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开设有氧踏板操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2020-07-18王楠潘书波
王楠 潘书波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多种运动项目接连涌现。有氧踏板操是一项需要借助踏板来完成一整套的身体动作的运动项目。这种作为健美操和舞蹈的组合出来运动形式,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随着全民健身浪潮的掀起,近些年來有氧踏板操深受广大健身人群的喜爱。高校学生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设有氧踏板操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有氧踏板操 高校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a)-0117-0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A variety of sports have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Aerobic pedal exercises require the use of pedals to complete a complete set of body movements. This type of exercise,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aerobics and dance, is suitable for people of all ages. With the ris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wave, aerobic pedal exercise has been loved by the majority of fitness people in recent year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wide fitness, college students have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vide an oxygen pedal exercise course in colleges.
Key Words: Aerobic pedal operation; University; Course construction
有氧踏板操又称踏板操,是健美操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主要特征为在一块长100cm、宽35cm、高10cm几乎没有弹性的塑料踏板(高度可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调节)上随着音乐,运用手臂操化动作及健美操的基本步伐,结合踏板这种器械,组合成成套动作进行展示。有氧踏板操运动是在1968年起源于美国,约在20世纪90年代流传到我国,在一些健身馆中迅速发展起来。由于有氧踏板操简单易学,在我国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的追捧,已成为健身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有氧踏板操纳入高校体育课程当中,无论是对于有氧踏板操运动的个推广与普及,还是对于丰富高校体育课程、满足高校学生多元化体育运动技能学习需求而言,均彰显出重要的实用价值。
1 在普通高校中开展有氧踏板操的可行性
1.1 高校学生多元化体育学习需求为健身踏板操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
200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全面面向全体的学生,开设多种多样的体育课程,跳出原有的班级建制、系别的限制,满足不同兴趣、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学时常受到“竞技体育”为主导的影响,忘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因此忽略学生在体育运动兴趣方面的需要。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环境影响下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他们拥有快速汲取知识的能力及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清晰认识到自身需求与自我价值。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是“终身体育”的培养基地,作为新时代的高校而言,在开设体育课程时,要追求与时俱进,结合目前最流行、最受到追捧的项目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有氧踏板操课程能够有效地避免竞技类项目乏味枯燥的特点,有氧踏板操是动感音乐的伴奏下,运用手臂操化动作、健美操基本步伐、围绕踏板为器械,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成套动作展示的运动。有氧踏板操开展过程中运动优势如下。
(1)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为了能够全面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有氧踏板操课程是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引导学生认识踏板开始,然后学习有氧踏板操的基本步法,再到成套组合动作展示。教学过程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一点点逐步进行,最终使学生掌握有氧踏板操技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有效促进身体功能发展。
踏板操能有效缓解练习者的心理压力以提高其身体素质。在编排有氧踏板操课程时,要考虑到练习人群的实际需求。然后设计组合动作,充分体现有氧踏板操课程的针对性与灵活性。设计组合原则有三:其一,科学合理地设置踏板高度和动作性;其二,要根据练习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合动作;其三,课程中音乐节律与踏板技术动作协调一致。
1.2 高校体育师资为健身踏板操课程的开设提供保障
在体育学科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推进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的建立,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培训形式。教师在达到课程创新高度的同时,又不会丢失原有的课程基础。要从两方面建设并促进长期有效的机制。第一,要注重体育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的培养。第二,要培养结构稳定、队伍完善的师资力量。因此,要想在高校中推广有氧踏板操课程,首先要保证高校体育教师有氧踏板操方面的教学水平,体育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有氧踏板操课程在高校的开设。
2 有氧踏板操课程的开发
2.1 高校开设有氧踏板操课程的理论基础
在生理学方面,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科,在进行身体练习时,自然离不开人体基本结构功能。大学时期是人体发育的最后一个时期,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大学的男生女生,不仅在身体外部形态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生理上也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荷,以便应对各种环境变化,为其心理健康发展,奠定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心理方面,发展最为突出的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自我存在的一种领悟,是对自我能力、地位、价值的判断或评价。
在社会学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变革。只有紧紧追随社会发展的脚步,才能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学校教育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把有氧踏板操课程融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不仅协调我国学校体育与社会的发展,还极大地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的体系。
2.2 有氧踏板操课程开发的原则
(1)以学生中心原则。
在有氧踏板操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同时也要考虑体育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的养成及心理健康的发展。
(2)创新性原则。
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和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为满足学课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课程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创新,并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作为有氧踏板操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应打破固有的教学思维,开发出能够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课程。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尊学基本原则,在制定教学内容是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在进行基本步伐教学时,动作要由简单到复杂。组合教学时,动作由少到多进行过渡。
参考文献
[1] 张晓笛.普通高中踏板操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2] 刘绿争.武汉高校有氧踏板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 谭吉升.健美操中有氧舞蹈、有氧踏板的项目特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