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评价研究
2020-07-18周冰
周冰
摘 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法对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休闲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评价研究。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课程体系目标的表述不够清晰、准确、规范;课程体系内容与全国主要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基本相似;课程体系结构中选修课程比例过大;课程体系实施采用“2+2”培养模式的课程实施方式。
关键词:休闲体育 课程 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a)-0150-02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interview and comparison to evaluate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sports and leisure major i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Through a series of studies, we foun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bjectives was not clear, accurate and standard enough. The conten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basicall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leisure sports major in major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untry. The proportion of elective courses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is too lar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dopts the "2+2"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Leisure sports; Courses; System
教學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核心,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各门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形成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各类专门性人才。因此,在学校开展的具体教学活动中,高等院校如果不能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就无法完成有效的教学活动。由于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这就需要提供多种类、多门类的课程来满足培养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需要[1]。高校在授课过程中,不同课程在各自发挥应有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共融性地组成不同专业所特有的课程体系的情况,并作为一个整体服务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同样,拥有休闲体育专业的院校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休闲体育人才,就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
1 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1 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目标
对于课程目标的研究,由于不同的角度,学者们有着不同的分析,但是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价值层面,即“学生学习所能达到的结果”。本研究拟将广东海洋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培养目标作为课程体系目标进行研究[2]。广东海洋大学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从事休闲体育运动的指导、训练及科研的基本能力;具有能够从事休闲体育市场开发和经营、体育旅游工作、休闲体育活动和赛事的组织与策划的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类型方面,主要培养专业性人才;在培养规格(毕业要求)方面,学生应该掌握“国家方针政策等”“休闲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外语、计算机、网络、统计学、科研方法等工具性知识”,应具备“组织管理能力”“专项运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专业方向上设置户外拓展、船艇运动和球类运动3个方向。
1.2 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内容
课程内容是一个学校或专业全部内容的总和。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基础,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因此,课程体系内容的研究是课程体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休闲专业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跨学科基础课程、通识教育拓展课、专业教育核心课、学科专业拓展课5大类课程,共59门。课程涉及休闲学类、体育学类、教育学类、经济学类、管理学类、营销学类等。主干学科为休闲体育学、休闲体育学概论,专业核心课程为休闲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休闲体育经济学、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体育教育学、运动生化营养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康管理学等。
1.3 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本研究结合休闲体育专业课程的特点,将课程体系结构总结为:在一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作用的指导下,构成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间的组织、排列、配比关系[1]。其中“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主要指休闲体育专业开设的各类课程。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休闲专业共开设课程59门,包括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通识课程13门,专业课程46门,通识课/专业课比为1/3.5。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其中专业必修课22门,专业选修课24门,必修课/选修课比为1/1.08。专业课程又包括术科课程和学科课程,其中术科课程20门,学科课程26门,术科/学科为1/1.3。
1.4 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实施
本研究通过对多种“课程体系实施”定义的比较,并结合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将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定义为“将课程方案或者课程计划付诸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适应,以实现预期培养目标的过程”[1]。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实施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3种模式,不同模式课程体系的实施存在差异。第一种是“2+2”培养模式,即前2年开设基础课、后2年开设专业方向,按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第二种是综合培养模式,课程不设专业方向;第三种是订单式培养模式,即学校和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在学生修满一定学分后,将第二课课堂设置在用人单位,用以贴近社会实际需要。广东海洋大学采用第一种培养模式,前2年开设基础课,而后2年根据需要开设户外拓展、船艇运动和球类运动的3个方向选修课程。
2 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评价
评价事物和活动效果的好坏是需要一个评判环节的。对于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来说,其评价的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目标是否科学,课程体系内容是否充实,课程体系结构是否合理,课程体系实施效果是否理想。
2.1 课程体系目标的评价
全国主要体育类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类型通常为应用性人才(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应用型专门人才(首都体育学院)和复合型人才(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而广东海洋大学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定为专业人才,此种表述过于宽泛,不够清晰、准确、规范,也不符合高校培养人才类型的分类。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全国主要体育院校对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与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休闲专业的要求基本一致。在专业的方向设置方面,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休闲专业在确定专业方向时,充分考虑到本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师资力量、地域特点、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场地器械等因素开设了户外拓展、船艇运动和球类运动3个方向。
2.2 课程体系内容的评价
在课程体系内容方面,全国主要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在35~55门之间,开设课程类型的数量依次是技能类、体育类、休闲类、管理类。广东海洋大学休闲体育专业共开设专业课程46门,以及开设课程类型的数量与全国主要体育院校基本相似。从技能类课程开设门类较多可以看出,各院校的休闲体育专业始终将学生运动技术放在课程设置的第一位。在核心课程的设置方面,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休闲专业与全国主要体育院校设置的核心课程基本相似,依次是体育学类、休闲学类和管理学类,但是,核心课程中缺少技能类课程。
2.3 课程体系结构的评价
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全国主要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多于通识课程,必修课程数量多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数量多于术科课程。广东海洋大学休闲体育开始的专业课程多于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多于术科课程,与主要体育院校基本相符,但选修课程数量多于必修课程数量,说明给予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过大。
2.4 课程体系实施的评价
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休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全国主要体育院校基本相同,采用“2+2”培养模式。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休闲专业学生在第一和第二學年,学生主要进行外语、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原理等通识课程,以及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篮球、游泳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主要进行户外拓展、船艇运动和休闲球类运动3个方向的选修课。这种课程体系实施方法符合“2+2”培养模式[3]。
3 建议
第一,在制定课程体系目标时,必须要准确地把握休闲体育专业学生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于休闲体育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并凸显特色,且表述时要做到清晰、准确、规范。
第二,课程体系内容的设置要做到竞技体育、休闲体育、健身体育相结合,科学体育与人文体育相结合,不断加强休闲体育专业特色课程的开发。
第三,课程体系结构要做到处理好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科课程和术科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之间的关系。
第四,完善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改善和优化课程的实施环境,提高各类课程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焦现伟.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D].北京体育大学,2014.
[2] 魏银霞.从人才类型看高校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0(6):18.
[3] 郭修金.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