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0-07-18李新龙徐振威

决策探索 2020年14期
关键词:改进路径发展质量大学生党员

李新龙 徐振威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新生骨干力量,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参差不齐。从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情况来看,大学生缺乏纯正的入党动机、家庭观念、社会环境、学校入党程序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当明确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加强家庭素质教育、制定严格的入选机制、积极进行党性教育、完善党员监督体系等措施,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改进路径

发展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是学校乃至中国共产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高校要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稳定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提升。归根结底,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学生自身、家庭状况、社会环境和学校等四个方面。尤其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给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因此,新时代如何改善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现状,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成了高校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的现状

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来看,可以发现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虽然大多数党员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但是却没有明确的入党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入党的学生,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个人英雄主义观念较强,很多学生严重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个人意见与他人意见出现冲突时,这些学生表现得比较自我。三是执行能力欠缺。大学生党员的个人能力比较强,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都比较积极,也会提出很好的意见,但是有时也会表现出懈怠的態度。

除此之外,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工作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大学生入党前,高校一般都会组织大学生进行培训,但是培训的内容大多比较浅显,导致大学生党员学习到的知识十分有限。二是在培训过程中,严重忽略了大学生党员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之,由于高校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导致大学生党员的能力和素质不高。

二、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跟风,缺乏纯正的入党动机

学生盲目跟风,缺乏纯正的入党动机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每次入党竞选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递交入党申请书,入党申请书已经成了全班性的活动。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入党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为了追随班级风向。因为大学生入党盲目跟风,所以入党动机不纯的例子并不少。从现实情况来看,入党动机不纯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将入党作为博得老师或组织特别关照的条件,作为找到好工作及理想岗位的增值筹码,作为同学面前提高身价、显示能力、满足个人虚荣心的手段。

(二)家长“强迫”学生入党

家庭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厚,所以大学生党员的质量与家庭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并不科学,有些家长认为,如果子女不是党员,那就没有必要去参加校团委和党支部相关的活动。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学校出类拔萃,不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身份地位,家长无意识中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就会被家长“强迫”入党。这样一来,大学生党员的质量自然难以得到保障。

(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维观念产生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党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在招聘时往往对党员比较重视,这就使得大学生不得不在大学期间争取入党。从现实情况来看,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没有党员身份而遭遇不公平的待遇,而且很多企业也更愿意招收一些拥有学生干部经历或者党员身份的学生。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学生入党的初心就会受到影响。二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心理也受到网络上各种思潮的影响。由此可见,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对大学生的入党观念造成了很大影响。

(四)学校入党程序复杂,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学校入党程序复杂,学生党员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大学生在入党过程中体会不到这一过程的严肃性和严谨性,让大学生产生了懈怠的情绪,最终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质量。在评选入党大学生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班级评选、听讲座、上党课、参加党支部大会等多个环节和程序,通常从评选到正式入党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每一个学期都要写上万字的个人心得,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入党的过程中疲于应付,最终影响了学习成绩。另外,随着学校党支部的不断扩大,需要进行管理的人员越来越多,但是相关制度却不完善,最终导致大学生党员管理工作出现了严重问题。

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从目前来看,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新时代如何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建立全方位的发展大学生党员机制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家庭素质教育,正确引导学生思维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初场所,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所以要想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就要从家庭入手,加强家庭素质教育。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子女做榜样,只有这样,才能终身引导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其次,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不要为子女灌输功利化的思想,更不要强迫孩子入党,尊重孩子的意愿,使其健康成长。最后,家庭教育还要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在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学生的服务、奉献精神,使其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入党。

(二)制定严格的入选机制,保证学生党员质量

新时代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需要在党员入选阶段加强选拔力度,因此,高校要制定严格的入选机制,在源头上严格把关。在大学生党员选拔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评级选拔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还要保证在选拔的过程中择优选择、宁缺毋滥,更重要的是严禁徇私。

(三)积极进行党性教育,端正学生党员的态度

高校应当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党性教育,端正学生党员的态度。在进行党性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正面灌输和实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要求结合的方式为党性教育效果提供保障。首先,高校可以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思想政治课作为必修课,不断锤炼学生的思想。其次,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确党员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

(四)完善党员监督体系,规范学生党员作风

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党员监督体系,对学生党员进行监督管理,以此来规范学生党员的作风。监督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监督,二是自我监督。学校监督主要是依靠制度监督和举荐人监督两種方式。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可以为大学生党员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和重要依据。举荐人也要负起对大学生党员监督的责任,定期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监督检查。而大学生党员的自我监督对于学生的自觉性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大学生时刻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进而感染、带动身边的同学。总之,建立党员监督体系不仅是发展大学生党员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提升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党员的质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只有不断提升党员的质量,才能为中国共产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社会、高校和学生家庭共同努力,最终必然可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章莹婷.“90后”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8.

[2]惠文军,张霁薇.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员发展问题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21(02):67-73.

[3]雷婧.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探析——基于“学习强国APP”的视角[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2):77-78.

[4]周静.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现状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51-53.

[5]何伟全,陈元邦,李辉,崔恒良,吴洋.新时代地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管理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05):147-156.

[6]谈志娟.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高教学刊,2017(10):122-123+125.

【本文系2018年度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项目“新形势下兵团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TDSKDJYB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改进路径发展质量大学生党员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改进煤炭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的路径探微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研究
中国与东盟小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改进路径研究