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老街
2020-07-18邹安音
邹安音,鲁院西南第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草原》《西南军事文学》《青海湖》《四川文学》等;曾获得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美丽中国奖,首届邱心如女子散文大奖,第九届全球漂母杯征文奖,第三届四川散文奖等。常規出版散文集三部。
1
我离开它身子数十载,它却把骨头和精神种植进心底,让我结满别处无寻的乡愁。邮亭老街,它知道它一直都在我视野前方游弋,从未曾偏离。
老街所在地理位置险要,雄踞高坡,傲视四方。它隶属今天的重庆市大足区邮亭镇,地处川渝腹地,曾是南方茶马古道——川渝东大路的一个重要驿站,自古以来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大足,因拥有众多古代石刻雕像而闻名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故被誉为“石刻之乡”。新中国成立后,成渝铁路和成渝公路从邮亭穿境而过,邮亭因此成为川渝重镇。现今成渝高速公路和成渝高铁站又交汇于此,给中国自汉以来朝廷设置的邮亭又多了一层新的涵义。
借大足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光,邮亭火车站自高铁开通的那天始,更名为“大足高铁站”,邮亭的本来涵义便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自大足高铁站向东去两里许,有一高坡名叫“五里堆”。站在坡顶上远眺,周边儿是逶迤起伏的巴岳山脉,足下是圆溜溜的浅山丘。山陵莲花般四散开去,衔接了远山。山底绵延的是沟谷,名叫“十里沟”,曾是川渝茶马古道的一段。山间驼铃声声响,马帮们走过的地方,今天被一条白色的公路覆盖,笔直宽阔,直奔永川和重庆而去。而邮亭老街,则如蛇般从沟谷向上游移,静静地盘卧在了五里堆坡的半山腰。
岁月如尘,风沙漫漫。邮亭老街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把曾经的过往悄悄掩藏,袒露出胸襟,横卧在五里堆的高坡上,不露声色地迎送着南来北往的人离开,又真切地等待着一个个远方的游子归来。
春和景明。我特意选了个好日子,带着老母亲,和家人一起,避开高速公路和高铁站四周的繁华,顺着十里沟沟谷的公路往上攀爬。虽说是十里沟,但昔日贫穷落后的标签和色彩逐渐隐退,让它今天名不符实,公路周围都是青瓦白墙的农家小院,小院后的山岭苍翠碧绿。
老街似乎很高兴。我感受到了街头几株大黄葛树热情的拥抱。它们似乎永远都是这样古老淳朴的样子,就像那几个走过它们身边的老者,慈祥而安宁。
看老街从这里逶迤而上,像龙一样腾跃在五里堆坡,而黄葛树的根就成了龙的须,纤毫毕现,那样真实具体,仿佛触摸可及。
其实不是老街高兴,而是我高兴,我这样想了半天。黄葛树的每一片叶子中,都应该珍藏着一个故事,而细节就在它们的经脉里闪光。在我的记忆中,这里俗称“猪市坝”,每月逢三、六、九的赶集日,人声鼎沸,人群摩肩接踵。小猪仔们“嗷嗷”地叫唤着,猪贩子们不停地吆喝着,街头的热闹和繁华像沸腾的汤圆,等待着人们的品尝。四里八乡的村民们怎么能错失良机,拿了箩筐或者背篼,花掉许久的积蓄,选一头毛色不错的小猪儿,要带回家去精心饲养呢。那年那月,一头猪儿,可是一家人的最高财富精神寄托!
2
年华远去。街头沉寂。它只把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面,去雕刻时光之美。只是那青色的条石,却没了当初尖利的棱,看上去细腻、柔滑。中间一条浅浅的凹道,在阳光下,泛出些微的银光来,它们一块紧衔一块,密密地、曲曲地,延伸过去,不像近处高速公路那般张扬、豪放,而是给人一种宁静和从容的感觉。
街道很窄,两三米余宽。两边的青瓦房呈“一”字排开,颇有气势。壁墙多用褐色的木板串架而成,历经风雨的侵蚀,早失去了昔日华丽的色彩,不过却显出另一种厚重而朴实的美来。
赶集日,当街而过,阳光下,没有声息,早不见了当初摩肩接踵的赶集人。母亲走得很慢,仔细打量每一处老屋,每一个巷口。巷口里的人和事,似乎正从岁月深处走出来,电影胶片似地在她心上回放。
正对着竹林的那个巷口,可以通往我们的老家。临街老屋曾是张姓人家,当集日会拆了两扇油漆大木门,合拢成铺面,找两张长条木凳支撑,摆满各种花色的布匹供人挑选。逢年过节,母亲在农贸市场卖了菜或者粮食之后,通常都要拐过来,扯上几尺花布,给我和姐姐缝新衣服。“张老板人好,有时候没有带那么多钱,他会赊账给我。”母亲还记得当年那些乡情,她对我们不停地说着这说着那,已近耄耋之年的她,眼神明亮而清澈。
昔日的农贸市场,设在老街中部一处空坝上,处于五里堆坡的半山腰。当年的繁华场面依稀再现,卖鸡蛋的,卖箩筐的,卖大米的,卖蔬菜的……买者少,主要是老街居民;卖者众,皆是四里八乡的农民。农民们的眼神大多焦虑和不安,又充满期待,如果卖个不错的价格,能帮他们实现很多美好的愿望:多买几颗糖果,多称一斤盐巴,多打一斤煤油,多扯几尺花布,甚至添加一双雨靴……小时候的我,就常常光着脚丫,饿着肚子,守在院坝口,等赶集回家的母亲给我一根油条,或者一块糖果。
比起母亲给我买回的油条或者糖果,更让我幸福的是哥哥们从老街给我带回的小人书或者画册。农贸市场对面就是老街邮政所,哥哥们卖了竹筐锅盖后,常常到这里买书籍,或者定报刊,或者邮寄信件,它无疑成了我们几姊妹成长的精神食粮。
邮政所的旁边,有一个涵洞,它凿山而过,连接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直通山顶。它又和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物——文昌宫相偎相依,雄踞老街。
我一直觉得,涵洞就是老街的心脏,每次走过它的身边,都能感受到一股浸透心脾的清凉。泉水滴涌而出,石壁上长满苔藓,鲜嫩碧绿,它成了我心底的原乡。
3
伫立坡顶俯瞰,见一石梯弯弯曲曲,逐级而下。视野尽头是一口清清的水塘,水塘和涵洞之间,便是文昌宫旧时的模样。
文昌宫和涵洞互相依存,有一株大黄葛树庇护。这座古老的建筑物,是老街周围几代人的精神家园。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无论是镇上中、小学校放电影,还是节日演出节目,或者是方圆几十里的乡民来此看戏,文昌宫都功不可没。
如果要看戏,需要从正街,穿过那幽深的涵洞,踩过湿漉漉的布满青苔的地面,至文昌宫的后门入口处。门口通常由两个表情很严肃的人把守,观众大多很自豪地高举手中好不容易得来的票,把门人颔首,他们才能兴奋地挤进小门。进得门后,虽然室内地面是凹凸不平的,人群也挤得密不透风,但大人小孩却都很激动,眼睛只盯那舞台。
舞台用木板搭建而成,两侧有梯。台正中立一挡板,让演员化妆用。那时候一般演的都是川剧的某个片段。
我第一次看川剧的时间大约在六七岁,母亲赶完集就牵着我的手走进了文昌宫。那时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真不知道生活中的场景要怎么样才能在那小小的舞台上表现出来呢?还依稀记得:红布帘缓缓拉开,当着戏服的女演员甩开长长的衣袖,迈着细细的碎步袅袅婷婷地走进舞台正中,开始“咿呀咿呀”地唱时,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当然最喜爱的还是在文昌宫看一部有声有色的电影。我在老街读初中后,每隔一段时间学校就要组织全校学生们看一场电影。电影多是战斗片,比如《野火春风斗古城》《上甘岭》《闪闪的红星》等。每当此时,同学们兴奋极了,快乐的笑容挂满脸蛋,兴高采烈地举着板凳从山顶的学校向下迁移,长长的队伍像电影闪现的画面般精彩。
进了文昌宫,大家分班级依次坐好,等电影放映员入场。放映员是个中年男子,大多时候穿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表情严肃。每次他都很神圣地装好胶片,小心地转动放映机,不一会儿,洁白的幕布上便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
屏幕上的枪声和炮火离我们逐渐远去后,文昌宫的舞台又成了我们班级歌咏比赛的战场。五四青年节或者六一儿童节(中、小学校未分家)马上就要到了,男生女生白天黑夜拼命地练歌,唱《少年先锋队队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节日那天,我们都早早地来到学校,每个人脸上都被音乐老师抹上胭脂,红彤彤一团。然后男生穿上白衬衣蓝裤子,女生穿上白衬衣黑裙子,往舞台上一站,英姿飒爽,非常骄傲和自豪。
循着儿时记忆中的样子,我再次走过文昌宫,却听不见“咿呀呀”的川剧唱腔声,听不见少年少女清脆而响亮的歌声,听不见屏幕上“轰隆隆”的枪炮声。文昌宫已经失却它当初的模样了。这座古建筑物是那么苍老,像老街一样。透过窗户,我瞥见舞台下只有几根木桩子,在无声地诉说着它曾拥有的辉煌。
文昌宫,已经成了文物,被当地政府保护起来,也被老街人小心翼翼地收藏进心底。
4
20世纪80年代,五里堆坡的顶端,是当时四川省(其时重庆市还未直辖,隶属四川省)大足县邮亭公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邮亭公社办公楼之上是邮亭小学校舍,小学校舍之上是邮亭镇中学校舍,它们从老街背脊延伸开去,呈阶梯状分布,一目了然。
1983年8月底的一天,母亲卖了一挑粮食,用手帕层层叠叠地包了7元钱,牵着刚小学毕业的我,小心翼翼地穿过老街涵洞,绕过水塘,努力攀爬陡峭的山间石板路,去给我交学费。她很高兴,我所在的村小学毕业班共有三十几个人,却只有三个人考上邮亭镇初中,我是其中之一。
我所在的班级地处其中一栋小木楼的最里侧,窗户外有一株高大的黄葛树,其下是操场,操场外是伙食团,伙食团下面就是陡峭的石板路,直通文昌宫,或者老街。
每天很早我就得从家出发,带上中午的饭菜,走过七八里弯弯曲曲的石板路,走过半条老街,从涵洞那里爬上石梯,把饭菜放进学校伙食团的蒸格里,以备中午热吃。
吃完饭后的我,天性敏感的我,很少午睡,常常望着窗外的黄葛树发呆。岁月在一天天流逝,黄葛树垂垂老矣的样子,我很想知道我的未来是什么样子。我开始用文字表达每天的经历,每天的想法,甚至每天的理想。那时候我很想很想长大后就当一名作家。
我写弯弯曲曲的老街,写老街上的疯子婆婆,人们都这么称呼她。她没有儿女,却养了一只鹅,给鹅穿漂亮的花裙子,每天“幺儿幺儿”地喊,还和鹅一起睡觉。她经常带着鹅到学校捡拾垃圾,遇见我们总是慈祥地微笑。同学们就喊她“疯子疯子”,她也不恼,只有我对她友好地笑,她就亲昵地喊我乖妹妹。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她的丈夫早年上了战场,在一次战斗中为国捐躯。我很后悔我当初没有为她做点什么。
從初一开始,我就特别喜欢每周一的作文课。如果那一周语文彭老师因事儿占用了作文课,我就一周没有精神。每次他在课堂念我的作文,那是我最荣光的时候。学校操场有一块墙壁,是专门用来黏贴学生们的作文范文的,每次走过它身边,我都会挺起胸膛,那里有我很多的范文。作文墙壁成了我整个初中阶段的精神丰碑。
初中三年级时全校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作文比赛,初三年级的作文题目是《一件难过的事》。仿佛心灵的牵引,九泉之下的父亲拉着我的手,一同漫步在山梁。父亲是党的一名普通基层干部,为给村民谋幸福,他抛家弃子风来雨去,不幸积劳成疾,很早就离开了我们。
蘸着点点血脉之情,在泪光中,我在稿笺上仔细描画着父亲的身影,抒写着父亲的胸臆。还记得,当舒校长亲自把一等奖的证书和一本作文书籍郑重地放到我的手心,叮嘱我要好好读书时,全校师生数百人的目光是怎样灼热了我的心魂,助推了我文学追梦的脚步。
哥哥们利用课余编织竹锅盖、竹筛等竹子制品卖,用换回的零钱从老街邮政所订阅了《收获》《十月》《当代》《小说选刊》等文学杂志。每次放学后,到邮政所取报刊杂志是我最期盼也是最兴奋的时刻。
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很努力地写作,朝梦想的远方奔跑,老街像一艘船,就这样带我驶出了狭小的山乡。
5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望着这方土地,默默地为老街挡风蔽日的,是从街头到街尾那六七棵枝繁叶茂的黄葛树。
站在五里堆坡顶俯瞰,每一棵树都是那么挺拔、魁伟。它们仿佛持枪的勇士,威风凛凛、英气逼人。每棵树都拥有一样粗壮的干,苍劲的枝,以及那一汪油油的嫩绿叶片。但是,每一棵树又各具情态,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自己的美和厚重历史。
位于街头的两株黄葛树,属重庆市二级保护树木。左边那棵袒露出博大的胸襟,随时迎接着四方来宾,给人以家的温馨和祥和。右边那棵紧傍一住户,根部全部裸露在近三米高的乱石堆上,彰显着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范和气质,像老街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
近看那根,或粗或细,或曲或直,须脉毕现,溢出一缕鲜活的力。它们宛如蛟龙,盘缠在一起,在嬉戏,在飞腾。据户主介绍,这根有的如剑般刺过了墙壁,在其厨房内蔓延。
黄葛树的根部都用石栏围住,青色的树干便暴露无遗。上面斑痕累累、裂纹道道,一如淌过岁月的长河。左右两棵树在空中相拥,一副水乳交融的样子。
雄踞街中文昌宫上的几棵黄葛树,是重庆市一级保护树。它们宛如大力神般,张开巨臂,欲揽小街入怀。其绿荫覆盖十余米外,气势恢弘壮观,直逼霄汉。其根深植于沃土之内,干突然中分,盘曲而上。
穿过涵洞,湿漉漉的青苔温润了心灵,陈旧的文昌宫唤醒了心中往事,望着白发皤然的老母亲,袅袅乐音不禁在我的心中回响:头顶一个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你昂起头,冰雪压不服……这是叶对根、树对街、树对人的情啊。樹下有一小块地,正在播撒种子的八十高龄的陈老说,儿时在黄葛树的怀里嬉戏,饥荒时曾摘它的叶充饥,她也在树下长大成人,树装饰了她一生的梦境。
从原邮亭公社住址往下,便是老街的那一边,直通原邮亭火车站。街边有一座老观音堂,成了赶场人们休憩闲聊的好地方。这里的一棵黄葛树,属于重庆市一级保护树,树根全裸,棱角分明,造型各异,似假山堆砌而成,最底部却鼎足而三,呈镂空状,轻敲发闷闷的声音。树干正中,赫然显出一深洞。老人们说这洞以前曾住一观音,慈眉善目,佑一方水土,这地方因此而得名。
想想古往今来,但凡有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必有树,有树便有传说,便有信义和美好在承继,老街也不例外。
不信,请看那屋檐下,几个老太太在玩着纸牌,几个老大爷在呷着茶水。他们埋怨说,姑娘嫁走了,儿女买房到附近的邮亭车站,孙子们不愿意到老街来耍了。同是耄耋之年的杨保元老人敲打着手里的秤盘,一声叹息:祖祖辈辈都是做秤的,独生子却放弃了家传祖业,跑买卖出去了。
老街也许是真的老了,老街的孩子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散落在四处。它孤独而寂寞,就像这群老人守望着故土和乡情,守望着家园和根脉。但老街的心事一定是欢欣而鼓舞的,就像这群老人的儿女孙辈们,各自翱翔在生活的天空。
老了的老街,正显示出一种独特而光华的美,积淀着历史和文化,像杯中的茶一样呈现给人们。老人们兴奋地说, 前不久来了一群法国的朋友们,他们很喜欢老街的风物人情。武汉建筑学院的一群学生也背着画夹兴致勃勃地来了,在老街写生了一个星期呢!
如果华年的流逝吞食了这已老了的老街,那我坚信,老街的风采,已留在了那群风华正茂的学生们的画册中,并被装帧成一幅最精美的风情画,长久地保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牵着母亲,我们走过老街,走过古树。人的一生,更像老街的绵延和张扬,老街的付出与给予,周而复始,不断轮回。那时,感受着母亲手心的温度和情感,心中涌生的恋情如水弥漫我心房。只愿这山更青,树更秀,无论小街的人走到何处,都如树般屹立在他人心中。
责任编辑 杨 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