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认知”视角下的地理专题知识构建(世界篇)
2020-07-18周红星
摘 要:“区域认知”是人们运用区域的视角和方法认识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思维品质与能力。文章以案例的形式对区域认知视角下的世界地理专题知识构建进行了新探索,分别从情境创设、深度剖析、区域探索、典型题例、方法归纳五个维度,对非洲的河流、亚洲的湖泊、南美洲的植被、-北美洲的农业、大洋洲的工业、欧洲的服务业进行了区域认知背景下的相关分析,以期对复习备考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区域认知;地理知识构建;世界地理;高考复习
一、河流——以非洲為例
【情境创设】
“尼罗河赋予两岸土地以生命:只有尼罗河泛滥以后,才能够有粮食和生命。大家都依靠它生存。”这是镌刻在尼罗河畔岩石上的赞语。尼罗河的全部水量中,60%来自青尼罗河,32%由白尼罗河供给,剩下的8%来自阿特巴拉河。在洪水期,尼罗河水量中青尼罗河占68%,白尼罗河占l0%,阿特巴拉河占22%;在枯水期,尼罗河水量中青尼罗河下降为17%,白尼罗河上升到83%,而阿特巴拉河此时断流,无径流汇入。
【深度剖析】
情境选择的缘由:本文开篇以河流特征为切入点,以非洲河流(图1)为研究载体,基于三个考虑:一是河流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对于人类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基本的功能有供水、养殖、内河航运、水力资源开发和风景旅游等;二是区域选择以非洲为例,主要是非洲的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三大河流特征上有较大的差异,且具有典型性,有利于学生习得区域比较的方法;三是从河流入手,进而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区域综合的理念。
河流分析的视角:结合情境材料,可以得出尼罗河的突出特点主要有:①流量不大。尼罗河为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有很长的河段流经沙漠地区,受蒸发和下渗而失去大量径流,沿途汇入的支流少,年径流量小。②汛期明显。受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两大支流的影响,河流的汛期明显。支流白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多雨区,水量丰富而稳定。青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地区,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尼罗河下游水量主要来自青尼罗河。汛期为6~9月。③含沙量大。河流泛滥后给下游地区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促进了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
比较要素的选择:表1从流量、汛期、流速、含沙量等角度对尼罗河、刚果河和尼日尔河等三条河流的特征做了比较和分析。
典型特征的剖析:①尼日尔河下游两次汛期的原因:上游和下游段的纬度基本相当,处于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第一次汛期为9~10月,为下游的雨季;第二次为2~4月,为上游雨季带来的洪水而发生。②尼日尔河中游水量减少的原因:中游河段纬度较高,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的地区;流域内降水减少,蒸发增加;支流汇入少。③刚果河水量大的原因:流域面积广,大部分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支流多,从刚果盆地周围往中心流动,形成了向心状水系。④刚果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流经热带雨林地区,水土保持好;流经刚果盆地,大量泥沙在盆地沉积;河口落差大,流速快,不利泥沙沉积;海水运动带走河口泥沙。
【区域探索】
除了河流特征,从区域认知的视角,非洲还有哪些典型特征值得关注和梳理?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有关试题的要求,将与非洲相关的知识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重新梳理,并进行归类和综合,以达到区域综合、区域比较和区域分析的目的。图2从区域的典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思考,探索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知识构建新思路。
【典型例题】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测试题)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3题。
1.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2.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3.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
试题解析:本组试题考查的是尼罗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1题,尼罗河泛滥区由于土壤肥沃,植被缺失,试题设问强调的是能够直接耕种,和土壤肥沃无关。第2题,尼罗河的水源主要来自上游地区的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中游大部分地区流经沙漠地区。上游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第3题,尼罗河的泛滥期为6~10月,因此耕种期为11月到次年5月,与地中海气候区一致。
【方法归纳】
河流作为地理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物质输送和能量交换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河流的分析主要有两个视角,一是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二是河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水文特征的分析主要从河流的流量、汛期、流速、含沙量、结冰期五个方面展开,河流对区域的影响主要通过河流功能的发挥得以实现。
在河流的学习中,要充分运用区域比较的方法,寻找不同河流的优势功能,合理开发河流,达到整治与开发的目的。同时也要运用区域综合的方法,让河流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周红星 / 浙江省金华市教育局教研室 (321017)
二、湖泊——以亚洲为例
【情境创设】
咸海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处,面积最大的时候有6.8万平方千米。在全盛时期,咸海拥有发达的渔业、海上运输业、港口物流业、造船与维修业等。1960年以来,咸海遭遇“水危机”,逾九成的水量消失殆尽。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到2014年时南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剩下一片白茫茫的盐滩(图3)。
【深度剖析】
咸海的水源补给:咸海地处亚洲腹地,深居内陆。这里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的干旱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密不可分。西部乌拉尔山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东部蒙古高原使湿润的夏季风无法深入,南部喜马拉雅山与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伊朗高原,使得来自阿拉伯海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阻。冬季为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气候干冷;夏季,由于地面增温,使大陆气团成为干热气团,气候干热。咸海最重要的水源补给来自阿姆河和锡尔河。
咸海的萎缩原因:直接原因在于入湖水量锐减。①全球变暖: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全球变暖使中亚地区冰川面积减少,导致冰雪融水补给量减少,河水水量减少;全球变暖气温升高,特别是冬季升温明显,必然影响西风带冬季南移的位置,从而使冬季降水减少;降水减少必然导致径流减少,又加剧了人类引水等活动,使咸海的萎缩加快;全球变暖,蒸发量加剧,咸海水量减少,湖面缩小。②水利建设:中上游地区大规模的水库、运河、灌渠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大量河水毫无节制地被分流和截存,造成无稳定的径流入海。而且在分流和截存的过程中,蒸发和下渗非常严重。③过度取水:60年代以来,流域灌溉面积增长了50%。阿姆河和锡尔河的大量河水被分流到周边的沙漠和荒地中,用于灌溉和盐渍化农田的洗涤,把不宜农耕的广阔荒漠变成良田。农业生产的丰收促进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工业快速发展,用水量随之增加。
咸海萎缩的危害:①对气候的危害:湖面缩小使周围地区气候的大陆性特点更强,即夏季更短、更炎热、无雨,冬季更长、更寒冷、无雪,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增大;向空气中蒸发的水汽减少,导致气候更加干旱;大风日数增多,大风更大,沙尘暴增多;气候变得更加恶劣。②对生物的危害:咸海萎缩,水面下降,水量减少,盐度不断升高,对水中生物生长极为不利,湖区鱼类大量减少甚至灭绝。③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湖岸线退缩,大面积盐滩裸露,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大,在强大的风力作用下,盐风暴频发。生态环境恶化,反过来它又加速了咸海水面缩小和周边地区的沙漠化。④对经济社会的危害:咸海萎缩对中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很大。咸海萎缩,水面下降,给湖区航运业带来重创。湖区鱼类减少甚至消失,渔业难以发展。盐碱地面积增大,盐风暴频发,导致大面积耕地土地肥力下降甚至丧失可耕性。气候恶化、灌溉水量减少等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河流径流量的减少,也影响到周边城镇以及工业发展用水,瓦解了产业结构,不利于城市化建设。
【区域探索】
中亚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是东亚和欧洲交通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矿产资源和能源丰富。中亚咸海萎缩,是内陆地区人地关系失衡的反映。除咸海萎缩带来的环境问题外,阿姆河水量的变化、里海油气资源开发、中亚棉花、哈萨克斯坦迁都、绿色丝绸之路与中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也值得关注(图4)。
【典型例题】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题)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5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命题意图】
本题以里海所在区域为背景,通过其自然环境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地壳运动、河湖特征及演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以里海演化过程中,地壳、地形、水文、气候等要素共同发生变化为核心,充分体现自然要素具有统一演化过程和地理事物具备时空变化特征。通过提供位置及其他相关信息,考查学生在特定区域中认识地理事物的能力。
【拓展延伸】
随着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湖泊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质量在逐渐下降,其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受损。渐渐消失的不仅是内陆湖,如咸海逐渐变成沙漠、以色列提比略湖曾经有水的地方可以迈步其上、伊朗和阿富汗交界的哈姆湖正在干涸等,而且还包括外流湖,如洞里萨湖容积缩小,蓄水能力下降;洞庭湖因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严重萎缩等。
认识湖泊危机,可以用区域比较法。如咸水湖和淡水湖,对比分析萎缩消失原因的异同,对湖泊开发和环境保护决策是否合理进行论证,评价人类开发利用湖泊的得失,并预测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夏丽娟 / 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 (321015)
三、植被——以南美洲为例
【情境创设】
亚马孙雨林是全球最大的雨林,被誉为“地球之肺”。2019年8月,一场大火在亚马孙雨林整整燃烧了近三周!火灾覆盖巴西近一半国土,波及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等邻国,风云三号卫星显示,火场上空可以清晰地看见大片的浓烟。持续数月的山火危机中,浓烟飘到距其数千千米外的圣保罗,导致圣保罗空气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雾霾……
【深度剖析】
热带雨林的剖析。①热带雨林的成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对流旺盛。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海又有暖流流经,从东北、东南海上来的湿热气流深入内陆,并受地形抬升,终年降水丰沛。②雨林的生态效益:主要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③土壤贫瘠的原因:纬度低,气温高,微生物活跃,有机质分解快;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④雨林破坏的原因:过度的焚耕开垦;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森林火灾等(图6)。
森林火灾形成的主要原因。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亚马孙平原森林火灾的主因,为了占用更多土地用于放牧或耕种,砍伐雨林,通过燃烧树干、树枝、树叶等清理现场,后在火烧后的土地上进行耕作,而燃烧留下的草木灰烬能成为滋养土地的养料。此外,枯枝落叶等可燃物较多,空气湿度相对变小,政府对环保的重视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
【区域探索】
亚马孙雨林大火引发了我们对南美区域特征的关注,现以巴拿马运河扩建、亚马孙河口涌潮、智利铜矿的开采冶炼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等为例做深入剖析(图7)。
【典型例题】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测试题)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试题解析:植被恢复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人工松林植物种类单一,植株稀疏,生长期短,因此植物的根系较短,扎入土层较浅且植株间杂草较少,水土保持的功能较弱;而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植被种类较多,植株更加密集,间距较小,且植物根系较长,能够扎入更深的土层,再加上植株间分布有大量的杂草,因此对同强度的降水具有更好的水土保持能力。正因为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与人工松林相比,在植物种类、植株密度、根系发育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使得防治水土流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多地关注森林植被对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而忽略了不同类型植被,如自然恢复植被与人工植被防治水土流失的差异。本题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式,通过不同类型植被防治水土流失效果的比较分析,考查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方法归纳】
植被在防治水土流失中起到的效果,一般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着眼点在于追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从而树立因地制宜的环境发展观。考查的角度一般为不同植被类型对同一区域水土保持效果的比较;或者同一种植被在不同区域水土保持效果的差异;或者引种某一树种到不同区域背景下水土保持的差异等,从不同维度突出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以实现地理区域比较的目的。植被在水土流失的防治作用一般从三方面展开:地上林冠截留雨水;地表植被延缓径流、增加下渗;地下根系固土。图8是植被环境效益知识体系。
孔海君 / 浙江省温岭中学 (317500)
四、农业——以北美洲为例
【情境创设】
美国的农场规模大小不等,但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点,通过使用技术来提高效率。海格特是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一个农民。他的农场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种植了大量的大豆。他借助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运用转基因等生物技术提升大豆抗杂草能力以提高产量。他的拖拉机上有许多GIS等信息数据显示和分析的终端,无人机每天载着GPS和传感器飞行在田间搜集数据,并进行作物生长的管理,他则可以在各个小屏幕上看到田间作物长势,病虫害情况,土壤水分监测等分析,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实现单产监测和施肥变量的监控,从而进行灌溉、施肥、收割等精准的农业活动。
【深度剖析】
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征分析”的主题,结合北美洲的区域背景,围绕课例所创设的情境,可以从“该区域种植大豆区位特征”“区域采用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及优势”“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利弊”三个视角展开探究,理解美国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具体采用了哪些方式,其使用的意义以及利弊分析,从而明确合理使用现代农业技术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该地适合种植大豆的区位条件。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结合大豆的习性,可知密苏里州位于中纬度,且为密西西比河的冲积平原,气候温和,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开阔且黑钙土广布,适宜大豆的生长。其土地连片分布,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根据美国工业化背景,其市场需求旺盛,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技发展起步早,为其大豆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条件。但是由于该区位于中部地区,其寒潮或干旱等灾害易对晚播大豆的生长产生影响。以美国中部区域为背景,引导学生建立区域农业产业开发区位分析的一般模型,提升学生区域空间格局观察力和区域综合分析能力。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突出優势。美国大豆种植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包括生物技术、土地保护耕作方式、精确农业。美国的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大豆育种,提高了大豆的抗病虫害、耐除草剂的能力,大大提升了大豆产量,同时改进和提高了品质和营养成分,提升经济价值。当地的大豆种植常采用与玉米或小麦轮耕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可以减少翻耕的次数,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提高经济效益。轮耕保护了土壤的清润度,减少土壤侵蚀,保持有机质。精确农业则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大数据的分析减少化肥的使用,保护环境;精确灌溉,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大数据的分析便于农户更好地对农业生产做出分析,投入生产,提高农业产量。通过区域问题的分析和评价,帮助学生学会结合区域特征,秉持正确的地理观念对其合理性或者不足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理性评价现代农业技术的利弊。因地制宜的现代农业技术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对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技术的应用会有大量负面的影响,如生物技术的应用要基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基础,各种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的获取,要确保数据来源的合法性,所以现代农业技术的使用对于农业产业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学会科学、客观评价区域发展问题,真正理解技术在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探索】
探究过程中应从“空间—区域”的视角,借助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法对该区域的典型问题展开探究,逐步认识该区域各典型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格局及特征,能辩证地对区域决策和发展做出评价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图9)。
【典型例题】
(2018年4月浙江卷选考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图10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
试题解析:此题以我国的黄河三角洲为区域背景,围绕当地“土壤盐碱化”的核心问题,探究“暗管排盐碱技术”在盐碱地治理中的突出意义。解读此题学生需要从黄河三角洲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盐碱化的背景出发,紧紧围绕“暗管排盐碱”的特征出发,从“地下铺设暗管”“渗水收集盐碱水”与“开挖明渠”“引水漫灌”的视角进行比对,评价该策略的合理性。此题设计选取视角新颖,围绕农业生产中区域典型的问题切入,旨在考查学生对区域背景的综合分析能力,对区域发展对策措施的解释、评价能力,同时考题的背后也在引导学生辩证认识科学技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索区域发展的新策略。
【拓展延伸】
美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是基于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其专业化、商品化、机械化水平随着美国信息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随之提高,这本质上是人地不断协调的一种体现。区域现代农业考查一般思路是以“区位—问题—改良措施”为线索,基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地理思想,从现代农业技术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如何提升农业基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如何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如何刺激农业产业的改革等维度切入设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采用情境问题式探究的模式,通过区域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情况的呈现,激发学生对其应用及相关地理背景的探究兴趣,探索其与区域自然及社会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解释区域农业技术或相关措施,评价其应用过程中的经济及生态意义,并提出更好的改良建议,以促进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虞文君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泰河中学 (315800)
五、工业——以大洋洲为例
【情境创设】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悠久。1908年汽车品牌霍顿开始生产汽车,1931年霍顿汽车公司被通用汽车公司收购,并为通用汽车生产配件与提供组装服务,1948年通用霍顿开始在澳大利亚自主设计和生产汽车,一度成为整个大洋洲工业制造的代表,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加之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霍顿汽车销量大幅减少。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辆本地制造的霍顿汽车在阿德莱德下线时,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深度剖析】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的发展蕴含着诸多地理原理。从地理视角看,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读与剖析。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的主要分布。澳大利亚的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东南沿海地区。究其原因,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工业部门齐全,工业基础完善;拥有墨尔本大学等众多高校,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提技术人才;经济发达,是国内的主要消费市场;临海,多优良港口,海洋运输便利。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的衰落。澳大利亚国土面积约769.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 520万,地广人稀,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 900万辆,形成了小而分散的国内市场。澳大利亚政府于1988年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导致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的竞争。随着可选择的车型和车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扩张,对汽车的偏好越来越多元化,导致汽车厂商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澳大利亚汽车工会势力强大,汽车工人的工资水平远高于其主要的亚洲竞争对手,甚至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衰落的主要影响。据统计,汽车工业和相关行业的衰落导致数以十亿澳元计的直接海外投资将撤离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受损。关闭汽车工厂造成相关配套产业的萎缩或消失,工资下降,失业率上升,负面影响将会长久地辐射到其他产业。汽车工业和相关行业的衰落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和结经济构多元化,更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区域探索】
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独特,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除了汽车工业外,半环状分布的氣候植被、铁矿石出口、小麦牧羊业、2019—2020年肆虐的山火等主题,值得关注与探究(图11)。
【典型例题】
(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节选)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试题解析:该试题以区域工业化及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发展为情境素材,设计了汽车工厂布局的条件、汽车市场需求少的原因、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汽车工业的退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一系列问题,着重考查考生从地理视角分析区域工业发展问题的能力。
第(1)题,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澳大利亚区域略图,从市场、劳动力、交通和产业基础等方面对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的区位进行简单的地域性解释。第(2)题,要求考生能够兼顾图文材料,综合市场规模、个性化需求和政策等因素对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这一特殊现象进行分析与归纳。第(3)题,要求考生能够兼顾图文材料,从劳动力价格、生产规模等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第(4)题,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区域认知的方法,对澳大利亚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和有利影响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分析评价,揭示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方法归纳】
围绕区域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试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巧妙设计问题链,以综合分析区位条件为主,对某区位因素进行深化予以设置问题,体现出小切口、深挖掘的命题方式与特点,考查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工业联系、工业地域及其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能力。
在平时教学和复习过程中,首先要围绕教学主题精选典型区域,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法识别和分析区域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着重从整体性的视角综合分析区域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其次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将某具体工业区位因素与所在区域地理条件逐一对应分析,分析工业的发展条件,找寻区域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再次要引领学生解决问题,针对区域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因地制宜提出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或解决策略,最终建立人地协调观。教学时,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在区域图上对重要地理知识进行回忆与认知,对主要地理原理进行说明与分析,从单一要素描述到多个要素综合,从特殊现象探究到一般规律分析,促使学生“区域认知”素养通过描述、分析、归纳、迁移等方式得以内化与提升。
施锡桂 / 浙江省永康市第二中学 (321300)
六、服务业——以欧洲为例
【情境创设】
占据欧盟GDP10%、提供了2 700万个就业岗位的旅游业毫无疑问是欧洲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自疫情暴发以来,欧洲各国关闭边境,实行“禁足令”,欧洲旅游业遭受严重打击。2020年3月后,疫情引发的封锁导致服务业活动在整个欧洲崩溃,欧洲多国服务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跌幅。
【深度剖析】
欧洲旅游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好;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闲暇时间多,出游欲望强;交通便利,旅游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政策扶持。
影响服务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按湘教版新教材第二册中内容:服务业是指生产服务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一般来说,服务业可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物流、金融、信息、商务、科技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文化娱乐等)和公共服务业(包括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社会保障等)。相对于农业、工业来说,服务业涵盖范围广,区位选择灵活多样。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主要受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政策法规、集聚、历史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软件服务、健康养老、科技咨询、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网络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欧洲的产业结构特点:欧洲内部,欧盟成员国的产业结构较为相似,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一般都在2%左右,工业的比重一般在20%~30%之间;由贸易、运输、通信和金融等产业构成的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均在70%左右,甚至达到80%以上。
【区域探索】
各个区域的探索情况如图12。
【典型例题】
(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文综测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500多万人口,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100多家医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40万,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略)。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4)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
命题特点:本题结合鲁尔区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从城市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医疗保健业的发展和区位选择等方面进行了设问,设问角度新颖,材料依据充分,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题后面三个小问中涉及的空间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从鲁尔区到波鸿市再到波鸿市内的保健园,空间尺度越来越小,要研究的区域也逐渐变小。针对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应该结合“鲁尔区经济发达、曾经环境污染严重、老龄人口比重高”等区域背景分析;针对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应结合“波鸿市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位置适中”等图文材料信息,将波鸿市作为区域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针对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应结合“生物制药科学园、鲁尔大学、城市建成区边缘”等信息,将保健园选址合理性问题放到波鸿市区内进行更小尺度的分析。尺度的变化,落实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拓展延伸】
在以歐洲作为区域背景进行服务业区位因素的探讨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空间尺度思想学习。地理事物的研究离不开区域空间尺度的选择。在学习服务业区位因素时,可以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顺序,从不同区域空间尺度依次进行探究,从而对所学知识深化巩固。
例如,欧洲金融业发达的区位条件和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区位条件,前者更多的是从欧洲整体的经济、历史等角度分析,而后者则包括对伦敦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的分析。伦敦市东区金丝雀码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政府改造成新金融城的区位条件则包括租金税收优惠等更具体的原因,而并没有产业基础好、人口素质高等优势。可见,选取的空间尺度不同,涉及的区位因素也有差异。
通过区域差异思想研究。在学习服务业区位因素时,一方面,可以对比不同地区同一服务产业的发展情况,如北欧、西欧、南欧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差异;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比同一地区内不同服务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如法国巴黎市内米其林餐厅、家乐福超市和国家图书馆选址的差异。
通过动态发展思想展望。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方面,一些新兴的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的服务业结合现代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融合与分化。如德国鲁尔区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引进各种类型的创意产业;各行业与互联网结合,出现远程医疗、电子商务、共享单车、个性定制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总之,以“区域认知”为中心可以更好地进行地理知识的构建。中学地理区域认知遵循从区域位置—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发展的由浅入深的思维结构;知识的构建则可以从区域位置展开,针对特定的地理空间区域,认识区域内各区位因素并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区位条件,进行区域合理规划布局,最终完成知识在区域中的应用。
李 文 / 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3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