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问题式”教学设计的策略

2020-07-18吴春燕李梅

地理教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情境创设教学情境

吴春燕 李梅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议广大地理教师要更多地尝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开展“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文章在辨析教学情境的分类和特征基础上,从瞄准教学目标融合“情境”与“问题”、围绕教学情境设计不同层次问题等方面进行“情景—问题式”教学设计,从而引导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关键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情境;情境创设;问题设计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1]。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生活的世界?如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建议广大一线地理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开展“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行动。2018年以来,通过大量观课发现,众多一线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正尝试以“情境—问题式”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笔者与许多一线地理教师对“情境—问题式”教学设计进行研讨,对“情境—问题式”教学实践进行观察,通过积累的课例进行研究。本文以扬州市新华中学李梅老师开设的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公开课“城市空间结构”为例,探讨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如何围绕教学情境设计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更好地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关键能力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厘清教学情境的分类和特征

1.教学情境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教学情境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表1所示。在日常教学中应把握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关注教学情境的来源、熟悉教学情境的呈现方式、考虑教学情境的利用时机、思考教学情境的营造方式等,依据教学目标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

以扬州市新华中学李梅老师开设的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公开课“城市空间结构”为例,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学生熟悉的“家乡扬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按照以上教学情境的分类如表2所示。

2.教学情境的特征

教学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是有效的?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笔者认为,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尽可能源于学生生活、与学生的地理认知水平相适应,达到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此外,有效的教学情境应具备学科性、问题性、复杂性、真实性、思考性、趣味性、启发性、开放性、生活性、典型性等多元属性,如图1所示。尤其是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复杂性和问题性,恰好是“情境—问题式”教学设计的关注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建议在选择情境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贴近学生知识水平、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使学生理解情境;蕴含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体现关联性,让学生在一个贯穿全过程的情境中经历综合思维发展的过程;与课程标准和地理教科书内容联系,便于学生找到基本的依据和资源[1]。

以扬州市新华中学李梅老师开设的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公开课“城市空间结构”为例,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学生熟悉的“家乡扬州市的城市空间結构”。这一教学情境符合真实性、复杂性、学科性、问题性、思考性、开放性、生活性、情感性等诸多特征,所以,多元属性的教学情境是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应然追求,也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逻辑起点。

二、瞄准教学目标融合“情境”与“问题”

问题与情境要实现融合,需要有一个共同的统摄,这个统摄就是教学目标。考虑教学目标、情境和问题三者的相互关系,笔者认为情境是“形”、问题是“链”、目标是“神”。“情境”营造的是学习场域,“问题”牵引的是教学线索,而“目标”达成是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情境创设与问题探究过程不能只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热闹场面,必须自始至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将生成知识、形成关键能力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融入具体的情境和相关问题中,既要蕴含特定的“情”,又要注重不变的“理”,还要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师生的发展与进步,真正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瞄准教学目标融合“情境—问题式”教学的一般思路如图2所示。

以扬州市新华中学李梅老师开设的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公开课“城市空间结构”为例,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如下:①从区域空间的视角,以扬州市为例,利用腾讯地图的街景功能调查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分布并归纳分布特征。②从综合分析的视角,以扬州市为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及变化。③从人地协调的视角,评价扬州市东南片区重化工业区布局,树立城市空间布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统摄教学情境和地理问题,本节课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学生熟悉的“家乡扬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学生对家乡有着丰富的感知和感情,这一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心理状态。再依据教学目标可以判定本节课研究的地理核心问题是“城市空间结构”,围绕核心问题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链,组织丰富的学生活动。

三、围绕教学情境设计不同层次问题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引擎。新课程关注问题式教学,创设情境是前提、设计问题是核心。“问题”的设计,需要依托情境。“问题”的呈现,要利于学生发现未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笔者认为,结合教学情境首先要找到一节课中的核心问题。什么是核心问题?如何找到核心问题?威金斯和麦克泰格认为,能够促进对某一主题单元内容的理解,激发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的问题就是核心问题,其目的是激发思考和探究,激励提出更多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给出标准答案[2]。因此,核心问题是基于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统领课堂教学的情境性问题。由核心问题可以衍生出多角度、多层次的问题,形成有机联系的问题链。围绕教学情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如图3所示。

以扬州市新华中学李梅老师开设的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公开课“城市空间结构”为例,本节课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家乡扬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教学情境从古城扬州、当代扬州到未来扬州,情境线索是扬州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时空变化,基于此教学情境,教师设计了系列问题。通过问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生成建构新知。问题探究活动设计如下。

教学情境1:古城扬州——城市功能区的起源

①展示扬州古城示意图。②阅读《扬州画舫录》相关内容:明扬州城,小东门接大东门街多食肆,夜不闭市;皮市街专营皮货;彩衣街设有制衣局,成衣店林立;新盛街皆珠翠首饰铺;东关街市井繁华,大小商号百家有余;辕门桥街上珍珠般散落着扬州老字号……扬州街道多是手工业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各大街。

问题1:说出古城扬州主要有哪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有何特点?(商业、住宅、手工业用地混合分布)

教学情境2:当代扬州——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形成

①展示不同年份扬州的遥感地图,引导学生感知城市空间变化。②利用腾讯地图观察文昌路沿线土地利用现状。③利用Google Earth查找扬州的工业区分布等。

问题2:分析与古代扬州相比,当代扬州城市土地利用有何不同?(類型多样;同种功能活动相对集聚,形成功能区)

问题3:扬州商业区的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分布在市中心和交通便利的街道两侧,交通便利、客流量大)

问题4:扬州工业区的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这样分布?(分布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地价较低、交通便利、运输成本较低、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问题5:以当代扬州为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有哪些?(经济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等)

教学情境3:未来扬州——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①展示扬州市未来10年城市规划图、扬州市城市公园体系发展与保护专项规划图、扬州市古城保护规划图。②角色扮演,通过体验角色提出对扬州未来城市规划的建议。

问题6:假如你是政府官员、扬农化工集团员工、普通市民,请你谈谈位于扬州三湾湿地公园附近的扬农化工集团是否需要搬迁?你的理由是什么?(略)

问题7:未来扬州城市空间发展更多应关注哪些因素?(环境因素、古城保护等)

问题8:你会为未来的扬州撰写什么样的城市名片?(略)

此外,对于“情境—问题式”教学设计的评价,除了关注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达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落实、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等常规的评价指标外,还应当特别关注对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的评价,避免使“情境—问题式”教学形式化。在情境创设方面应考虑诸如情境是否只是作为导课环节?情境与知识点是否契合?情境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情境是完整的还是碎片化的?在问题设计方面,教师应从关注释疑解惑到关注激疑生惑的转变,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等,仅释疑解惑是不够的,必须要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然后去分析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威金斯,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情境创设教学情境
精设计,巧提问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