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课外体育训练以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形式改革研究

2020-07-18贺小卫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6期

贺小卫

摘  要:本研究分析融智学院课外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形式来改变课外体育训练模式,分析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在融智学院课外体育训练中创办的必要性、可行性,并提出融智学院课外体育训练创办经营健身俱乐部有效途径,以解决融智学院在课外体育训练运出现资金短缺、激励制度不完善、训练不能保证,以及运动员选拨等问题。

关键词:课外体育  营性性  健康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a)-0050-02

Abstract: The research is analysis on problems of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Training in Chongqing Rongzhi college.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mercial fitness club in the extracurricular sports training of Rongzhi college and provide the effective way of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fitness club. The research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shortage of funds, imperfection of incentive system, unfailure of training, difficult of athlete selection and so on.

Key Words: Extracurricular Physical; Commercial; Fitness club

黨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体育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加强学校体育提出明确要求:“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学校应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积极开展课外体育训练,不断提高课余训练水平。”体育健身俱乐部作为一种新型体育服务机构逐步发展起来。高校创建经营性健身俱乐部模式,选择恰当的经营模式进入课外体育活动中,为大学生健康投资提供了更多选择,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另外,和其他学校、企业合作,有利于促进学校竞技体育发展,全面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实现学校和社会互利共赢的局面。

1  融智学院课外体育训练现状

最近10年融智学院课外训练主要是以运动队形式存在,训练水平低,近5年融智学院运动队参加比赛获奖很少,参加比赛级别低,只参加过省部级比赛,只有排舞、武术取得名次,其他项目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因为融智学院运动训练管理体系不完善,对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政策上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对运动队没有整体规划;运动员选拨上大多都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学生,运动队在人数限制,在训练方面,没有阶梯形式进行训练,平时不训练,只在比赛前2个月进行集训;在经费方面,经费总量小,来源单一,经费没有合理规划,不能满足训练基本需要;学校运动场地设施有限。这些因素制约学校课外训练水平,阻碍学校课外训练水平提高。学校场馆的短缺师资力量的薄弱及课时安排的限制等问题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只是完成基本任务,无法满足锻炼的实际需要,很难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非常有难度,大学阶段是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观念的最好时期,如果不能激发其参与动机,那么对于国家所提倡的使之终身受益的终身体育观念和体育锻炼习惯养成这一核心培养目标的实现则成空谈。

2  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形式在融智学院课外训练创办中的必要性

2.1 提高融智学院课外训练水平

融智学院课外体育训练以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形式,可以完善训练管理体系,保证充足后备运动员,维持平时训练资金来源,保证年训练计划,制定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激励制度,激发各要素的活力和潜力。有利于提高融智学院课外训练水平,提高运动队的建设成果,进军省运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以及全国锦标赛等级别高比赛。促进学校竞技体育发展,打造品牌效应,提高融智学院招生竞争力。保证融智学院竞技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融智学院课外训练体制的改革必要性。

2.2 满足大学生体育兴趣需要,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融智学院在开设课程上,达不到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术的要求,达不到减肥瘦身的效果。因为学校资源场地、体育教师及上课时间有限,要想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非常有难度。从每年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上看,一个年级只有十来个是优秀的,在身体素质方面优秀率很少。经营性俱乐部整合学校优质师资力量,提高体育场地的利用率,在课外时间特定的场所开设健身课程,结合健康管理的手段对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给予全面的指导,符合学生健身的实际需求。它将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和健身习惯的养成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  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在融智学院课外训练创办的可行性

关于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在课外训练中的可行性,在资金方面,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运行基础是学生的健康投资资金,所获资金用于俱乐部的日常运营。在人员参与方面,据调查,尤其是独立学院学生,学生对学习不是很喜欢,在社交和自我形象管理方面很用心,比其他学院更愿意参与健身。尤其是女生,把内在气质的培养及形体姿态的塑造作为重要的自信与社交目标来进行健身锻炼,占调查总人数的39%。据调查,融智学院体育教师都是从专业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还有2位是省专业运动队退役,他们都受过良好的专业技术训练,体育老师的专业素养深厚,为融智学院健身俱乐部的课程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融智学院场地不足,但是可以根据有限资源开设几个项目,如射箭、体育舞蹈、武术等,也可以借用其他学校和社会场地进行运营。

4  融智学院创办经营俱乐部途径

(1)根据融智学院现有体育设施条件,对竞技体育整体规划,调查学生的喜欢项目、健身目的、投资健身消费能力及体育老师基本需求等因素,合理制定课外训练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创办具体方案,选择开设1~2项目作为试点,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安排活动并经常性地组队参加体育竞赛和表演,组织各种健身聚会知识讲座和专题讨论等。

(2)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进行宣传,建立专门的宣传栏目,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另外,可以通过组织系列的健康健身娱乐活动及健康讲座,吸引广大学生参加,从而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受,提高健康理念的宣传效果,使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健身俱乐部参加健身运动。

(3)学校领导应该将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列入学校发展的规划,此外,学校的领导特别是主管体育方面的领导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俱乐部的发展,为俱乐部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及前期资金扶持,为优秀师资在俱乐部兼职制定激励制度。对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注,放手让俱乐部管理者大胆地尝试运作和创新,进而加快推进校园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建设和发展。

5  结语

课外体育训练以经营健身俱乐部形式,尤其是融智学院在师资及体育设施资源紧张时期,能将校内外的体育场地资源与体育师资力量充分整合,发挥教师的专业能动性,有利于提高融智学院课外训练运动水平,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校竞技体育发展,促进学校高端人才培养。“创办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理念的展示,与贯彻学校“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培养高端人才全面发展的理念相吻合。

参考文献

[1] 刘瑞平,张新.普通高校学分制体育课外俱乐部运作模式的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5(2):107-110.

[2] 张瑞林.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特征及实施方案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1):91-94.

[3] 邹师,冯火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与特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