强、防控难度大,应对重大疫情防控需要各方助力配合。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因其独特的政治属性和自身在政治引领、组织覆盖、行动整合以及青年凝聚上的优势,是国家应对重要突发疫情事件时不可或缺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主动承担其社会责任,明晰定位,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重大疫情;政治引领;组织覆盖;行动整合;青年凝聚
DOI:10.15938/j.cnki.iper.2020.02.01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0)02-0073-05
近年来,卫生领域的突发事件频频出现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和公共卫生类危机频发,如2003年非典疫情、2004年禽流感、2005年黑龙江水污染等事件,而在2019年12月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感染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防治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此次疫情事件不仅严重地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健康,给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因此,面对突发的疫情时,社会需要调动更多的管理主体,协调合作,使得参与主体多元化。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社会突发重大疫情时,要坚定不移的紧跟党中央,将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共青团青年组织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优势,深刻认识做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出来。
一、政治引领: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共青团优势作用的本色体现 政治引领是在政治引领过程中使受众群体政治意识觉醒,政治认同提升,政治感情增强,是要解决方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政治引领”工作侧重于对青年内容供给和思想梳理的制定与引导。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共青团具有鲜明的中国共产党基因和政治属性, 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肩负着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教育团结青年,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的重任,聚焦政治引领,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共青团的政治责任。2019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阐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运动的关系,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是中国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选择。因此,强化对高校青年的政治引领, 是共青团在应对社会重大突发疫情时能否在发挥其功能以实现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的重要条件,是党的政治建设在青年工作领域的核心任务,也是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断战胜困难,取得最终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高校共青团必须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学生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本职主业, 引导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坚定不移团结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把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
2020年在面对重大疫情时,共青团紧密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在疫情防控大局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开展服务,发挥共青团在重要疫情应对中的引领导向和载体保障作用,利用自身贴近团员青年的优势和特点,掌握团员青年的思想规律和动态,在高校防控重大疫情中把自身政治优势转化为对青年团员思想教育的重要资源,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制度自信教育的重大实践。在抗击重要疫情时,高校共青团要始终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这一核心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团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始终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筑牢、在行动上对标、在责任上担当。坚决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 不断巩固主流思想舆论, 切实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越是攻坚克难的时期越要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发挥共青团政治引领力的正向影响作用,加强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团员青年中的主导地位,防范不实言论和恶意造谣对团员青年思想上的错误引导。共青团政治性的根本体现是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党的执政考验归根到底是人心向背问题,在社会出现重大疫情时要尤其注意在网络上对青年的引导,团员青年由于社交习惯和信息接收方式,网络就成为他们接收和查找资讯最为便捷的渠道。在发生重大疫情时期,不难发现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虚假、鼓动、偏激的信息内容,而这些信息更容易受到关注和评论,理性、客观的报道反而容易被抨击和忽视。因此,高校共青团及时在网络虚拟空间嵌入团组织,在微博、知乎、豆瓣以及B站上建立本学校的共青团、二级学院团委账户,建立信息管理员以及管理员志愿者,通过转发国家、学校的政策、要求和对疫情的相关说明,第一时间将党的政策和声音有效地传输到团员青年中并为他们所认同和实践。同时,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吸收学校宣传部、学生处、保卫处、工会以及校医院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力争打造网络意见领袖,宣传引导积累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网络空间中任何个体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通过客观、准确的信息认同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团员青年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坚决做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真正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强化高校团干部的政治责任,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共青团的政治优势的重要体现,发挥这一政治优势,不仅是共青团的性质和宗旨所決定的,而且也是在面对重大疫情时,检验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在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共青团干部要树立斗争意识,强烈的斗争意识是赢得这次疫情斗争的基石。在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的同时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引导团员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团干部是团员青年的榜样和标杆,面对复杂的疫情状况时,共青团干部要经受住考验,不忘初心使命、责任担当,用极大的政治热情并奉献自身的力量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迎难而上。
二、组织覆盖: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共青团优势作用的特色体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突出政治功能, 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2]2018年7月,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要健全基层组织, 优化组织设置, 理顺隶属关系, 创新活动方式, 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3]组织力就是在组织载体建立基础上,组织单元与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和有效连接,组织实体中的成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实现组织目标所体现的整体合力。共青团组织覆盖力是指团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青年群体和嵌入团组织最小单元的能力,使团组织中成员主观能动性加强,实现组织目标任务的实现,因此,提高团组织覆盖率和工作覆盖率是提升团组织覆盖力的关键和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扩大有效覆盖面,团组织要努力做广大青年值得信赖的贴心人,深入青年之中,倾听青年呼声,把青年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发挥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使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全面和有效覆盖团员青年是在疫情防控期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前置性问论,高校共青团在社会发生重大疫情时通过团组织覆盖、团活影响、服务保障等方式扩大其工作的有效覆盖面,激发支部活力,研判和掌握青年的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同时,关注青年的学习工作空间、生活居住空间、网络资讯空间,以多种方式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提升疫情期团员青年对共青团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
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正是在高校寒假时期,大部分学生都未返校,人员较为分散、独立,传统的集中式教育无法开展,这时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青年在网上, 团的工作就要做到网上去。要把网上共青团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推动团组织工作上网、服务上网、活动上网。”在疫情突发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就要发挥基层团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在1926年《支部的组织及其进行的计划》指出:“支部是党的战斗的武器——党要有战斗的力量, 是要有组织的广大群众。党的支部是代表党的一部份有组织的群众, 党的所有支部, 就是党的生力军之总合。”[4]因此,共青团要加大组织覆盖力度,打破空间限度,真正做到青年在哪里团组织就建在哪里,充分利用三级团组织“团委-分团委-团支部”力量,利用“团干部+支部”、“团干部+社团支部”等组织模式,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强大覆盖力,搭建起信息掌控和信息传达机制,根据团小组负责制,充分利用团组织的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整体推进模式,开展共青团灵活建团形式组建班级网上团支部,实现有效的“线上覆盖”。高校要在合理利用团支部在疫情防控工作,形成树形联系网,即学校党委—团委—分团委—团支部—团小组—团员,以此来减轻二级学院辅导员、直属团总支的工作量又可以通过朋辈之间的相互沟通更好的实现信息传达。通过建强团组织的覆盖力,形成高效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动基层团支部扭成“一股绳”、合成“一张网”,充分发挥组织号召力优势,不断拓展服务载体,真正做到团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真正发挥基层团组织战斗堡垒和团员先锋模范作用。扩大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共青团工作覆盖,建立以校团委为核心,校院两级志愿者协会、团学组织、学生社团、教工团小组为外围组织的工作群,借助团属资源的总量和分布,形成工作资源协同整合,借力实现对青年的全覆盖,不断延伸工作手臂。團组织既要“建起来”更要“动起来”,特别是在重大疫情时期,各级团组织在活动设计上要紧抓时效性,根据国家和学校制定的防控工作节点开展组织活动。比如,在疫情初期要开展关于疫情知识的普及,通过线上知识问答等活动开展教育宣传;在疫情中期做好关于高校防控疫情工作政策解读,把握疫情防控工作这个特殊时期中社会氛围和引导教育要素,各团支部积极联动,开展居家防控时期的专项团活,转发好上级团组织的号召和对一些谣言的辟谣信息,及时准确的掌握在疫情期间青年的思想动态,做好阶段性的调查报告,为学校和共青团组织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利用共青团组织的情感覆盖力,坚持“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工作理念,通过校团委对各类团学组织、社团的政治影响力,集中形成优质的服务青年的专项活动及服务项目,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团员青年,开展关爱经济困难团员青年、关心留校团员青年,通过线上联系、班团互动让团学骨干成为与团员青年沟通的桥梁;联合招生就业负责部门以及创业就业等社团,发布就业相关公共信息,开展网络模拟招聘会的形式,缓解即将毕业学生的焦虑,在疫情期最大限度地把团员青年联系、团结在团总支的周围,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团组织的温暖。
三、行动整合: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共青团优势作用的集中体现 “整合”一词可以做组合、融合、统合之解,是指主体对其管辖之事进行有目的、有规划的统合处理。共青团的整合是在共青团组织与青年之间建立新型关系和有效互动以此来实现对青年的整合和引领,这就意味着,在重大疫情发生时,共青团要第一时间整合青年完成党交予的团结、引领、带动青年行动的任务。共青团组织相较于社会其他组织在组织性质、行动目标、实践方式、这种形式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开展工作规律和发展逻辑。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使其具有最完备的组织系统,是强有力的青年整合力量,在行动整合中本着有用、有效、先进的原则,扩大团员青年的政治共识,不断增强团员青年的政治认同,这些独有的优势体现是高校共青团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抗击重大疫情实现胜利的力量源泉。共青团讲政治,关键在于行动,团员青年是共青团整合中的主体,是处于同一状况下的个体组成,而作为整合力量的主体,一是主动参与者,二是在整合过程中对同一状况条件下目标认同的被动参与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包括共青团在内的群团组织要“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5]在社会出现重大疫情时,高校共青团不但要加强对主动参与者的动员,更不能忽视可以发展的的追随者,要力争将不同类型的团员青年力量整合,并以其为存在条件,设计活动范围。在面对重大疫情时高校共青团组织借助自身青年优势迅速发起志愿服务行动倡导,指明社会导向,搭建多元对接平台,有效运用志愿服务、先进模范等多元载体,形成宣传教育的多元载体合力,深化团组织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力量配备,聚力多方,发挥共青团组织的“节点”功能是应对重大疫情是高校共青团优势作用的集中体现。
在社会发生重要疫情事件时,特别是未知成因的疫情状况,社会易产生不稳定因素,加之网络上负面不良讯息交织,会使得人民群众对疫情了解存在片面理解,这时就需要高校积极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青年具有爱国情怀,越是在危难时越能激发其爱国为民的斗志,同时青年有较很强的纪律性和服从性。因此,在出现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高校共青团组织第一时间内迅速行动,通过自身网络平台和二级学院团委QQ、微信群发布倡议书,发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适好青年整合力量,现面符合实际开展志愿服务条件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宣传动员,助力学校内部和学校、学生所在地街道(乡镇)的疫情防控工作;发动有条件的高校研究生支教团,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与所在服务地按照结对方式进行志愿服务,补充当地疫情防控力量;力争将大学生志愿者在抗击重大疫情志愿服务过程中特有的专业性、高素质和社会影响力等优势充分发挥,通过高校共青团搭建起的“学校与社区”、“学校与乡镇”、“学校与帮扶地”等对接平台上为需要帮助的广大居民、防控站点等志愿服务,无私奉献。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也将会深刻地感染着更多群众,有利于汇聚各种正能量,进而促使他们也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来,形成社会合力。学生志愿者不仅能够将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而且能够整合高校的人力资源和发挥高校的技术优势,协助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政府优化治理模式、运行机制和妥善处理社区志愿服务,以弥补当前社会在重大疫情防控工作在人力资源短缺、服务水平低等方面的不足,拓宽共建“基层治理共同体”方式方法,可以为日后共青团组织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基层治理提供宝贵经验。“天下胜,是故合力”。以共青团组织形象的无形影响以及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将团员青年转化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力量,整合资源和力量为社会应对重大疫情防控战中打造一支强大的“青年后援团”。同时把重大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行动进行大力宣传,宣传他们的事迹,从而在整个社会的共同价值、共同目标的形成上不断施加影响力,把更多人的力量和信念凝聚到和打赢重大疫情防控战的目标上来,凝聚人心、增进合力。
四、青年凝聚: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共青团优势作用的具体体现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中的最大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最新部署中说到“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与青年距离最近、联系最多,其根基在青年、血脉在青年、力量在青年,始终把青年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党的决策部署转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把青年的呼声意愿转化为党的关心关切,不断完善联系青年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生命线,而凝聚青年是共青团工作格局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使得其不仅要凝聚团员青年,还要包括团组织对非团员青年的外在吸引力。提升对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发挥共青团服务青年的功能,基层团组织必须把凝聚青年和服务青年结合起来,在应对重大疫情过程中,在凝聚中提供服务,在服务中实现凝聚,真正成为牵挂青年的“贴心人”。提升对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发挥好基层团组织服务青年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在重大疫情应对中,高校共青团凝聚力作为一种群体凝聚力,是对团员青年凝聚融合,是调动起团员青年对战胜疫情的自信心和能动性,形成共同的愿景。高校共青团对青年的吸引力,是共青团自身魅力的展现。共青团的观点要得到青年的认同和接受,共青团的活动要得到青年的支持和参与,努力把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共青团组织要善于利用自身开展青年活动的优势,也是共青团增强凝聚力的载体,在社会上发生疫情的特殊时期,高校也正处在寒假时期,学生部分没有返校留住在家。因此,高校要指导高校团组织通过开展线上主题团活,如读书打卡、运动打榜、专业技能提升等活动以及利用短视频软件开展疫情時期视频日志评选,利用微博开启正向超话等形式,开设专题栏目,鼓励学生在网络上创作、拍摄防疫主题视频,通过团组织自身组织活动优势将团员青年的注意力集中到疫情防控时期中自身素质提高、缓解自我隔离时期心理压力。一个人的注意力总量是有限的,这项事务关注得多,其他事物必然关注的少,以丰富的活动设置引导团员青年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和公共卫生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升自我约束力,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青年对团组织的向心力,是团员青年对组织归属感的体现,是情感联结和精神连接外化的表现方式。
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对中,共青团组织要及时了解青年在面对疫情时所需的各种需求,在活动设计上潜移默化的加入将情感教育,引导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发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做到团章中对青年要“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要求,组织和引导青年热爱祖国,在面对疫情时共青团组织和青年一起攻坚克难,主动担当。共青团组织作为一个政治组织,特别是在应对重大突发疫情事件时要着眼于履行党的政治责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真正成为联系青年的领路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就要又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发挥好团干部服务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团干部是直接联系青年的具体实践者,要实现团干部、团员之间的相互凝聚,团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青年因为成长发育特征决定了他们更加需要情感关怀,需要情感表达与释放,更需要同龄人的共情。共青团组织要结合疫情热点、在社会责任和义务和底线问题中积极发声,通过思想引领感召青年,通过情感交流联络青年,通过优良作风感动青年,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和社会;明辨是非,争做疫情防控中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开拓者,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成长为一个道德完善的社会人,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疫情防控任务中,团干部要冲锋在前,高校团委要及时将团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开展的对接、服务、实践工作及时宣传,不断发挥团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让青年感受到来自共青团的温暖和团组织的力量,通过对共青团团员的模范作用影响,让其产生对共青团组织的道德依赖,进而带动非团内成员,达到对青年的团结,实现对团员青年的核心凝聚。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J].求是,2019(14).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65.
[3]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党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N].人民日报, 2018-07-05(1).
[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9:612.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责任编辑:庞 达]第36卷 第2期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